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二战中德国的遥控坦克

二战中德国的遥控坦克

时间:2019-10-04 02:46:24

相关推荐

二战中德国的遥控坦克

看到坦克世界上介绍一种战术,用轻型中型坦克困死10级的重坦,并取名叫“大卫群戈利亚”。然后很好奇的查了一下什么是戈利亚,什么是大卫群。然后就看到了关于德国二战遥控装置的文章。贴给大家看看。

Goliath是《圣经》旧约中非利亚巨人的名字,音译为“戈利亚”(歌利亚),生活在公元前11世纪,在一次交战中被大卫(后为以色列王)杀死。二战中德国的一种遥控小坦克就叫 戈利亚。

在战场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密布的地雷场是进攻方前进的最大障碍。为了能拔除这些“钉子”,进攻一方往往要采取炮轰、爆破、喷火器火攻等诸多办法。而爆破,无论是送炸药包,还是送爆破筒,都是十分危险的作业。

在二战期间,德国人成功地研制出许多遥控爆破车(遥控坦克),算是在炸碉堡。清雷场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德国人造出了好几千辆遥控爆破坦克,在塞瓦斯托波尔,在库尔斯克,在意大利战场,在诺曼底,都可以见到这些“钢铁小爬虫”的踪影。它们堪称是“战场上的敢死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也构筑出一道另类风景线。

按控制方式分,遥控爆破坦克可分为有线遥控和无线遥控两大类。个别的在必要时还可以由人在车上操纵,当然这时候就不是纯粹的遥控坦克了。按动力装置分,有以汽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有以蓄电池-电动机为动力装置的,以前者为主。按运用方式分,有一次性使用的,有反复使用的,后者便是著名的无线电遥控爆破坦克。不过,即使是反复使用的遥控爆破坦克,也很难多次使用而不被击毁,不然的话,为什么不用驾驶员开车呢?

无线遥控也好,有线遥控也好,在原理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人通过遥控方式将指令传输到遥控坦克的执行机构,使之实现前进、后退、转向、卸下炸药包、引爆炸药包等一系列动作。所不同的是,无线遥控方式是发射无线电信号来指挥的。遥控坦克上的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后,将信号放大,推动执行机构完成动作。而有线遥控方式是通过导线来传输信号。它们和当今的遥控电动玩具,原理上基本是一回事。不过在60年前,这也算得上是“高科技”了。当时无线电遥控坦克上的接收机和控制电路上,用的是电子管,不像今天用的是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电子管不仅体积大,易损坏,而且调整困难,容易使性能不稳定。在二战中就曾发生过遥控坦克不听指挥,“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事件。正由于这样,在二战后期,德军有线控制方式的遥控爆破坦克用得就比较多。

德军研制的遥控爆破坦克,从无线遥控爆破坦克开始,先后研制出B1到B4四种型号。1939年10月,德国军方和波尔格?瓦德公司签订了研制无线遥控爆破车的合同。到1940年初,该公司就研制出全履带式的B1遥控爆破车。有意思的是,它的车体由混凝土块制成,而在车体后部拉一个钢质滚轮,用于扫雷。其战斗全重约1.5吨,共生产了50辆。B2型是B1型的改进型,全重约2.3吨,车体加长,装炸药500千克,发动机的功率增大到49马力。B1型生产了约100辆。B1型和B2型的研制代号为Sdkfz.300特种车辆。

令人感兴趣的是,德国人还在B2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水陆两用遥控坦克,命名为“鸭子”。它去掉了混凝土车体,改用金属蒙皮车体,并制成浮箱,再装上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发动机的进、排气管都移至上部。到1941年春,共制成功3辆“鸭子”两栖爆破坦克。看来这只日耳曼“鸭子”还想凫水去爆破盟军的装备和障碍物,不过它并没有用于实战。

B3型遥控爆破车的研制带有试验的性质,生产数量很有限。真正大量生产并用于实战的,当属著名的B4型无线遥控爆破车,研制代号为Sdkfz.301特种车辆。

B4遥控爆破车也称为B4遥控爆破坦克,是一种重型遥控爆破车,分为A、B、C三种型号。各型B4遥控车的生产总数达1139辆。

B4A型为全履带式遥控爆破车,是一种可以由驾驶员操纵,也可以无线遥控的爆破坦克。其战斗全重约3.6吨,驾驶员席位于车体中部左侧,无线电接收机和天线位于驾驶员席之后。其动力装置为49马力的汽油机,每侧有5个大直径的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装500千克炸药的炸药箱,是B4车的威力所在。它不仅可以炸碉堡、清雷场,还可以用来炸坦克。炸药箱为楔形,装在车体前部的斜面甲板上,并用固定销固定,防止它因重力而下滑。B4遥控车达到目的地后,车子停下来,遥控操纵手发出指令,令安全销炸飞,使两个侧臂抬起,炸药箱在重力作用下滑至地面。此时,B4遥控爆破车返回,靠时间引信或无线电指令引爆炸药,完成爆破、扫雷或其它作业。B4A的生产总数为628辆。

