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青岛消失的老行当

青岛消失的老行当

时间:2024-01-31 03:00:16

相关推荐

青岛消失的老行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我们熟悉的老行当不知不觉从我们视线中淡出。许多古老的传统手艺离我们越来越远,更有些行当早已消失,让人惋惜,老行当是社会的发展历程留存的记忆。我们应该记住它们,保存它们,成为一个时代永远的记忆。

锔大缸

过去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不论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盛水的大水缸,尤其是农村,一个家庭不止一口,甚至有二三口大水缸。

现李沧区晓翁社区,以前叫小瓮(瓮:即水缸)头。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晓翁村以烧制小瓮而得村名。他们烧制的瓮一般拉到集市出售,当年台东三路商圈的龙门路有许多土产店,还有南山的“破烂市”都有大缸销售点。

用的大缸多了,在使用过程中不免损坏,或冬天冻破,或小孩淘气砸破,或搬动过程中碰破。由于那时百姓普遍贫穷,做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缸破了,舍不得扔掉,还要找人修补修补继续用,于是,锔大缸的营生便应运而生。

儿时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的锔缸匠

锔缸的师傅称作“箍漏子”,锔大缸就是把破碎或有裂纹的缸,通过打锔子还原成不漏水的缸的一门手艺。锔大缸的师傅走乡串户,还兼顾补锅、锔盆、锔碗等,吆喝着“锔锅、锔碗、锔大缸唻……”

谁家要锔东西,就把师傅请进家,师傅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蒙一块厚布,用刷子把裂纹处刷干净,然后把破碎的缸用绳子绑起来固定好。从工具箱里拿出杆钻,杆钻上端缠着牛皮绳,上下按压,带动杆钻旋转,在缸上打眼,视大缸的破裂程度打眼多少,最后用铁锔子嵌入眼内固定住破缸,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补好了。

如今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或定时供水的农村,还在使用大缸盛水,只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大缸破了扔掉了事,锔大缸的自然而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白铁匠

解放初,沙岭庄村有个叫白铁匠的手艺人,姓张,靠白铁手艺为生,后来人们都叫他白铁匠,不知道的还认为手艺人姓白呢。

手艺人白铁匠

白铁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尺,一把剪刀,一把木锤,一把铁锤,一段铁轨,按用户的要求能打造出所需的各种家什。生活中常用的簸箕、铁烟囱、水桶、壶底、锅底等,他都能做,都能补,周边百姓家几乎家家都请他做过活。以打水桶为例,下好料,在水桶的上下各打一圈凸凹痕,不用任何辅助手段,全靠卷边连接的手艺,把一只圆桶,上下左右连接得滴水不漏。水桶最容易坏的地方是桶底,水桶底长时间存水就容易生锈,时间一长就锈透漏水,漏水不要紧,让白铁匠换个底继续用。一到冬天,单位和居民家中都用煤炉取暖,煤炉的排烟管是白铁皮制成,一根根烟筒接起来,看似简单,其实要求很高,要做到严丝合缝不漏烟。这种白铁皮烟筒不贵,但经过煤气腐蚀很容易生锈腐烂,一两年就得换一次,因此生意很红火。烟筒拐脖很难打,九十度直角,要先画好样子,通常用油毡纸做样板,依葫芦画瓢,剪好后,卷起来,对缝,就成功了。做白铁壶工艺复杂,里面有三角几何等各方面的技术,没有文化的白铁匠全靠祖辈传艺,多琢磨勤实践,熟能生巧,才能技艺娴熟。

白铁匠就靠这手艺拉扯大了2个儿子。儿子长大后,他把手艺全传给了儿子。老大解放后进了四方机厂,是个有名气的板金工,培养的徒弟无数,是个老八级。退休后,工厂里碰上白铁技术上的难题,还要请教老人。老二继承了父亲的看家本领,靠白铁为生,“文革”结束初期,因为老师紧缺,还曾经被化工学院邀请去讲几何画法等。“天圆地方”一般教授讲起来都吃力,而张家老二土法上马,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找了块薄铁皮,用手掰来掰去,在课堂上演示怎么做“天圆地方”,一堂深奥的理论课,变成了一次情趣盎然的实践课,上课的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有的至今仍记忆犹新。

