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大话西方艺术史》:我们该如何欣赏西方三个时期艺术作品的美?

《大话西方艺术史》:我们该如何欣赏西方三个时期艺术作品的美?

时间:2019-12-24 19:08:15

相关推荐

《大话西方艺术史》:我们该如何欣赏西方三个时期艺术作品的美?

若是问一句话的信息量能有多大的话,那么汉代的儒生应该很有发言权。由于西汉建国早期儒家经典与造纸术未普及前导致的书本匮乏,让很多汉代儒生无怨无悔的相信孔子写的《春秋》“微言大义”,以至于经书上的一个字,他们能注释出很多字来。这种学习态度,是真真正正的皓首穷经,当时的人一辈子能把一本书吃透就很了不起了。

以《春秋》这本书第一句话为例:“元年,春,王正月”。短短的六个字,《公羊春秋》注释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显而易见,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是种错误的方法,今天的我们站在更加科学与进步的立场上,带着批判的角度,看待他们时,其行为难免有过分解读之嫌。因此,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解读方法的重要性便重要起来。对于这点,《大话西方艺术史》便是很好的良性示范例子。本书作为通史性质的艺术科普书籍,在专业知识的背书下,很好的兼顾了历史真相与读者阅读趣味的平衡,让人读之欲罢不能。

其中,看完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中一幅幅充满趣味性、侧重微观角度的名画赏析。而是在历史变迁中,艺术作品所展现的时代脉络。因此,本文欣赏书中的艺术作品之余,会从宏观角度,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从西方古希腊与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这三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探寻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从而带领读者们在沧海横流中,领略到西方早期艺术之美的浮沉与觉醒。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古希腊与罗马:美的定义时期,希腊对美理解具有进步、科学的认知,与此同时罗马继承了希腊文化对“美”的理解,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实中基于创造力之上的美也是一种无法量化的东西,然而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泉之一,却是例外。他们对于美的认知确是科学进步的,通过"黄金分割”的发现,让他们“量化”了美,领先了世界很多年。

①“黄金分割”古希腊是美的典范,这时期对美的认知是进步的,具有科学性

如果无法量化的美能够量化,那么黄金分割便是一种可以量化用来形容美的比例关系。根据这个1:0.618的比例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无一不透出着莫名的美感。在黄金分割的运用中,小到平面的几何图形如黄金三角形、五角星,大到根据这个比例所雕刻的古希腊雕像维纳斯都是如此具有美感,让人窒息。

以肚脐为界限,维纳斯身体上下的长度之比约为0.618:1,脑袋和身体的比例是1;8,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最美的“黄金比例”。古希腊人在雕刻时会严格遵照这个比例,他们开创性地定下了这些数字,去帮助民众认识美与丑,这是人类认知的巨大进步

维纳斯也是古罗马的爱与美之神,它对应着希腊神话中的阿弗洛狄忒,一直以来都是美的象征之一。人们对维纳斯的推崇,正如人们感官上对美的本能愉悦与推崇那样,是执着的,不可撼动的。这让我相信,或许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对于美的理解一直在变,但不同领域中,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也在于它所代表的东西是某一领域中的标杆与翘楚。以至于后来的创作者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要想得到客观的评价的话,任何的超越与不如,都是通过与标杆对比中才能得到的。

因此,西方后来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版本的维纳斯,诸如1538年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画家提香版《乌尔比诺的维纳斯》都没有这个约公元前2世纪版本维纳斯经典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缺乏“黄金分割”运用所展现的时代进步性与历史厚重气息。

提香版的维纳斯并不是神,她只是一位收入很高的交际花,并且把放在一个有着浓厚家庭氛围的环境里,让维纳斯走下神坛。它或许意味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觉醒,让人与神地位同等,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但这种历史意义显然没有古希腊版的维纳斯对现代人重大,因为它预示着,通过“黄金分割”这一美的典范的发现,让我们相信作为西方源头之一的古希腊某种程度上“定义”了美。从而让它们超越时空的距离,渊源流传,成为后来文艺复兴思潮的力量源泉,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今天。

