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一个人 拥有了这三种能力 可以干成大事

一个人 拥有了这三种能力 可以干成大事

时间:2024-03-24 20:02:32

相关推荐

一个人  拥有了这三种能力  可以干成大事

曾国藩曾评价自己“资质中等”,不算是天赋很高的人。但,就是一个资质平常的人,却最终成了那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一代名臣。蔡锷说:曾国藩出身词林,于兵事一端,素未梦见,而其所贡之役,所毕之功,比之古今名将,毫无逊色,做到了“武功灿烂,泽披四海”。曾国藩以一书生带兵,能取得这般辉煌成就,这里面有很多记得深究的东西。

支撑曾国藩成就最核心的因素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是内在的精神品质与出色的个人意志——“内圣”成就了他“外王”的功业。本文重点从他走向内圣的三大修炼功夫入手,去认识一个不同凡响的曾文正公。

点击加载图片

01守静,养豁达光明之胸襟

曾国藩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他认为一个人处在名利场中,就如农民渴望庄稼丰收、商人对利润的追求那样,日思夜想的都是争名夺利的事,压力大,心焦虑,时间久了既不利于做事,也无助于养身。若真想干成大事并保全身心,就需要在处理事务时,在胸中仍守得住静气,在繁忙中沉静下来。他说,“治事之外,须有充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光明宏阔之胸襟,“充融气象”的境界,如何养起来呢,要从一个“静”字入手。

点击加载图片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养分的人,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强调一个静字,在儒家叫做“诚意正心”,在佛家,叫做“明心见性”,在道家称作“无为”。一个人表现在外的所有言行,都受到内心的节制,内心才是人的根本。曾国藩为了养这一根本,培植内心的冲融气象,静坐就成了他每日的功课,即便是在军务繁忙之际,也不忘时时刻刻保持心清气宁的静气。守静,是他身心修炼的第一等功夫。

点击加载图片

02守志,养浩然之气

曾国藩素来胸有大志,他说“不为圣贤,则为禽兽”,生命取向是古代的圣相名臣,他要做不朽的功业。何以支撑起这份青云之志呢,别无他法,唯有内心的坚挺卓绝之气。他极力称赞孟子的养气说,在和好友的书信往来时多有论及。孟子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与天地宇宙合二为一,强大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摧毁。

养浩然之气属于身心修炼的法门,是锻造意志品质和培植信念的力量源泉。梁启超说,曾国藩胜在“毅力”,才情不是最重要的,可谓一针见血。曾国藩能够在困苦之局中百折而不回,无论遇到何种风险,坚守住内心的意念不动摇,跟他善养浩然之气,善于守护内心的坚挺之志,关系甚大。养气,是他的第二等功夫。

点击加载图片

03守趣,养喜悦之意

曾国藩办团练早期,由于缺少地方任职的经验,再加上身上锐气太重,各项工作开展的并不是很顺。尤其是初期的几次战事失利,内有同僚讥讽嘲笑,外有敌军袭击,他内心惶恐不安之际,精神也备受折磨,经常失眠。后来在回忆这段时日时,他说“胸多抑郁,怨天尤人”,精神紧张恍惚,就连身体也出了问题,“肝肾交受其病”。成天唉声叹气,怨及旁人,都处在抑郁症状态了。

点击加载图片

曾国藩之所以是曾国藩,在于懂得反省和求变。后来,听从好友罗汝怀的劝勉,加之切身体会到精神长久紧张、心理压力过得的害处,二次出山后,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境,由此也转变了做事为人的态度。经过多次身心俱疲的“打脱牙齿和血吞”的精神折磨后,曾国藩认识到在心中养一番喜悦意境的妙用,他说: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之所以为佛,所争皆在大难折磨之日,将此心放的实,养的灵,有活脱脱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点击加载图片

读这段文字,给编者的体会就是,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老者的肺腑之言。“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这些是经验也好,教训也好,聪明睿智也好,都是他经历了一遍、走了一遭后的真实感悟。“有活脱脱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经历了非常人能忍之磨难,从此他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而强大,也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动活脱之趣味,这是他之前所没有的。

他说“养起一团喜悦气,撑起几根穷骨头”——一个人内心的喜悦功夫,都练到了这等程度,怕是遇到鬼都要给让一条道,什么失眠焦虑啊,统统可以见鬼去了。

点击加载图片

守住静气,养出豁达光明之胸襟,守住志气,养起一身浩然坚挺之意志,守住一方趣味,养活一团喜乐之意。这三种心性修炼,才是曾国藩有别于常人,最终成就一生功业的要诀所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