现在白铁匠已不多见了,只剩下不多的老年师傅在城市的一角用木锤敲打出烟筒,敲进一段平凡而踏实的岁月。

盘锅台搭火炕

旧时,青岛地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烧火炕。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尤其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如今睡火炕的越来越少了。但在过去,谁有一手盘锅台搭火炕的手艺相当吃香。

那时,家家都有一二口八印大锅,用来烧水做饭。余火不能浪费,通过烟道经过火炕,然后由烟囱将烟排出。盘好的锅台和搭好的火炕,要做到好烧、省柴、不倒烟,这就看泥瓦匠的手艺了。

三块砖头支个锅,成了一个家,锅台是家里最重要的设施。传统煮饭用的台面,距地面一米左右,一般用砖石、土坯制成,为四方形,中间放锅,前面有进柴口和出灰渣口、后面有出烟口、旁侧有进风口(也可放置风箱)。

盘锅台讲究内弯、外直、上平。内弯是指锅台内部,像倒扣的蜂窝,让燃料充分燃烧,又要节约。一般用泥巴垒成,烧坏了,把锅拿起来,再用泥巴修复原状。外直是指锅台的外部,要方方正正。上平是指锅台的台面要平。后来有人发明了水泥做成的预制板锅台面,后来又有人在锅台面贴上磁砖、马赛克等,把锅台弄得既漂亮又便于清理。

搭火炕是力气活和技术活相结合的一个营生。先把旧火炕拆掉,将黑焦的炕坯搬运到外面空地上,并且要把炕坯打碎,还要不停地往打碎的炕坯上浇水,为的是让烧得又黑又焦的炕坯吸收水分,使之松软,将打碎的炕坯尽量堆成一个坟堆状,待全部炕坯打碎后,用泥巴将整个坟堆状的炕坯抹起来,防止水分跑掉,放置一段时间经过充分发酵后,再把旧炕坯捣碎,这可是种庄稼的好肥料,俗称“炕肥”。因为这些炕坯经过数年的烟熏火燎,里面含有庄稼喜欢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农家的一个“宝”。

上世纪60年代搭火炕

最能体现技术的当属搭火炕了。搭火炕要用土坯支好烟道,烟道曲曲弯弯,状如迷宫。要在关键部位留好分烟处,让烟均匀通过火炕,免得火炕有的地方烫人,有的地方不热,这全靠泥瓦匠的技术。最关键的是在通往烟囱的地方留一倾斜的土坯,角度要恰到好处,太直了挡烟,锅灶不快,太平了,火都抽走了,浪费柴草。

上世纪60年代以后,煤代替了柴草,生活越来越好,锅越来越小。到80年代以后,煤气成了做饭的主燃料,大锅灶消失了。不过市郊很多农家宴把火炕当作招牌之一,特别是到了冬天,火炕暖暖的,哈(喝)个热黄酒,多少还有点恋旧的情怀衬托在里面。

打纸缸

旧时,青岛市民生活很困难,有时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居家过日子,盆盆碗碗总不能少,除了饭盆、脸盆必须花钱买外,其他用途的就想到了用替代品,为的是省几个钱。

过去,青岛各造纸厂的周围,都有很多废弃的纸浆,这是因为当时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的。不知是谁先发明的,挖纸浆回家,废物利用,打成纸缸,生活中盛东西用。

打纸缸一般选择干燥的春秋天,先把纸浆泡成糊糊状,没有纸浆的,也可搜集尽量多的废纸,将这些旧书、旧报、废纸、废纸盒之类的东西撕碎后泡在水里,用水浸泡几天,然后用手搓成泥状备用。

最重要的还要选择一个大小适中、自己中意的缸为模,农家不难找到一些坛子、水缸、脸盆等用具。按比例备齐料,混在一起像揉面团一样揉匀。把选好的缸模倒扣在平整的地上,一定要选择在院子里比较通风却又不直接被日光照晒的地方。从缸底部开始,用手把已经泡成糨糊样的纸浆捞出稍挤一下水分,一层一层地抹在缸模的外边,抹到半厘米厚即可,拍打均匀,因为在朝模具糊纸浆时要用力拍打,所以这个活叫“打纸缸”,不能太薄,否则不结实。还要保证没有缝隙,直到缸的边沿。完成后,直接晾晒在那里。

