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殷墟祭祀坑里的羌人是什么民族?他们来自哪里?

殷墟祭祀坑里的羌人是什么民族?他们来自哪里?

时间:2022-08-17 06:54:49

相关推荐

殷墟祭祀坑里的羌人是什么民族?他们来自哪里?

-08-20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106 殷墟羌牲

文/图/辑|寒山忆雪

话接前文。

武丁后期,商王后妇好去世,妇妌(妇戊)继后位,妇好之子祖己被排挤外放。武丁死后,他与妇妌所生的王子祖庚、祖甲先后继承了王位。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祖庚在位,祖甲在位33年。

祖庚在位时期,或者祖甲在位早期,王太后——曾经的妇妌去世,祖庚(或祖甲)为他们的生母王太后举办了隆重的葬礼,铸造了远比妇好陪葬品「后母辛鼎」更大的「后母戊鼎」,并用大量人牲陪葬。

除了「后母戊」外,妇好、武丁,以及同时期去世的商王贵族,都或多或少有人牲陪葬。在祭祀坑里,也发现大量用于祭祀的人牲。

这些人牲和陪葬的奴隶,有半数以上被商族人称作「羌」。甲骨卜辞中就有很多关于「羌」的词句,比如:

「获羌」俘获羌人

「伐羌」攻伐羌人

「来羌」藩国送来羌人

「用羌」用羌人献祭

很显然,对于商族人来说,羌是敌对的异族,而且常常被商族人征伐,将俘虏用来献祭祖先。

那么,这些被商族人称作羌的部族,究竟来自哪里呢?

我们都知道,在今天的四川西北部地区,分布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羌族。他们的父系基因中30%以上是O2-M177,是汉藏族群共有的基因,也是古羌人(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原住民)的主体父系基因。他们的语言羌语,也是藏缅语族的分支。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羌族人和其他藏缅族群,以及部分汉人一样,都是古羌人的后裔。不过,商族人卜辞中所称呼的羌,和今天的羌族人,却不是一个群体。

在现代,被限定为说羌语的民族,只分布在川西北一带,但在古代,羌人的范围远比今天大得多。

秦汉至唐宋时期,川西雅安地区是青衣羌,川西南滇西北是牦牛羌,陇南山区和川北的绵阳广汉一带是白马羌,陇南的中北部是参狼羌,兰州地区是河曲羌,青海贵德尖扎地区是先零羌,先零羌以西的共和地区是烧当羌,青海湖以北是卑南羌,河湟谷地(海东县)是勒姐羌,玛曲碌曲地区是种羌,而羌藏高原的中南部被统称为发羌,也就是后来的吐蕃,现在的藏族。

也就是说,整个青藏高原,加上云贵高原的西北部、川西北山地、陇西高原中南部,都曾经是羌人各部的领地范围。

而在周朝(包括春秋战国),羌人的领地范围又比秦汉时期更大。

在周朝的大部分时间内,并没有「羌」的记载,但这并不代表羌人不存在,只不过名称不一样而已。周朝的羌被称作「戎」,南朝时期,范晔就把戎人各部的历史,归入到《后汉书·西羌列传》中。

周朝的戎人,大体上分布在陇西高原中西部和陇东高原。但有两个时期,戎人的分布范围比这个更大。一个是「平王东迁」前后,戎人占据了大半个关中,甚至中原地区。一个是西周初建时期,戎人尚且占据关中盆地的西部,以及陕北高原和晋中南地区。

这个时期的戎人,就包含商朝中后期甲骨卜辞中所说的「羌」。在商末周初时,周国曾经联合「牧誓八国」共同伐商,其中就有羌国。

商周两族的话语体系是不一样。周初的羌,只是整个戎人大族群中的一部分,准确的说,可能特指关中西部的姜姓戎人,也就是姜戎。

而商朝甲骨文中的羌,则是对整个戎人集团中,位于关中西部、陇西和陇东地区的戎人各部的统称。至于陕北和山西境内,混入古匈奴人的戎人各部,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解读过了,他们被商族人按照部族分别称呼,比如基方、宙方、沚方、土方、方、工方等等,周人则统称他们为「鬼方」或者「鬼戎」。

也就是说,商朝卜辞中的羌,位于陇西、陇东和关中西部,是后来的姜姓各部、犬戎、义渠戎的前身。而他们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羌戎成为周国的联姻者,融入诸夏之中,犬戎、义渠戎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秦国逐一吞并,成为秦汉帝国的编户齐民,融入汉人之中。

