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我眼中的中土前辈(3):“你虽不曾陪伴我长大 但却令我无比骄傲!”

我眼中的中土前辈(3):“你虽不曾陪伴我长大 但却令我无比骄傲!”

时间:2020-05-26 16:08:48

相关推荐

我眼中的中土前辈(3):“你虽不曾陪伴我长大 但却令我无比骄傲!”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我有幸获得一个了解、追忆中土老前辈的机会。翻开厚重的档案,我走近一段渐渐被遗忘的历史和一个已经离去的老人。

“我的一生基本在战地和工地度过”朱世源前半生几乎都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在湖北汉阳高工读书期间就参与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抗日救亡活动,于194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的革命之路。最初朱老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及延安边区政府建设厅做技术相关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从事铁路抢修工作,先后在宁嫩铁路(今富嫩铁路)工程处、郑家屯西阜新铁路工程处任处长。在东北期间的工作极为艰难和凶险,朱老晚年的书信中写到:“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地区,缺衣少食,常遭遇土匪袭击的情况下领导修复纳河至嫩江铁路。通车后紧接着又被派到辽宁西部,负责领导修复郑家屯西阜新铁路。这条铁路必须通过当时鼠疫重灾区,又靠近敌占区,常遭遇敌机袭击,我方时有损失伤亡,困难虽多,仍如期修通,保证了义县、锦州、辽沈以及天津战役的军运需要。”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世源我曾在黑山共和国长期工作,深有过体会,寒流来袭时最低气温也将近零下三十度,我们在有衣穿、有饭吃、有暖气的情况下依然觉得很难熬,户外工作半小时就会被冻僵。我想,若同时遭受严寒、饥饿、袭击、瘟疫的多重考验,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的我们恐怕经受不住。朱老,以及和他并肩战斗的战士们,一定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和信念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条条 “生命线”修通。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担任铁道兵一师总工程师兼工程处长的朱老带领铁道兵援朝,期间领导指挥了两个月内完成新建龟城至顺川二百公里铁路的任务,后调到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期间完成中央指示的多项铁路抢修任务。这又是新一轮的“与时间赛跑”,身处异国的他,不曾停下奋斗的脚步。“我一生中许多时间是在战地和工地度过的。组织上也常是叫我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我想到的只是完成党给的任务。到铁道部所属部门工作三十多年了,我仍然是这样。”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世源战争结束后,朱老依然奋斗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繁荣的第一线上。1953年他调至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先后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工作,1964年直接组织指挥关系南京长江大桥成败的四、五号桥墩的紧急抢险工程。1965年调任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副局长,在那个十年的特殊时期,他坚持按照不停工的要求,克服困难开展生产管理、施工设计等工作,直到1969年第一期工程通车。随后朱老调入铁道部援外办公室,马不停蹄地赶赴非洲,参与坦赞铁路的援建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援建坦赞铁路的经历使朱老对铁道部援外办的发展有新的想法,他认为援外办应该转型,既要完成好国家的经援项目,又要走出国门为国家挣外汇,于是他向当时的主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中国土木成为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外经公司之一,这里面不乏朱老的心血。

出生于九零年代的我,从未与朱老在这个世界上有过任何形式的交集,当我翻阅这些严重泛黄的档案时,手指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薄如蝉翼,而内心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的伟大。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朱老在保家卫国、建设国家的道路上未曾停下过脚步,组织分配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国家需要他去哪里就奔赴哪里。朱老“强悍”的人生履历让我对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由于他已于1988年病逝,我不可能再与他对话,但是我辗转联系到了朱老的女儿朱梅阿姨,与朱阿姨聊了聊朱老的故事。

