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转载]五行学说的本质和五行生克论玄学批判

[转载]五行学说的本质和五行生克论玄学批判

时间:2024-06-03 03:48:11

相关推荐

[转载]五行学说的本质和五行生克论玄学批判

五行学说的本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几乎成了软肋,备受攻击。原因在哪里?必须要提出来讨论一番,以正视听。五行理论的起源有很多考据,这些考据众说纷纭,考据的说法是否可信,暂不谈。解放后,唯物论一统天下,五行也成了唯物论,这本身缺乏论证。传统文化的分类,从阴阳二元分类开始,就不是唯物的指导,而是唯象,用现象、功能来分解对象系统,这是个大原则,也就是取象比类,或者说取类比象,跟唯物以结构分解功能南辕北辙。不明白这个,有些争论就是抓瞎,毫无必要。

首先,全部的科学,或者说文化,都是基于命名学,也就是分类,“君子以类族辩物”,文明的特征。知道了分类是个大原则,一切就迎刃而解,进一步是如何发挥和发展的问题。

传统分类,从阴阳二元开始、三才、四象、五行、六经、八卦……只是分类系统的一个数学模型演化。这也是具备系统模型研究的基础。

五行分类,仍然是取象比类,而不是五种物质决定论,而是五大类功能。行,从来没有物质的具体意义,而是运动或者能量(五运),另外还有心理现象的意思。

天有五行,这是个较大系统,其同级别系统有:地有五材、人有五气。在天有五行这个系统之内,其要素有五星(太阳系统);九宫九星(整个“天”上的星座星象);以及五时五气五方的气候变化对应。

关于人有五气,在内经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是个大概的提纲,指的是情志,是心理医学的范围,只不过较为粗略,完全可以结合现代心理学进行发展。

再说说行的解释的旁证。这个字在唯识学的行蕴分类。唯识学是佛学的内容,是对心理精神现象和身体的分类(色受想行识,除了色法属于物质,后面四个不属于物质范畴),虽然是宗教的内容,但时间上,翻译经典的是唐玄奘大师,他的文字功力怎样,用不着说明。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大乘广五蕴论

行包括除了受、想的心理状态 ,以及心不相应的现象,比如时间和势(如星球的运动),是人的意识不能改变的。

古人翻译经论,文字训诂是很严谨的,必须作为参考。所以,五行也是两个内容,心理现象和心不相应行。这在内经上也是能找到依据的。

五行的行,在自然界是五种类型的心不相应运动,跟人的意志无关。用于医

学的物质,也不是用结构分类,而是性味(五味)归经,当然归经学说,出现较晚,也是中医学发展的一个证据。

如果,用机械唯物的观点,把五行用于人体结构,就出了问题。因为,五脏并不是机械生克乘侮。并且,内经还有九藏论。否则,一个脏病了,岂不是五脏皆病?实际并非尽然。有人用仲景的“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来说明五脏与五行的结构对应,这个套路是不能普遍的,没有规则性的意义,只能说是个功能关联的个别经验现象,似乎不能推广到所有结构。主要的原因,是功能分类对应的结构,并不是确定的单元,而是系统的综合现象。否则,见脾之病,就要传给肾?机械论不足取。

五行在人,更主要的是情志心理的意义。人之所以生病,主要的内因是正气虚,而正气虚的原因,跟心理情绪精神,有非常重要关系。所以才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中医养生学的根本所在。

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王凤仪或者刘友生大爷讲的五行,没有兴趣,就算了。这也是五行的实际运用,有比较深刻的意义。

五行生克论玄学批判“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甘誓為夏朝遺文,五行是黃帝所建之五官制度,黃帝之五行,設五官分治東西南北中。夏啟為討伐有扈氏,聯合其餘三正,而責之“怠棄三正”,從此開創討伐先例。

殷代甲骨文卜辞中,就巳经有了东、南、西、北、中五方的概念。東南西北,對應了春夏秋冬。中这个字是圣人南面的参照点。中国为啥叫中国,中字的意义很重大。话说没有中,哪来的东南西北?东西南北既然相对应春夏秋冬而言,那么“中”意味着啥?

《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素问-阴阳离合论》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南面而立于中,才有前后左右。清华简多处出现中字,中这个字,很有意思。春夏秋冬是四季之气,中是冲和之气。这是时序,还有空间方位,时空一体。这是个参照系的问题。土,不专主一时,在内经有这一条,散于四季其实是四季的根。这里的中,有贯通之意。

因此文化里面,五行出现了几个参照点。一个是“四象五行皆藉土”,另一个是“九宫八卦不离壬”。一个土,一个是水。还有一个,是震木。

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种五行来源于四象,四象源于阴阳,符合从一开始的演绎。但另一种五行却是横空出世的五星循环决定论.所以五行的最大问题是两套理论的冲突,在内经也很明显,一直争论到现在。