下面的工作就是在逐步风干的过程中,用一个小擀面杖在其表面不断地按压滚动,使之变实,直至纸制的缸体与缸模中间出现一个缝隙,待到干到一定程度时,把倒扣的纸缸拿下来,使之与缸模分离,这就是纸缸的雏形,用剪刀把边沿剪整齐,继续晾干。

待完全晾干后,再把纸缸里、外糊上一层洗净的旧布头,最后里、外贴上花花绿绿的好看的花纸,手巧的媳妇还会剪一些小鸟、花卉图案作装饰。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盖子扣上,一个漂亮、轻巧耐用的纸缸便做成了。大大小小可做成一套。

最常见的纸缸是针线笸箩,闺女出嫁,娘家要陪嫁纸缸和纸笸箩。每年春节将至,打些浆糊,男人贴对联,女人就找些平时积攒下的烟盒、点心纸、漂亮花纸之类的纸贴在纸缸上,一年又一年,纸缸越来越结实。

更多的家庭纸缸盛的是粮食。粮食放在里面不受潮,盖上盖子,耗子也咬不破。纸缸和纸笸箩曾经是崂山人家家必不可少的家什,大纸缸用来盛放粮食、面粉等,纸笸箩盛放衣服、针线,还有的盛瓜子、花生等。

纸缸和纸笸箩的产生年代和发明人已不可考,但它的产生肯定和当时的经济状况有关,为了省钱过日子,人们宁可出点力、费点事,废物利用发明了打纸缸。但也不排除与青岛的地理环境和气侯有关。沿海气候比较潮湿,陶制的缸盛放粮食缸底会返潮,粮食容易变质。粮食盛在麻袋里,又担心耗子虫子祸害。

时过境迁,现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纸缸,说给现在的青年人听,他们真不相信,只有一些中老年人脑海深处还清楚浮现着纸缸的模样。现如今,过去的老纸缸都进了农家博物馆,那些不起眼的家什摇身一变,变成了价格不菲的文物,要找一个还真不容易呢。

卖水

青岛的卖水行当大约起步于德占时期。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当时运输业比较落后,基本靠人力地排车、独轮车等。天暖和还好说,渴了累了,坐下来喝点凉水,既解渴又降温。而在冬天,出一身汗再喝一通凉水,弄不好就要出人命,由此,卖水行当应运而生。

烧水用的是大铁锅,木头锅盖,烧柴草,拉风箱助燃。水开后,用瓢舀出盛大碗里。吃饭时,拉地排车的劳力,取出自带的干粮,到水铺赊开水喝,通常年底结算。后来,卖水人发现,光卖水赚钱不多,就兼卖火烧、烟酒、杂货之类,但赊开水喝的传统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仍然存在。后来,烧水工具改革,有了散煤灶,人们用上了锡壶和白铁壶,吃饭喝开水、休闲喝茶水已成为岛城市民习惯。

旧社会的卖水营生

与此同时,卖井水或者河水的也开始兴旺起来。简单的,是一副扁担,两水桶,早晨挑着水送到主顾家里,倒进水缸。后来,为节省劳力,增加供水量,卖水者又先后改用独轮车、人力或畜力双轮车运水,还建有储水的水房。水车上装有圆形水箱,很多是汽油桶改制的,也有胶皮做的。顶盖前方有约一尺见方的孔,是装水口,后挡板下方正中有一小圆孔,有的还装有竹管,这是出水口,装水时用木塞堵住。这种卖水的车解放后还能见到,明真观吴老道“文革”中曾推着独轮车在沧口一带卖过水。吴老道书法很好,凡有求字者,无不欣然挥毫,落款“推水道人”。

1903年中国第一瓶矿泉水--崂山矿泉水,被誉为中国的“国水”。他们的卖水队伍有了机械化部队,有三轮自行车送水的,也有三轮汽车和四轮汽车,当然他们卖水主要是供应饭店、酒店和旅游景点。这一点从1934年郁达夫日记可窥见一斑:“清游一日计花钱七八元,花时间十小时,步行五六十里,喝汽水啤酒无数,在溪中入浴三次,傍晚七时到青岛寓居。”可见,在偏僻的崂山旅游景区,也有卖水的队伍。

