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婚俗“男嫁女娶”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婚俗“男嫁女娶”

时间:2019-11-20 00:09:19

相关推荐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婚俗“男嫁女娶”

早就听说过康县有个奇异的婚俗“男嫁女家”,当时听了觉得只是属猎奇者的谬传,没有在意。到了康县,也听他们说,同样没有太在意。等到那一天去阳坝,那里等候着十几位干江坝村的村民,张罗着一台浓郁康南风情的歌舞,观众很少,设备很简陋,表演也非常业余,但是原生态的文化气息却还是感染到我。用相机,支起脚架,基本上完整地摄录了这几个文化程度不高却经过口口相传记忆准确的民间艺人的表演。其中,就有这个婚俗“男嫁女娶”。看完节目,和他们交流交流,便成了朋友。

再下阳坝,陪我去的是县文体局的何老师,很多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如梅园神舞、棒棒鞭、毛山歌、幺幺妹之类的都是经过他的手整理和保存,并做了一定范围的推广。他陪着,去一位毛山歌传人的家里做客,喝二脑壳土酒,吃天麻鸡。边聊边唱之际,得知这个唐太芝先生过几天就要给女儿娶亲。而且,要完全按照传统的“男嫁女娶”的风俗把新郎娶回家,为了完整地记录这一民俗,省电视台会提前到来拍摄。唐先生一说,我当时就答应一定去参加这个婚礼。

进入九月,康县总是阴雨绵绵。一个礼拜的雨,阳坝的梅园河水涨了不少。去唐家没有桥,平时过河只能踩着河中搭起的大石头过河。婚礼的前一天,在阳坝陪着电视台摄制人员的何老师打来电话,说河水太大,已经漫过了过河的石头,无法通过,村民在山下临时砍树开出一条小道来,但是泥泞难行,不穿雨鞋无法通过,不然你就不来了。

既然答应了人家,我就不能食言,而且我的确很想完整地用图片记录一下这个奇异婚俗。在这个阴冷潮湿的雨天,还是去了阳坝。

雨始终在下,时大时小,梅园河的水听得到欢畅的声音了。雨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热情,在湿润的小道上,看到了唐太芝和亲家喜笑颜开的从家中走来,身后是吹吹打打的长长的迎亲队伍。碰到我们,简单寒暄,去忙他们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机械地跟着队伍拍照,当地话和仪式听不大懂,仪式搞完,设宴招待接亲的人。很长时间之后,新郎上轿,迎亲的队伍上路了。吹吹打打的队伍在新娘父亲的引导下往前走,边走便会停下来喊上几句唱词一样的调调,在这青山绿水的阳坝梅园景区里,这支娶亲的队伍显得格外喜庆。

本来的安排是走刚开出的乡间小道,不知临了怎么就改变了路线,要涉水过河,也许是为了增加镜头感吧。涉水过河是有难度的,我有点怕水,但是到了河边连想都没想,直接就踩着石头走向河心。河水比肉眼能看到的要急很多,也深许多,河水很急,冲力也大,重心不稳的话会被水冲倒在河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时能够小小跳跃一下的宽度,此时只能稳稳地一步一步走,间隔大的石头,不敢冒险去跳,只能直接踩到河里面去,穿着到膝盖的雨鞋,踩进河里河水立即就灌满了鞋子,且被河水冲的摇摇晃晃。这时有点后悔,但是已无退路,就硬着头皮踩着水渡了过去,到河对岸,脱掉雨鞋,哗啦啦的从鞋中倒出一大摊水。

抬花轿过河的难度就更大了,迎亲的鼓手和唢呐手过河,就倒在河里,不是旁边有人拉住,河水差点把人冲走。也许是已经过惯了这样的水,他们简单歇息,抬起轿子,旁边有人拉扯搀扶,没有踩石头,直接从河床入河,走到中间,河水已经齐了大腿根。也许会觉得坐轿子的新郎最轻松,上面雨淋不着,下面又不用沾水。民间的花轿是要颠起来的,到了河中间,这花轿开始一扭一歪,忽高忽低,一会在空中,一会在水中,新郎被颠的也是五迷三道。

家中的院里,因为下雨已经搭起了大棚,亲朋好友和新娘在焦急的等待。接到新郎入院,上香、看酒,拜见双方父母,改口叫爹娘,新增加了互带胸花、互赠戒指等项目。司仪和主管在院中说说唱唱,神秘的仪式一结束,就是摆席敬酒。酒是自家酿的二脑壳酒,席是当地的十大碗,一时间婚礼热闹非凡。