土枢四象的五行,木火皆升,金水皆降,升降相因,互为推动,其根本是阴阳。这个圆转推动模拟南面以后自然昼夜寒暑四季方向成了左升右降,其枢纽是土,也就是轴,这是一气周流的学说,简单叫做土枢四象的五行论。

五季的分法,受了五行家五行决定论的影响。五季是五行决定论的产物。

用阴阳为本来解释五行,之间的盛衰和生化关系。所谓金旺则木衰,木旺则金衰,火旺则水衰,水旺则火衰,土居中,随阴阳旺衰而呈现燥湿状态。其中根本的含义,就是阴阳相对的盛衰虚实。于是,循环生克就成了大问题。

阴阳要“沖和”才能平衡,这就叫“沖气以为和”。现在念白了,就叫中气了。守中之道,体现在人事上,也是一样,修养上,叫“中庸之道”。在阴阳法则的数理模型上,也注重“中数”,那就是“五”。因此,五行理论,是最重要的守中理论。

五星生克论讲,“木-火-土-金-水”按这样的顺序相生,按“木-土-水-火-金”的顺序相克。这样的话,太极中土,就失去了守中之道,没有了中枢运转,不符合阴阳学说的根本法则。中土能生四象和万物,而在五星生克当中,则只能去生“金”了。

所以,很明显生克论和土枢论是不可调和的。最后导致方法论的分歧。从实用主义主义出发,五行决定论发展出了命理、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的方法。归结到最后,其实就是参照系的问题。也即是起点,不讲起点在哪里,争论没意义。

邹衍的五行相胜说,是有特殊的政治背景的。齐湣王后期,谋臣纷纷离开齐国,邹衍也在此时离齐仕燕昭王。燕昭王欲报齐仇,采纳苏秦提出“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的战略计划。于是邹衍一改在齐国所用的五行相生说,而以五行相胜说为“燕为北帝”制造舆论,其目的是要论证燕为水德。因为燕位处北方,水德将要代火德为帝。

邹衍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这是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他所谓五德,是指土、木、金、水、火五种德,按照五行相胜与朝代的盛衰更替相符合,即每一个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种与之相配合,由这种德支配着这个朝代的命运。这种谬论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五行相胜说顺序,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为了政治图谋,创立了五星生克论。他把历史变化的原因强行说成是“五行循环相胜”,并且被后人发展。

《墨子》说:“五行毋常胜”,意思是,五行相克论,并没有什么邹衍所说的那种规律。其实,很明显的反例,就是反侮。本来是克制对方,却被对方给侮了,这就说明这个生克论可以随意解释。木旺侮金听说过吧,木头把斧头给废了。算命常用的。董仲舒和王充,都是反对这个生克学说的。

董仲舒认为“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土则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

王充认为,阴阳五行,“同气相成,殊气相革”。同气,指的是同属性,殊气,指的是对立属性。就是说,同为阳气,彼此相生相成,如果阴阳不同之气相遇,就会产生对立和变革。从“殊气相革”出发,王充驳斥谶纬神学所谓的“五行之气,更相贼害”的神秘图式。王充认为“万物相克贼”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体现在生物界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生存竞争,没有神秘的成份.因此不要把“天道”与“人道”混为一谈。“天道自然无为”而“人道有为”。王充对邹衍最具代表性的评价就是“此言诡异,闻者惊骇”。

上面二位哲学家对五行理论的认识,都是基于阴阳之理,否定和驳斥五行循环生克论。

邹衍之前,就有五行理论,孔子也论过五行。

《二三子》中“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甘露时雨聚降,风苦雨不至”,“故《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等,这类孔子谈天道阴阳和理顺五行的话语,于今本传文中皆见不到了。

《要》篇“子贡曰:‘夫子亦信亓筮乎?’”及“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這段是被刪掉了的。孔夫子占卜準確率70%。

帛书周易的内容考据,说明孔子之时就有五行和易学结合。

向孔子问《易》之人计有:《缪和》篇中的缪和、吴孟(又称“吴子”,可见当时是一个有影响的人)、吕昌、庄旦、张射等及《昭力》篇中的昭力,还有孔子特别提及的周梁山。由这些人所探究的《易》学问题来看,其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但所有这些人在《史记》《汉书》等所列自孔子至田何的传《易》者名单中皆不见之。所列汉代各家《易》中亦皆不见其名。更像子贡这样孔子重量级大弟子,在帛本《要》篇以大量篇幅记录了他与孔子多次讨论《易》中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古杂》《杂灾异》可入《易经》之列,位居《艺文志》之首,而作为孔子重要弟子的子贡,其《子赣杂子候岁》却被放入地位大大下降了的“杂占”类呢?此显然是当时一派得势而另一派失势的结果。六经皆史,诚非虚言

《汉书·儒林传》谈及西汉《易》学所本时,曰:“要言《易》者本之田何。”而《史记·儒林传》竟称:“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史记》于此竟将杨何置于其师祖田何之上,而捧成汉《易》之本,此足证《史记》所云诸资料当为杨何或杨何一派提供也。