上世纪40年代初的中山公园茶社

解放后,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卖水行当空前发展,喝白开水改喝茶了。来了客人,下一壶茉莉香茶,高高兴兴喝上几个钟头是常有的事。开始用的七星灶,同时放7个水壶,“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扎棚子卖水的人家空前热闹,水开了,大家依次排队,一分钱一壶。这里通常也成了“新闻中心”,张家长李家短的,不绝于耳。再后来有了茶炉,有了鼓风机,花一块钱买一大张水票,每提一壶在小格子上盖一个小圆圈,青岛人叫“卡戳”。那时,自来水都是公共龙头,卖凉水的与卖开水的通常都在一起,水把全村或全宿舍里的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上世纪70年代,大街上时兴卖大碗茶,在路边摆一个桌子,有的也放上几条凳子或马扎,使用玻璃杯子或大瓷碗,倒好凉茶水,再用方玻璃片盖住杯口或碗口,以示卫生。凉茶水生津解渴解暑,当时,卖茶水成为岛城夏季阴凉树下的一景。

开水票(张冠英收藏提供)

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自来水、煤气进入千家万户,以及电热水器的普及,卖水行当渐渐少了,除了在工厂和大学校园里能见到烧柴油的或电茶炉外,大街随处可见的茶炉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什么时候起,卖凉开水的摊子也卖起了可乐、矿泉水,有的干脆全部是瓶装饮料,外加香烟、糖果、卫生纸什么的,凉水摊子改成了杂货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卖水行当又开始火起来。但现在的卖水行当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主要是卖大桶水,机关、银行、商店、酒店、学校等都喝上了大桶水,家庭就不用说了,大桶水进入千家万户,卖水行当成了一个大产业。很多报社都有边送报纸边送大桶水的业务,人们在享受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开始在喝水上来了个彻底革命。

大粪交易

大粪臭不可闻,人人讨厌,但在过去的年代大粪可是种庄稼种蔬菜最好的肥料,于是就有了买卖大粪的职业。

解放前,各行各业都有为本行业从业人员服务的机构,叫同业公会,按当时政府规定,在一个地方有相同性质的行业七家以上就可组织同业公会。买卖大粪的归“金汁业”管,当各同业公会会长开会的时候,坐首席的是“金汁业”会长。可以想象,谁得罪了掏大粪的,几天不给你掏厕所,弄你个臭气熏天,还怎么过活。

据1900年颁布的《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第12条规定:“每房房主必须设立厕所,并应随时洒扫洁净大小便外,别项秽污之物不得倾倒在内,每日须将各项秽物搬除,如请衙行所准承办此事之人代为搬除,自应照衙门所定薪资偿给。若欲在无西人住处址耕种大田者,亦可将秽物倾积在粪坑,而此坑须用砖修砌坚固,毋任浸始可。”把大粪管理纳入法律制度,开青岛地区粪便管理之先河。为避免挖大粪的胡乱要价,1908年颁布《订立倒弃赃物章程》第3条规定“至于脏物之费既在拉粪费一元三角五分以内,不准另外索费。”从这些档案文件可以看出,青岛家庭建立卫生间,有百年历史了。挖粪、运输粪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有相关部门负责。

挖大粪的,每天早晨挑着粪筐,带着粪勺满街吆喝。谁家茅坑满了,叫到茅房里,看“货”议价。讲好价钱就可挖走。掏挖大粪是按地区、工种分工,有拉粪车的,有挑挑子的,有背粪筐的。有专掏官茅房的,有入户的,挖到的大粪集结在一起,经过加工,可卖给农村种庄稼。

个中流程是这样的:一、城里人把大小便排进旱厕或者便桶;二、清洁工把旱厕和便桶里的粪便收集起来,装桶或者装车运走,倒进城郊的化粪池;三、粪商定期来收购化粪池里的肥料,运往农村论斤销售。

解放后收大粪的主要是农村人,卖大粪的是城里人。那时住的大都是里院,自家里有小茅房,产生的粪便,有勤快人在大院周围开荒种点菜粮就自产自用,没有地的人家产生的粪便就成了买卖的对象,计量单位一般用桶做单位,一桶屎尿一角人民币,如果屎多的话,就多加一二分。正月的粪价比以往高,因过年了人们总是吃的好一些。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都住上了楼房,人粪尿随着排水管道集中起来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大粪买卖自然而然逐渐消失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