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故事:诸葛亮三顾茅庐迎丑女(民间故事)

故事:诸葛亮三顾茅庐迎丑女(民间故事)

时间:2018-06-19 04:24:12

相关推荐

故事:诸葛亮三顾茅庐迎丑女(民间故事)

大家都知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却不知诸葛亮也曾三顾茅庐迎丑女。丑女何人?乃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么姑也。

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就曾听说黄承彦之女黄么姑聪慧异常,虽深居闺阁,却知晓天文地理,只因相貌奇丑,一直待字闺中,尚未出嫁。

诸葛亮就托人说媒。其叔父诸葛玄与荆州牧刘景升关系密切,而刘景升又与黄承彦结拜兄弟,于是拜托刘景升做媒。黄承彦早就听说诸葛玄侄子不仅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而且深谙兵法,满腹经纶,号称“卧龙”。有这样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做我黄府乘龙快婿,实乃家门有幸,小女也定会欢喜雀跃。

不料黄么姑一听,一口回绝:“门不当户不对,恐生反悔。”

经不住黄承彦和刘景升再三劝解,黄么姑才勉强同意,但有个条件,就是要孔明三顾茅庐,拜谒答问。

刘景升听了,连声叫好:“对,丑女不可贱嫁。”

言过之后自觉唐突,满面尴尬。

但么姑却十分坦然。言过之后,刘景升就把黄么姑之意转达孔明。孔明一跃而起,“这有何难!”

当日备马,就与叔父往黄府求亲。

么姑即差遣丫环端茶敬客。孔明端杯欲饮,却见杯底红绸上书写一联: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

孔明立即取笔续上下联:

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前

丫环捧联入闺房,么姑展视后,赞了一句:“真好手笔!不过,初来乍到,偶尔对答,尚不足为奇。”就对丫环说:”我再写一联,让他见识见识。”

于是纤手握管,饱蘸墨水,刷刷而下:

美羔羹,合手拿,南犬献黄府

诸葛亮一看,这还了得!

丑女不仅人丑,连心也恶,我不远千里而来,却遭此辱骂!诸葛亮气愤难忍。无奈叔父、媒人在场,不好发作,只好捋袖下笔,草草而书:

丑女妞,车乔轿,酉己配卧龙

么姑接联后满面羞涩,久坐不语。丫环催问她到底答不答应,么姑掷笔而叹:“真乃文曲星下凡也!”遣丫环捧出一双绣花拖鞋,赠与孔明。

孔明接鞋大喜,观鞋内藏一笺,展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乃打油诗一首,讥笑孔明:

文比司马武当孙,孔子还是老子生。卧龙岗上一诸葛,言者而已苟偷耕。

孔明一斟酌,却也不无道理,便由怒转喜,将鞋纳入怀中。

第二年,孔明二下河城、准备订婚。黄么姑托父亲转给他一幅器械图,要他十日之内依图造出一架风车(扬谷机),好为当地百姓扬谷吹秕。孔明秉烛研究,第二天便挥斧引锯,墨刨凿砍,第九天完工。风车送到黄府,黄承彦怎么摇柄也不转动。入室问女儿,么姑端视许久,风车与图样不差分毫,可就是摇不动,只好请父亲去问孔明。孔明大笑,道:“只需把风车腹内一小楔抽开即可。”

黄承彦按机行事,果真风车转动自如,扬出秕谷,净留饱谷,好春好吃。于是邻里都来相借。不久风车便传遍荆州,至今农户家里都有一架。

到了第三年,孔明三顾黄府,迎娶么姑。孔明心中且喜且忧。喜的是得了一才女,正好与之砥砺切磋;忧的是人皆说么姑丑,到底丑貌如何,尚未知晓。

黄么姑深明孔明之心,临上轿前,把房门一拴,要孔明回话:

繁星点点商参辉映牛郎织女望北斗

孔明听了,才晓得黄么姑满脸麻子,还有两颗大痣。心想无妨,乃扣门答曰:

日月轮轮冥慧扫尾夸父嫦娥簪黄花

么姑听了,心中甚喜,但还不放心,又高声吟道:

凸额凹眼变颗扁愿满头黄发效东施

啊,原来如此!孔明一惊,不过,他很快便平静下来。俗语说:丑妻是无价之宝,美女乃惹祸根苗。我诸葛亮仰慕的是她的才气,何必苛求她的相貌?千好万好不如心地好。于是,孔明敲窗而和:

长话短说顶天立地一介布衣求无盐

还有什么好说呢?么姑便开门上轿,随孔明而去。这真是:莫道女丑贱嫁人,诸葛孔明最真诚。

三顾茅庐分天下,一半功劳归内贤。

李传洪/搜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