古今两个版本维纳斯的对比

②“汉承秦制”古罗马美的传承,罗马继承了希腊对美的认知

事实证明越是优秀的东西,经过时间检验也是容易流传的东西。“汉承秦制”这一历史现象也并不只是单纯的在东方世界出现。在西方世界,古罗马对希腊的艺术认知是整体继承的,甚至继承之余,他们还有一定程度的融合。

希腊人很早就发现,规整是可以让人产生仪式感的。如果把那些密密麻麻的柱子修得又高大又整齐,人们就会有肃然起敬的感觉。这种柱式风格也是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现留存世的帕特农神庙便是希腊的历史遗产之一,它的风格深深的影响着后来的罗马,成为罗马人艺术上对希腊的继承证据之一。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采取是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这种建筑风格,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罗马帝国,根据考古资料表明,约公元6世纪的庞贝古城遗迹中便大量采用了希腊人的建筑设计。

的确,自从公元前 299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希腊化诸王国陆续灭亡,罗马人逐渐成为希腊人命运的主宰。但这种主宰它除了导致希腊这个有形的城邦灭亡外,更多的还是无形中体现出两种文明碰撞融合的影子。罗马完美的继承了希腊的先进文化,也继承了希腊对美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在当时的建筑设计上,罗马通过对希腊风格的继承上,为后人留下了诸如庞贝古城、凯旋门、古罗马水渠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从而让今天的我们得以在沧海横流的历史变迁中,惊鸿一瞥,窥见两种文明的历史缩影。

左帕特农神庙 右庞贝古城遗迹

02、中世纪:美的平庸时期,艺术为宗教服务,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此同时,创作者们期待美的种子早已悄悄播种,等待着一次觉醒的旅程

罗马帝国在悠久的岁月中缓慢窒息后,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里,西方社会在一系列社会动乱与黑死病等天灾下,人们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宗教的怀抱中,期待能够得到灵魂的救赎。宗教权力彻底掌握了欧洲的世俗世界,让这一时期服务于宗教的欧洲艺术变得“死气沉沉”,一度让人忘记在那个继承希腊文化的罗马时代,西方艺术之美是如此的优秀。

①中世纪艺术作品呆滞死板

中世纪最有名的作品,叫《面包和鱼的奇迹》。这幅看起来呆滞死板的镶嵌画讲了一个简单却震撼人心的宗教故事:耶稣用五个面包和两条鱼变出了无穷无尽的食物,喂饱了5000个辛苦劳作的男子。在这幅画中,人物样貌相同,表情和动作都很呆板,与希腊罗马时期灵动飘逸的人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无疑是明显的退步,也是艺术创作之美的平庸时期。

究其根源,还在中世纪,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传播教义。因为在基督教教义中有一条规定:禁止偶像崇拜。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但是你窥探不了他,所以不允许把神的形象画出来。

既要用具体的形象宣传教义,又不允许在教义里出现逼真的画像。折中的办法就是把人物形象画得呆一点,重点是要让民众通过故事感受到神的伟大,而不是画作本身的优秀与否。

在宣传教义这一强烈目的性下,艺术创作者们对于美的认知早已退步呆滞死板。这种退步就像用胶水粘住琴弦一样,再也发不出美妙的音乐。创作者们灵感的火花也早已枯萎,这让我相信,他们不再是一群可以被尊称为艺术家的人,而仅仅是为教会劳作,一群差强人意的工匠而已。

不过这一时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至少为我们后人对美的认知提供了一定的对比参考性,毕竟我们后人欣赏艺术作品,想要提升美的认知时,也只有认识到什么是“平庸”,才会明白“优秀”的难得可贵。而另一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许当时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创作所带来的美感是整体平庸的,但是对于教义的传播确是十分到位的。看人们如何取舍罢了,只是这种取舍的代价无比漫长,让西方背负了1000多年。

面包和鱼的奇迹

②乔托黑暗中的举火者,他让艺术突破了宗教的限制

乔托的出现打破了中世纪的平静,为被形式化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他除了发明出一种被他称为“短缩法”的技巧,通过注重光线的运用让二维的画有了三维的空间感外,更多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中世纪的画画上了表情,使得后来的创作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性的存在。