那么,《汉书》为何以“诈言”“自言”“托之”诸辞,力求摆脱田何诸弟子与“阴阳灾变书”的关系。据此推断,当时今义派得势后,古义派只能流落民间,此种变迁,司马迁犹知之,故他于《史记·日者列传》中记录了司马季主与诸弟子“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等,司马季主所云此旨,于帛《易》传文中多见之,故司马迁引用贾谊的话:“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看来,在贾谊时代,《易》已一派进入官场,另一派融入民间了。

而这官方和明间学派的差异,就在于五行的运用,是很明显的,连孔子批评五行的言论都删掉。

《汉书·律历志》曰:

“以阴阳言之,大阴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水润下。

大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火炎上。

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金从革。

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木曲直。

中央者,阴阳之内,四方之中,经纬通达,乃能端直,于时为四季。土稼啬蕃息。

阴阳之义,四方、四时之体,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顺其方而应其行。”

《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这就明显和五行五星决定论是冲突的。如果说土生万物而法天地,就根本没土星什么事。如果讲土星左右土运,则地球本身将何置?所以,这个问题,不仅是理论的问题,也是历史文化的大问题。

从上文可见,自孔子对五行的评论被删的官学背景,就为五行循环决定论开出了路子。到了东汉郑玄,构建十二辟卦与纳甲纳支的合用,更是掀起了易学新一轮的高潮。至唐朝王冰在《内经》中补入“七篇大论”以降,直至宋代,五运六气大兴,其后金元之间出现子午流注理论,有其一贯的脉络和历史背景。

《内经·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7篇,是王冰补入并有注释.东汉郑玄将十二爻、十二辰、十二律与二十八宿相配推出了象数易学的“爻辰说”,这个学说可以兼容五行和六气两种预测法。在“七篇大论”中又以干支的配合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就形成了五运六气学说。在唐代被王冰纳入《内经》,今学者多数认为成书于东汉晚期。五运六气对医学的预测,基于把五行发展为五运。五运六气产生的思维方式具有与汉代象数易学思维方式同样的特点.从音韵学方面、运气推算方式,《七篇大论》的成书年代在东汉至王冰之前,不早于郑玄。可以认为,七篇大论是郑玄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所作。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宋代易理象数大行于邵康节,之后而有五运六气之大行其道,子午流注之《流注指微赋》《标幽赋》之类子午流注纳甲与纳支,纳甲出自何若愚,纳支出自窦汉卿、及门王国瑞等。

运气学说的兴盛以“运气七篇”(指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卷十九至二十二中的七篇论述运气学说的专着)为标志的五运六气学说,虽然形成的时代较早,但在唐代以前它却是罕为人知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影响。直到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王冰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之中并加以注解阐发以后,运气学说才为世人所知,并逐渐受到重视。唐代后期又陆续出现了几部运气学说专着和专篇,如《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天元玉册》、《昭明隐旨》和《元和纪用经·六气用药增损法》等,其中除《昭明隐旨》已佚失外,其馀三部书尚存,这几部书旧题为王冰撰,但据其内容考证可知,均为唐代后期人士伪托王冰之名而作。宋仁宗嘉祐至宋英宗治平年间(1057~1067),由“校正医书局”将王冰重新编次的含有“运气七篇”的二十四卷本《黄帝内经素问》选作范本,加以校正并颁行全国。“运气七篇”在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被作为医学经典——《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官方颁行全国,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扩大了运气学说在医界的影响。因此,北宋的医学校——太医局以及地方医学校也将王冰次注本《素问》作为教科书,并将“运气”列为基本教试课程之一。北宋末年,运气学说由于受到宋徽宗赵佶的大力提倡和推广而进入鼎盛阶段,《圣齐经》与《圣济总录》将运气学说置于突出地位。这一措施不仅在全国医界、而且在全民范围内推广普及运气学说知识,运气学说的影响和应用至此也达到空前的兴盛时期。----《中国医学通史》

崇宁二年(1103)微宗诏令另在国子监设立“医学”,吸收儒生学医,造就有文化素养的医学人才,以改变医学的社会地位,医学教育恢复“三舍升试法”。由于徽宗的倡导,当时五运六气之说盛行。运气也成为学习重点之一,列为各科必试科目。

为啥唐代以前罕为人知?为啥宋代大行其道?历史告诉我们,五行理论的歪曲才是其核心问题。很明显,孔子以后,五行决定论成了官学,才有郑玄的发明,及其后的运气学说和子午流注,这个脉络是很清楚的。几经浮沉,到了如今,五行理论必须正本清源,剔除糟粕,还原文化、医学的本来面目。

参考引文出处: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考》来源:百度百科 十翼 条目附录。

《五行生克论是中医自亡的罪魁祸首》作者: 刘志杰

《甘誓中的五行与三正新解》作者: 逯宏

《中国医学通史》作 者:傅维康 等 2000年版

《子午流注批判》作者:忆忘(一二一二一)

《十二辟卦与运气及流注》作者:忆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