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人面鱼纹盆:与后母戊鼎同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名单 有何神秘之处

人面鱼纹盆:与后母戊鼎同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名单 有何神秘之处

时间:2020-12-21 01:19:58

相关推荐

人面鱼纹盆:与后母戊鼎同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名单 有何神秘之处

2001年—,国家文物局先后发布了三批禁止出国(境)展出的文物,共计194件。作为一个文物大国,194件这个数量,足可见这些文物的珍贵。194件文物中,有一件陶盆,它没有青铜器那么厚重,没有书画精致,却也位列其中。它就是距今7000年左右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人面鱼纹盆

小小的一件彩陶盆,却有这么大的价值。它因何产生?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们先从制陶说起。

陶与人

陶器产生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所谓新石器时代,简单的说,就是人们使用的工具从原来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变成了在此基础上精加工的磨制石器,但不管打还是磨,都是对物体形态的物理化改造,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

磨制石器

而陶器不同,它是人们利用水、火、土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物质,是一种化学变化。人们能创造陶器,说明大脑已经进化到较高水准,而考古资料也证明,那个时候人类的平均脑容量达到1400毫升,与现在无异。从制陶开始,人类思维方式有了长足进步,自此以后,人类发明的东西越来越多,发明一件东西的周期越来越短,社会飞速进步。

陶器残片

当然,古人自己也觉得制陶这件事情非常具有创造性。女娲造人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说中,这位创世女神就用一把把泥,塑造了千千万万的人。女娲用泥土造人,人用泥土制陶,陶的地位显而易见。

女娲造人

距中国上万公里的埃及,他们的神话中有一个叫克奴姆的神,长着人的身体、公羊的脑袋,他负责生育和制陶。传说每一个埃及小孩都是他在制陶工具上用泥土做成,然后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好巧,大半个地球都觉得陶与人关系紧密。

克奴姆(该图片来自网络)

开始制陶

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境内的人们已经开始制作陶器。陶器易碎,一个地方开始大量制作陶器,说明生活状态已从采集果实变为定居农业,定居的生活促使人们制作不同种类的陶器,以方便生活。这个时期发现的大多数遗址都有陶器出土。虽然都制陶,但还是有一些差别。

苏秉埼先生曾经指出:“如果把我国的版图分为面向内陆和面向海洋两部分的话,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面向内陆的部分,多出彩陶和细石器;面向海洋的部分则主要是黑陶、几何硬纹陶……"

图上为浙江河姆渡遗址腰形釜;图下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盆

距今8000年左右的老官台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黄河支流)流域。考古学家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陕西宝鸡北首岭、陕西华县老官台等遗址发掘了不少陶器。

老官台文化陶器

老官台文化的陶器多为红陶,有些会夹砂。制作方法多为贴塑法和泥条盘筑法,器物比较粗糙。

贴塑法:把泥做成泥片,然后经过手捏、拍打等方式让泥片之间互相粘在一起做成器物形状的方法。

泥条盘筑法:用泥条从下而上盘出器物的形状,用拍子把表面打平做成器物形状。

泥条盘筑法制作的陶器

人们刚开始制作陶器就是为了日常使用,但技术提高了,生产水平高了,自然对陶器的需求就不只是能装水、装黍这么简单了。于是,纹饰出现。

宽带纹钵,上面有符号

老官台文化有一类陶器,在甘肃、陕西、河南的一些博物馆非常常见,就是宽带纹钵。就是说陶器的口沿部分会有一圈几厘米宽的带状纹饰,通常都是黑色的,有些宽带纹上面还会有一些符号,比如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这件。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揭开了彩陶的序幕。

彩陶萌生

何为彩陶?

将矿物颜料涂/画在陶坯上,用火烧制成型的陶器,谓之彩陶。

彩陶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出现的,从无到有,从无心为之到有意设计,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陶制调色盒

彩陶萌生,就不得不提仰韶文化,时间上它晚于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地域分布上它覆盖老官台文化,并有所扩展(在整个黄河中游、甚至上游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部分典型遗址分布,湟水流域已经出现

新石器时代中期非常重要。技术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美学和神学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在填饱肚子后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哲学问题;随着生产方式从采集向定居的转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逐渐瓦解,父系社会开始形成;中原地区形成了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非常大的部落,炎黄子孙的说法缘起于此。

炎黄部落(该图片来自网络)

仰韶文化因19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它虽以小村庄命名,影响却非常大。以至于很多人把新石器时代中期称为“仰韶时代”。

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2000年,按照时间早晚可分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关于仰韶文化分期,学界尚有不同说法,本文分类方法根据张之恒先生主编的《中国考古通论》)

位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很多陶器已经开始用满轮修整,器物更加规整、圆润;彩陶,不像老官台文化那样素净,纹饰开始增多,融入了很多的精神元素。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其中的代表。

制作彩陶跟女孩子化妆有点像。什么图案都没有的陶坯就是素颜,画图案之前,先打一层薄薄的泥浆,让表面更加光滑;然后画上图案,就算完成了整个妆容。

仰韶庙底沟时期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人首瓶

花与鱼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种类不少,最常见到的有花与鱼两类。

“花”纹一般是在器物腹部用黑彩画出圆点、勾叶、弧边等的组合。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尤为常见。

有些“花”看起来花瓣很多,有旋转的感觉;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花瓣纹盆

有些“花”以圆点对称,可以数清上面的花瓣;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器盖

有些“花”已经看不出是花,非常抽象,艺术性很高。

仰韶文化花瓣纹陶钵

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生在华夏。古代,“华”同“花”,所以动画片中的“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住种花家”这句话也不是完全只为押韵。

庙底沟“花”纹

“鱼”纹可以说是仰韶文化最常见的图案,狭义的鱼纹就是鱼及鱼的变体;广义来说,像一些象征捕鱼工具的渔网、鱼叉等图案也与属于这类。

锯齿网格纹瓶

前期的鱼比较写实,鱼什么样,陶器上就什么样,但之后,鱼纹变得越来越抽象,开始用三角、矩形等符号代替鱼头和鱼身,鱼和鱼之间还会用首尾、上下相接的方式呈现新的图案,篇首看到的那件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属于这种。

鱼纹演变

不管是“花”还是“鱼”,抑或其他纹饰,都取材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 但它们的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映。制陶的时候,他们把信仰、风俗融入其中,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人们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又成为考古学家跨越千年研究当时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据。

总说

制陶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彩陶是在陶器发明与大量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原始先民利用陶这种载体,体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信仰、物化自己的想象世界。虽然时间久远,但他们对美的认知却非常深刻,即使到今天依然可以触动观者。虽然对他们来说只是单独部落的行为,但个体形成的合力却推动了最早的地域交流、文化传播。

彩陶纹饰

参考文献

1.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J].文物,1978年,10.

2.石兴邦. 《陕西渭水洗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下) 》[J].人文杂志,1957年,2 .

3.赵宾福.《半坡文化研究》[J].华夏考古,1992年,2.

4.马承源.《仰韶文化的彩陶》[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

5.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1957 年.,1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