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碑前放鞭炮 晴空响军号——镇江茅山神秘军号声 引人探奇寻幽

碑前放鞭炮 晴空响军号——镇江茅山神秘军号声 引人探奇寻幽

时间:2018-06-28 02:00:50

相关推荐

碑前放鞭炮 晴空响军号——镇江茅山神秘军号声 引人探奇寻幽

写在前面的话——

位于江苏镇江境内的茅山,是道教上清派发源地,被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主峰海拔372米,景点众多,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景观融为一体。

茅山镇是江南著名古镇。北宋时期叫常宁镇——其名因镇子座落于常州至江宁(南京)之间而得名。茅山地处丘陵山区,距南京约60公里。

位于茅山镇内的新四军纪念馆,造型别致,既表现了茅山三座山峰的雄姿,又展现了革命前辈业绩光照千秋的气势。陈列内容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茅山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五大部分。

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3000余件。

我们进入新四军纪念馆时,正有一批来自南京的参观者,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言。

茅山有一座号称“世界之最的老子神像”。神像净高33米、重106吨,由226块特制紫铜板焊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道教神像,现已入选吉尼斯记录。

老子神像端庄慈祥,两耳垂肩,美髯拂胸,右手执太极扇,左手举于胸前,霭然的目光充溢着智慧。神态仿佛正向人们娓娓讲授他那传世之作《道德经》的真谛。

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当年全国开辟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记录了陈毅和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奉命率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茅山,开展抗日战争,打击日寇的英勇业绩。

新四军进入敌后,虽然人少,武器差,但指战员士气高昂,杀敌报国。1938年6月17日上午,在镇江西南的韦岗地区附近伏击日军车队,击毁日军军车4辆,毙伤敌土井少佐以下20余名,缴获长短枪10余支及其他战利品。

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首战告捷,在沉闷的沦陷区炸响了一声春雷。时任国民政府总统的蒋介石,致电新四军将领:“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苏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0万多兵力,在5000多次的大小作战中,共毙伤俘日伪军达4万多人。同时,苏南5万多优秀儿女参加新四军,7000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县团以上干部牺牲了百余人。

解放后,当地人民在茅山修造一座高大雄伟的抗战胜利纪念碑。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于茅山北麓、望母山之巅。此碑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特别党费,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

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这座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高36米、碑身宽6米,厚5米,共有6层317级台阶。从外形上看,它与一般的纪念碑并无任何特别之处,却出现了“纪念碑前放鞭炮,万里晴空响军号”的罕见奇观。

有一个革命的传说:1941年,新四军进入茅山地区抗日。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日军大批人马将新四军将士围堵在一个山坳里,濒近弹尽粮绝的新四军将士顽强抵抗。

这时,一位满脸稚气的小号手,手持军号,一猫身冲进了林子里……

片刻功夫之后,相邻的山头上响起了急促的军号声——那是军队集合的号音。被军号搅得晕头转向的日军循着号声追击。

这个夜晚,军号声在茅山的几个山头不断变换着响起,日军追击小号手的枪声也越来越遥远。几个时辰后,军号声戛然而止,整座山峰陷入寂静。

而此刻,新四军将士们早已跳出日军包围圈,进入了茅山腹地......

日本投降后,在小号手牺牲的地方,百姓们自发地撮草焚香、燃鞭祭奠。孰料,就在鞭炮冲天响过后,奇迹发生了,只听山顶上传来一阵嘹亮的军号声,时而是集合号,时而转成冲锋号,悠扬而雄壮。

1997年春,附近居民偶然发现每当在纪念碑下燃放鞭炮时,碑前上空就会传出“嘀嘀达”的军号声这一奇特现象后,来这里的游人就更多了。

目前,新四军纪念碑已成为茅山地区人文景观中重要的游览内容。

“纪念碑前放鞭炮,万里晴空响军号”的传闻,发生于1997年的除夕之夜。当时,家住纪念碑旁的农民李冬贵,按往常过年辞旧迎新的风俗,拿起几个爆竹走出家门,到纪念碑前的一块空地上放爆竹。

然而,当爆竹响起时,夜空中竟然传来了“嘀嘀哒,嘀嘀哒……”的清晰嘹亮军号声。李冬贵四处望去,并没有发现有人影。更奇怪的是他接连放了几个爆竹,只要爆竹声一停,军号声就停,爆竹声一响,军号声也随之响起。

这一阵阵凭空而来的军号声,令老李十分不解。正月初八,按当地迎新的风俗,老李要在家宴请亲朋好友,在饭桌上老李忍不住把事情讲了出来。

大家都不相信会有这种怪事。晚饭后,众人买来鞭炮,一起到老李放鞭炮的地方试放。果然,伴随着鞭炮的声音,“嘀嘀哒,嘀嘀哒……”的神秘军号声再次响起。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军号声到底来自哪里呢?于是,报告了有关部门。

从此,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观就这样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一奇观,天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前来放爆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奇妙的军号声呢?鞭炮和军号到底有什么联系?

对此奇。人们议论纷纭。有人说:这是通过人为手段,在纪念碑内部安装军号发声装置。对此,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负责人断然否认——这里原本就是荒山一片,修建时根本没想过通过任何手段吸引游客。

为解开“茅山军号”迷团,国内众多专家纷纷前来探奇解秘。在现场,专家们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在最下面的台阶上放鞭炮时,扩散的声波被六层不同的台阶反射回来。由于每段台阶的尺寸和坡度不同,远近距离也不同,各段台阶反射回来的音调便有所不同,到达时间上也有差异,这就自然构成了一个由六个音符组成的音阶,经过多次反射叠加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音符的连奏。

由此,新四军纪念碑“军号之迷”谜底揭晓——鞭炮声经由台阶反射,声波频率变得与军号声类似。

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更加神奇的现象——在纪念碑中轴线上方圆1公里内燃放鞭炮,都能清晰地听到军号声。

对此,当地老人断言:这是当年牺牲的16岁小号手在显灵呢——几十年来,他的英灵守着茅山不离不弃。每当鞭炮炸响,小号手的英灵就会像听到战斗打响的枪声,不失时机地吹响军号.......

“八一”建军节前夕,上海吉尼斯总部专家专程来到茅山,正式宣布这一奇观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人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告慰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烈士们。

来到燃放鞭炮的抗战胜利纪念碑前,侧耳静听。

果然,当人们将“二踢脚”鞭炮点燃后,天空中先是响起鞭炮应有的一声“砰”,紧接着,便会响起三声军号声——“嘀嘀哒,嘀嘀哒……”真是奇了。

一拨一拨的旅游团来参观纪念碑,鞭炮声不停地响起,军号声也随之嘹亮地响起——“嘀嘀哒,嘀嘀哒……”

我们踏着317级台阶,向抗战胜利纪念碑攀登。

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

登上纪念碑,转身俯瞰山下的茅山镇,眼前但见一片山清水秀之色——这是一片用烈士鲜血浸染的富饶土地。

远远的山下广场上,鞭炮声不停炸响,军号声也持续吹响——“嘀嘀哒,嘀嘀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