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时间:2019-10-31 18:37:20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梳理探究

成语──

编写意图

选择成语作为知识梳理的对象是很有必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

什么叫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同学们整理学过的汉语成语,不仅是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梳理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巡礼。

梳理,就是对过去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从中掌握了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说,梳理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教学建议

一、梳理成语,可以采用下边的方法:

(一)呈现方式:列表、做卡片、写目录、作论文等。

(二)内部分析:溯源、叙流、找特点、分类等。

二、教学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1.教学时间:建议本课内容的教学时间为1至2课时。

2.参考资料:建议教师向学生展示常用的几种成语工具书。

3.学习方式:建议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4.活动时间:建议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

5.教学评价:建议教师采用记分制,即小组长将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按5分制作记录,最后由教师和小组长商议确定学生的得分。小组长实行轮流制。打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自主、合作、质疑、创新、效果。

三、如何利用教材?《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属于知识性材料,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为梳理打下基础。但是,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可以扩展。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

四、下列表格教师可以参考使用。使用时注意:学生必须先阅读教材;学生根据表格诸项填写并交流;“成语的特点”一栏有难度,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成语梳理(之一)

成语的来源成语的特点成语的结构

1.神话传说1.约定俗成1.主谓关系

2.寓言故事2.修辞作用2.并列关系

3.历史事件3.文言特点

①宾语前置

②词类活用

③状语后置

④成分省略

⑤互文3.偏正关系

4.文人作品4.动宾关系

5.外来文化5.补充关系

成语梳理(之二)

成语百科举例

衣食类

住行类

动物类

植物类

兵器类

礼俗类

文学类

艺术类

科学类

法律类

教育类

治国类

做人类

民主类

成语梳理(之三)

问题举例

读音

字形

含义

得体

辨析

感情色彩

有关资料

一、成语概述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愚公移山”;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动辄得咎”“行云流水”;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成语有明显的特点。1.具有修辞作用。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2.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马首是瞻”;b.词类活用,如“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祸国殃民”(使动)、“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c.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重于泰山”;d.成分省略,如“逍遥法外”“盲人瞎马”;e.互文,如“善男信女”“拐弯抹角”。4.语法结构多样。有主谓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有偏正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