为了保护车内的机件和炸药,B4A车上有装甲,最薄处3毫米,最厚处10毫米,后来又对重点部位加装了8毫米的附加装甲。

B4B是B4A的改进型,战斗全重约4吨,天线位置移到驾驶员之前,车内的仪表板位置有所变化。后期生产的B4B型车的履带板加装了橡胶垫块。B4B的生产总数为260辆。

1943年末开始生产B4C型遥控爆破车,其战斗全重增加到5吨,车体正面和侧面的装甲厚度都增大到20毫米,外形更加简洁,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增大到78马力,车辆的最大速度达到38千米/小时。炸药箱携带的炸药量仍为500千克。B4C型共生产了305辆。到二战末期,一些B4C改装成54型小型反坦克战车,其上装有88毫米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但这些战车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与B4系列遥控爆破车相比,“巨人”系列轻型遥控爆破车生产的数量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些。在二战中后期,德国人更倾向于发展轻型爆破车,研制代号为Sdkfz.302/303,命名为“巨人”轻型爆破车。

“巨人”家族共分两支。一支是E-Motor,研制代号为Sdkfz.302,由两块12伏的蓄电池和两个25千瓦的电动机驱动,60千克的炸药箱装在车体前部,车体装甲厚度为5毫米,有线遥控,电缆长800米,可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向、右转向、停止、爆破六大功能。其全重仅370千克,不愧为“纳粹钢铁小精灵”。1942年4月至1944年1月间,共生产了2650辆E-Motor。另一支为V-Motor,研制代号为Sdkfz303,以双缸汽油机为动力,最大功率12.5马力,整车全重为430千克,电缆长度为650米,车体装甲厚度为10毫米,最大速度为10千米/小时。前期型装75千克炸药,1943年4月至1944年9月间共生产了4604辆;后期型装100千克炸药,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间共生产了325辆。两类“巨人”爆破车外观上的区别是,电机驱动型为4个大直径负重轮,发动机驱动型为5个小直径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

总体来说,有线遥控的“巨人”遥控坦克比无线遥控的B4遥控坦克工作更可靠,因而在二战中后期的战场应用更广泛些。

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首次大规模动用遥控爆破坦克。是役,苏军布设了多层地雷场和纵深防御阵地,给德军的进攻设下了重重障碍。

为了突破苏军坚固设防的阵地,德军首次动用了“虎”式重型坦克、“象”式自行火炮,也对“巨人”遥控爆破坦克寄以厚望。在以奥廖尔为中心的北部战区,德军第9集团军的大批“钢铁小爬虫”纷纷爬向苏军的雷场。由于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这些“钢铁小爬虫”往往在途中便被苏军的机枪和手榴弹击毁,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倒是门德尔麾下的第505重型坦克营的遥控爆破坦克因运用得当,未遭到更多的攻击,多数顺利完成了爆破扫雷任务。德国大兵对这些“纳粹精灵”十分喜爱,称之为“袖珍坦克”,纷纷和“巨人”合影留念。

诺曼底的“钢铁小爬虫”

在诺曼底抗登陆作战中,德军也曾动用大批“巨人”微型坦克,主要用于对付盟军登陆的坦克。在“犹他”海岸的W5防守火力点,德军的扬基少尉下令出动数量可观的微型坦克去攻击登陆的M4A1“谢尔曼”坦克。然而,在盟军强大炮火的攻击下,这些“钢铁小爬虫”不是被炮弹破片击毁,便是敏感的继电器出故障而就地“抛锚”,取得的战果微乎其微,纷纷成了盟军的战利品。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遥控坦克还相当原始,在战场上的行驶速度很低,功能比较单一,容易出故障,可靠性差。更重要的是它“没长眼睛”,遥控手段很原始。不过,作为60年前的一种新型的另类兵器,实实在在地在战场上得到应用,这使它在战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现代及未来无人战车的“老祖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