《哀悼基督》是乔托最着名的作品之一,它的出现让中世纪画中的人物第一次有了表情。物极必反,当人性被宗教打压到没有地方立足时,历史似乎开了个玩笑。乔托演绎《新约》里犹大背叛基督导致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这一经典故事时,融入了人性的美好,显得合情合理。

在乔托的《哀悼基督》中的逻辑里,面对至亲离世,每个人都会悲痛欲绝,神和凡人也不例外。他们围在失去的基督身边,都露出了痛苦的神情。这种演绎方式,或许意味着在乔托眼中,神和人是一样的,都会有喜怒哀乐。但乔托不知道的是,他无形中间接肯定了人性的美好,将艺术作品中消失千年之久的人性再次赋予了“神”,从而让人们对“神”的认知不在高高在上,拉近两者的距离,让人看到人与神平等的一面。

乔托突破了宗教的限制,尝试打破了宗教的沉重枷锁后,让当时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起人性来。当宗教和神权的影响开始逐渐被削弱,人们的关注点便开始从“神”回到了“人”身上,因此真实的情感得到了的表达,美的作品才会纷纷出现。于是历史的风向在这一刻悄悄转变,后来的人们认知美时,即将迎来对人性彻底认识与回归的文艺复兴时代。

《哀悼基督》中人与神都显得很悲伤

3、文艺复兴:美的觉醒时期,对人类独有智慧的推崇与赞美是这个时期典型代表之一,另外对个体自我价值的充分关注与肯定,彻底宣布了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往往把一些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归纳在一起用总称表示。这种归纳法,在中国就是“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等,而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文艺复兴三杰”。文艺复兴三杰各有侧重,后人曾经这样评价他们:“达芬奇画出了人的神秘,米开朗基罗雕刻出了人的强壮,而拉斐尔画出了人的美丽。”因此,文艺复兴三杰中对我感触最大的便是拉斐尔,虽然他笔下的圣母画慈爱无比,可圈可点富有人性上的慈爱美;但究其作品的时代历史意义来说,他作品中的美,还是在于画出了人具有智慧的独特美。

①一叶落知天下秋,拉斐尔画出了人类智慧的美

《雅典学派》创作于1509-15间,是拉斐尔的一大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作品。他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在宗教长久的压制下,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智慧之美来。作者通过高超的创作技巧,让古希腊先贤的风采展现无遗,成为跨越时代的艺术精品。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化一直把哲学看作是最为崇高的学问。该画也选取了古希腊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师徒作为画作的核心。画中的柏拉图左手拿着他着名的文章《蒂迈欧篇》,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柏拉图的学说,讲的是超越人类社会的“理念世界”,他追求的是心灵的升华、精神体验。而阿里士多德的左手是他的着作《伦理学》,右手则是整个掌心面向大地。和老师柏拉图相反,他关心的是现世的秩序规则,比如法律、道德。伦理,相比于心灵、精神,这些其实是更实在的东西。

在拉斐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下,让希腊不同时期的哲学伟人汇聚在一起,他们在一个叫雅典的名义下共同讨论哲学理念。这种讨论有共识,有分歧、有低头沉思,也有默默执笔记录。在我看来,无论先贤们表现形式如何,他们的行为归根结底所展现的,都是真理的汇集与凝聚过程。甚至以小见大,它也象征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开始重新追求真理和智慧来。

雅典学派

②阿尔布雷特·丢勒自我价值的首个关注者

自画像这一艺术体裁,在西方早期绘画中非常少见。因为自中世纪以来,在基督教艺术里,画像、雕像只能属于神,人是卑微丑陋的,自画像不仅被认为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对神的不尊重。当然除了宗教上的原因,还有现实社会的原因,在当时,画家只是被视作地位低下的手工艺人,或者是干脆的体力劳动者而。因此,十三岁就创作出第一幅自画像的阿尔布雷特被称为自画像之父。而在他另一幅传世的中,我们可以看见丢勒笔下的画作中,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习惯和观念,肯定自我价值的意义来。