据了解,在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当地人称之为“男到女家,更名入籍”。即男方嫁到女方家后,一切遵从女方家族的习惯和规矩,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辈序改名换姓,和女方同样称谓族内成员。若双方婚姻破裂时,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的,则来是一个人,去也是一个人,而且男方不具有财产分配权。如果是女方先提出离婚的,财产则男女双方各一半。从婚姻破裂后的财产分配来看,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另一种则称之为“二门俱开,两来两去”。这种婚姻,婚后男女双方均保留原有姓氏,男女都有继承双方父母遗产的权利和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若婚后生育两个子女,男女双方名下各一个,各自顶门立户。若婚后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则由双方商议确定姓氏,一般倾向于女方。若男方家庭条件较好,婚后进入女方家庭时一般都带有一定数量的财产,相当于“嫁妆”,男方则对这部分财产具有支配权,故叫做“带财入舍”,若婚姻发生变故,这部分财产归男方所有。

这种婚姻也要借助于媒妁之言来“穿针引线”完成,男方不跟女方家要彩礼,定亲后女方只需给男子缝几套衣服。出嫁了的男子,逢年过节可回娘家去看望生身父母。不过,每年的大年三十必须在女方家里过,大年初一以后才可以回家或走亲戚。结婚前都要立婚约为据,婚约的签订一般在结婚仪式上进行。绝大多数在办酒席待客时签约,在这个时候签约,才显得隆重严肃。在婚礼上,由族长主持仪式,婚约男女双方各持一份,类似于现在的结婚证,对婚姻有道德意义上的约束作用,婚后双方共同遵守。就算发展到现在,这种风俗还是被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下来,当地的许多老人小时候只知道男孩子长大了要嫁给女人并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女人嫁给男人的。

不同于其他汉族婚姻的地方是,这种婚俗由女子来传递香火,延续血脉。在康县南部,各家基本都是“留女不留男”,男孩都得被嫁出去。而且男子被娶到女方家之后,必须立即改换“出嫁”前的姓名,已确定女性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因而在今天康县南部人家的户口簿上所登记的户主都是女性。按照当地风俗,女人是家庭的主宰,承担着维系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的主要责任,是社会交往的主角,因而在婚丧嫁娶、请客吃饭时女人总是坐上座,喝酒、抽烟女人都会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尊男卑”,在一些重大事情的处理上,一般还是男人们拿主意。面对这种情况女人则会说:“男人文化高,见识广,多出些力也是应该的。”这里的女性像一根血脉的链条,把四面八方的男人链接在这方土地上,与其一道繁衍生息。因而,在这里一旦生育了女孩,都要设宴庆贺。

关于这一婚俗,近年来许多专家都进行了解读,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说法是这一婚俗的形成与康县南部地区的地域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康县南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野兽出没,为保护自身安全和财产不受侵扰,从宋代起,一些无子女户或有女无儿户便想办法从远方招女婿来顶门立户,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由于该地区属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历史上战祸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四川、河南、陕西的青壮年男人,为躲开战乱或逃避抓壮丁,纷纷逃到此,有一部分自己设法安家落户,绝大多则被招赘上门定居于此。就这样,一个介绍一个,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女娶男嫁”的婚姻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这一婚俗最早起源于150年前的康县太平。相传,1863年5月,太平天国着名将领石达开兵败于四川大渡河,余部一支去了云南,另一支则辗转来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的秦巴山地,纷纷以男嫁女娶的方式改名换姓隐藏下来,在老百姓的掩护下躲过了清军的灭绝性杀戮。从此,这种婚俗就在陕甘川交界地带流传下来,也留传下来男女平等、不信迷信,老百姓都有缠头、束腰、绑裹脚等习惯,这些颇似太平军将士的遗风。因太平军大都有勇有谋,身强力壮,与当地妇女成家后普遍家庭和睦,所生子女也都精明强干。周围十里八乡看到他们普遍人丁兴旺,纷纷效仿选择了“女娶男嫁”婚俗方式,这一婚俗方式也就慢慢形成了。

女娶男嫁婚俗是康县南部地区的主流婚姻形式,据统计,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家庭目前有6000户左右,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从现代婚姻观点看,“男到女家”有助于农村那些有女无男户家庭发展生产和父母养老问题的解决。对于维系农村“有女无儿户”家庭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当地人口素质。据传,以前康南地区近亲结婚现象较为普遍,自从这一婚育新风形成后,四川、河南、陕西等外省以及不少的外县人来这里上门落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了近亲繁衍。

迎亲的队伍

迎亲队伍到达新郎的家

议亲的仪式

清点彩礼

感谢迎亲的人,发红包和烟,一人一份

帮着“待嫁”的新郎佩戴大红花

收拾陪嫁的东西

拜别

吹起来准备起轿

新郎入轿

在新娘父亲的引导下,起轿了

经过村里的婚礼广场

开始涉水过河

颠轿

焦急等待的新娘和亲友

彩礼入院

迎亲队伍入院

新郎入院

彩喷了一身

新娘心疼新郎,端上一杯热水

上香

点酒

拜见新郎的父母

拜见新娘的父母

交换婚约

新娘给新郎戴花

新郎给新娘戴花

戴项链

戴戒指

喜宴开始

新娘的父母敬酒

新郎新娘敬酒

丰盛的乡村宴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