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保护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是发展生产力

保护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是发展生产力

时间:2020-12-06 14:11:00

相关推荐

保护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是发展生产力

摘自:解放日报

作者:盛蓉

图片:网络

生态文化集中体现生态文明的人文情怀。我国的生态文化基因根植于传统文化。孔子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阐明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形象说明了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的珍视;《中庸》所述的“参赞化育”,进一步强调了人在自然化育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人的积极作用。

近代以来,人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

从长远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确立和完善,还是有赖于社会文化的绿色转型。要进一步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在一些人看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冲突,究其根本是未能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的价值,习惯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为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不仅要大力普及“天人合一”的理念,也要结合现代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和循环的观点,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教育资源,使得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要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二是引导消费文化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低碳出行;要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进一步来看,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原本孤立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同时呈现为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生产、生活方式走向生态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人们发展理念、财富理念、消费理念的深刻转变。

三是开辟、挖掘生态体验项目

乡村生活曾给予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体验,正在被“钢筋水泥”所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化进程割裂了自然生活体验的完整性。为此,有必要开辟、挖掘更多的生态体验项目,配套打造更多的绿色生态设施,让城市里步履匆匆的人也能享受与绿色亲密接触的便利。(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