在那个时代,神可以被化成正面,但人只能是侧面。在这种设定下,文艺复兴三杰中的米开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里为自己披上了圣徒的外衣,《雅典学派》中的拉斐尔也只能露出半张脸。而在《穿毛皮领大衣的28岁自画像》这副画中,阿尔布雷特是正面,他的神态与姿势,在光线的运用下静穆庄严如同耶稣一般。甚至阿尔布雷特把自己画成基督之余,居然还在画上写“这画的就是我,丢勒。”

在我看来,丢勒在用自己的方式,以此宣告世界:你要看到我、重视我。文艺复兴时期,这无疑是关注我价值的一种强有力的证明。他的系列自画像也以此开创了西方自画像的先河,影响了后世所有的画家,把它当成关注自我、反省自我的方式。甚至丢勒画完自画像还署名后,他安享晚年并没有受到宗教的迫害。或许这预示着西方的艺术家们彻底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宗教的桎梏,迎来了一个西方艺术全新鼎盛的时期。

《穿毛皮领大衣的28岁自画像》

04、由古希腊罗马尝试定义,到中世纪的平庸,乃至文艺复兴时期的觉醒,一场文化之旅后,我们现代人该如何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来?

不同时期对美的认知与理解也不一样,无论是古希腊与罗马,还是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典范、平庸、觉醒等它们都成为了历史的过去,也成为了时代的见证者。或许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义,在时代遗留的艺术特点中,捕捉到历史的发展。那么我们当下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世事的变迁中继续对“美”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来?

第一、雅俗共存,文野互见,我们欣赏美时不能有任何主观上的偏见

受儒家礼义廉耻观念的影响,东方人对性一直保持着保守的观念,认为人体的美与性有关的内容都是不入流,俗不可耐的东西。即使有《金瓶梅》《聊斋志异》这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也大多盖以糟粕之名,难以流传。于是中国人便只能在正襟危坐的君子之道中日渐迷失,带着偏见,欣赏不了不同西方文化的艺术作品,固步自封起来。

西方的艺术家们不然,他们大胆露骨的歌颂赞扬人体的美。他的画出了少女年轻时的青春胴体之美,也画出了男人们肌肉结实紧致的力量之美。甚至他们基于有形的形体之上,无形中肯定人思想的美,这无疑不是一种对美的欣赏与赞扬,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一旦主观上的偏见形成,对美的感官标准下了定义,那么我们所得到的便不再是美,而仅仅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可以复制,缺乏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如“君子不器”般,我们也只有抱着雅俗合流,文野互见的正确审美观,才能领略到美的不同形态,体会到艺术作品渊源流传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米开朗基罗《大卫》

第二、逆向思维,结合创作背景,倒推创作者的艺术诉求

逆向思维是种很重要的能力,善于利用逆向思维的人也往往容易打破常规,事半功倍。这种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同样重要。我们也只有逆向思维,结合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倒推到创作者的艺术诉求时,才能真正抵达作品的精神内核,从而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对美感保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

其实,除了古希腊版的维纳斯雕像外,约2.8~2.5万年前同样有一尊维纳斯雕像那便是《威伦道夫的维纳斯》雕像。这副雕像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毫无美感可言,有的只是肉欲,然而它对于原始母系社会来说却是美得无与伦比的作品。

当时的人类只是一个在丛林中讨生活的小族群,只能拿着木棍和猛兽搏斗,结果自然是凶多吉少。对于这个时候的他们来说,生命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女性之美的巅峰便是丰满的肉体,最好肚子也很大,这样也暗示着肚子里还有一个生命。

黑格尔的哲学常被人简化为正、反、合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也是典型的逆向思维。现实中的人们容易看到的结果,即“合”的一面,却容易忽略“正与反”的逻辑逆向推理辩证过程。因此,当事物的美超过我们的认知范围,变得不知所以时,我们也只有适当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倒推出创作者的艺术诉求,才能时刻保持着这种对于美的敏锐观察力。

史前作品《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写在最后

艺术的美源于生活又稍高于生活,它不是外星人突然丢到地球上的包裹,而是一代代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推动、发展得来的精神产物。它的每一次转变都会根据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等而变化。因此,沧海横流中,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其实看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艺术之美,而是时光褪去。时代埋藏的浅显烙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