西戎被逐渐融合之后,更边远地区的川西、陇南、河湟地区的部族,才出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这才是西南诸羌登上舞台的开始。

所以,商朝之羌,与秦汉之羌,并不是同一群人,他们只是有共同的祖先,来自五千多年前的仰韶先民——古羌人的西支——古西戎人。

那么,作为秦汉诸羌中部分族群的后裔,羌族自然也不是商朝人所说的羌人了。

在商人的甲骨卜辞中,羌人被用来作为「人牲」祭祀的情况,从武丁开始,一直贯穿商朝后期,直到末代商王帝辛时期(纣王)。

这在甲骨卜辞中都有记录,比如:

武丁时期的「贞踵羌用自成、太丁、甲、大庚、下乙」

祖庚祖甲时期「贞其来羌,其用,在四月」

冯辛康丁时期「贞御于河,羌三十人」

武乙文丁时期「其用阜以羌于父丁」

帝乙帝辛时期「以羌其五人正,王受有又」

除了人牲祭祀外,也有羌人被商族人当作奴隶使用。比如卜辞「贞今三月光乎来…来自光,以羌刍五十」,意思就是,光献上了五十名羌人作为牧奴,负责饲养牛马。

在这一卜辞中,羌人是由方国君主光献上来的,这也是获得羌人俘虏的重要方式。在甲骨卜辞中,负责为商族人抓捕、进献羌人的方国还有很多。比如,周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充当为商国维持西部边疆安定,并抓捕羌人俘虏的角色。

除了让藩属的方国抓捕羌人外,商族人有时候也自己动手。比如甲骨卜辞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某次商王的军队组织田猎,中途突然袭击某个方国的领地,擒获了俘虏,作为人牲和奴隶。

短短几句话,涵盖了无数信息。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文学家或者编剧,完全可以凭借着几句话,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成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并可以拍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而事实上,这样的电影已经有了。梅尔·吉布森的电影《启示录》,几乎就是对这一段甲骨卜辞内容最完美的诠释和演绎。只不过,被献祭的羌人,在电影里被换成了印第安人丛林土著,而掳掠人牲的商族人,在电影里被换成了玛雅武士。

不过,在商族人这里,羌人的命运并不全是充当人牲和奴隶,也有一些羌人部落或方国,成为了商的属国。

在卜辞中,有这样的记载,「贞羌舟启,王比」,意思就是,是否以羌舟作为前军之将,王师随后出征。另外还有「羌(巨子)不(卤),其(卤)」,意思就是商王占卜羌人某首领的生死,予以关心。

成为属国的羌人方国,还把他们的子弟送到商王都,充当商王的近侍,在商王占卜祭祀时,这些羌人子弟还负责检查卜骨的数量。卜辞中记载了其子一些人的名号,比如「羌凹」「羌立」「羌宫」「羌徙」。

卜骨这些祭祀、奴役、臣服羌人的情况,很多都发生在武丁之后。在武丁时期,征伐羌人的卜辞极少,只有在征伐龙方时,顺带征伐了马羌、絴方和北羌。

武丁时期,也曾考虑过征伐「羌方」。当时正值商族人与江汉地区的「雩方」鏖战,武丁占卜是否考虑调动我、弜、雀三维武将征伐羌方,又命令武将戉策划攻打羌方,并准备祭祀祖乙。

但这场策划中的战争,最终可能没打起来。因为甲骨卜辞中只发现占卜预测的「贞卜辞」,却没有发现与战争结果有关的「验辞」。

在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与祖甲时代,也没有发现大规模征伐的卜辞。可见,经过商朝版汉武帝——武丁的暴揍四方模式,商王国赢得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与安定。这个时代,就像是汉武帝之后的昭宣时期、明成祖之后的仁宣时期、乾隆之后的嘉道时期,没有频繁而大规模的战争。

但是,在这样的和平安定局面下,没有收到商国打击和压制的羌人各部,正在关中西部逐渐壮大。他们从关中西部往东扩张,不仅挤压了泾河下游和漆水河流域的先周人生存空间,还向现在西安一带迫近,迫使商族人放弃西安以西的拓殖据点。

这就是殷墟二期(公元前1250-前1200年之间,相当于武丁中后期)之后,晚商文化从西安以西往东退却,先周文化(郑家坡文化)在扶风、武功一带一度中断,而羌戎文化(刘家文化)一度兴盛,几乎覆盖整个关中西部的历史背景。

除了羌方强大起来,威胁到商王国的西陲边境以外,山陕交接地区和东方的一些方国也在逐渐壮大,威胁到了商王畿东西两面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商王国的继任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