不在家的万能老爸“我是在武汉出生的,我记得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就在忙着武汉大桥的修建,他都没有去医院看我和妈妈,我小的时候能见到他的时间很短很短,他总是很忙很忙。”听到朱阿姨这番话我并不感到惊讶,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接受新任务的朱老怎么会有很多时间陪伴家人呢?在武汉工作的时候,朱老总是在全国各地的工地上奔忙,要么是在南京修长江大桥,要么是在郑州抢险黄河铁路桥,要么是去北京开会,似乎从来都没有休过假,朱阿姨小的时候很难在家见到父亲,能和父亲坐在一起吃一顿饭都是很高兴的。后来搬到了北京,全家才算团圆,但朱老依然繁忙,常常是带着工作回家,从没有时间参加女儿的家长会,更没有时间陪她玩。朱阿姨给我讲了一件小时候的趣事:“好不容易有一次爸爸可以带我去王府井,哎呀,我高兴极了,结果他要先带我到地铁里面去一趟。因为那个时候混凝土浇灌之后是用稻草盖在上面保湿的,他不放心,怕过节期间没有做好防火防灾,一定要亲自去检查。我就陪着爸爸顺着铁轨一直从复兴门走到了木樨地,检查完了,天也黑了,我也没有去成王府井。真的,现在细想起来,我爸爸从来没有带我看过电影,也没有带我逛过百货商场,他真的很忙,他永远都在工作。”但即便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朱阿姨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很棒的父亲:数理化有难题了,求助爸爸,总能很快得到解决;母亲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会做饭,饿不着;毛裤破洞了,爸爸竟然还会织补。朱阿姨觉得父亲简直是万能的!其实哪里有人是万能的,朱老不过是在多年的战争和奋斗中学会了绝境中生存、逆境中拼搏,不怕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做什么学什么。朱阿姨对父亲的感情更多的是敬佩:“他从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成为一个军人,出生入死参加过很多战役,然后又参加了共和国的建设,他真的是非常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难不倒他。”

前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参观武汉长江大桥

人要学会忍耐“他是一个非常坚强,能够忍耐痛苦的人,我觉得我没有见过周围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他的坚忍、乐观和豁达对我影响非常大。”在看档案文件的时候,我留意到健康状况一栏里填写的是“有神经衰弱、头疼等慢性病,身体状况能坚持工作”。朱阿姨告诉我,其实在朱老调到铁道部援外办以后,就已经患癌症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很晚才确诊是鼻咽癌。这个病是非常痛苦的,强烈的头痛对人是种很大的折磨,但朱老从来不跟家里人说他有什么不适,也没有因为病痛而变得消沉或暴躁。他靠止疼片来缓解身体的不适,不让病痛耽误工作,甚至没有影响赴国外工作。朱阿姨曾向父亲抱怨自己受了委屈,朱老却告诉女儿要学会忍耐,不要去抱怨别人,好好努力做事,把事情做好,别人自然会看到。这是极为朴素的人生哲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朱老一辈子都在践行着这样的人生观,令我非常敬佩。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忍耐是一种智慧,经过磨难、艰辛的洗礼,人不会变弱,反而会更强大。

朱世源在武汉大桥工地(左一)

没有遗憾的一生“我父亲常说,尤其是他去世的那一天,在医院里头,他就跟我说他这一辈子非常值得,一点儿遗憾都没有。”朱阿姨告诉我,朱老出生在武汉长江边上,从小就想在长江上修桥,立志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所以学了土木工程专业。后来他觉得光有一腔热情、有知识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正确的组织领导,他说共产党有希望,所以就参加了共产党。之后的几十年,朱老跟着党从延安到东北,从东北到朝鲜,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抢修铁路。战争一结束,便又做回了他热爱的老本行。“虽然父亲很少跟我提工作的事,但我能感受到他真的很热爱他的专业和工作。父亲曾说过,他一这辈子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个是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个是修了武汉大桥、南京大桥和北京地铁,第三个是参加了援建坦赞铁路。真的是没有遗憾,而且活得相当的值,”朱阿姨说,“我敬佩父亲的坚韧和胸怀,我怀念在他身边的每一片时光,我有一位没有陪伴女儿成长但令我骄傲的父亲。”聊到此时,我对朱老的认识逐渐清晰。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亲身经历并参与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最重大的几次变革,用单纯的心、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投身于革命之中。虽然朱老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智慧、他的心血将会永远留下。日后当我踏上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除了饱览壮丽的江景,我一定还会想起曾经在这里挥洒过汗水、倾注过心血的朱老,和他没有遗憾的一生。

周总理视察黄河铁路桥抢险现场(左一为朱世源)人生的长短我们无法决定,但人生的宽度和重量可以自己走出来。当我们几十年后回顾自己的一生的时候,是否能像朱老一样不留遗憾?我不想用“牺牲”和“奉献”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的人生,因为他在建设祖国、造福人民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足,应该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后 记在开始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了解到朱梅阿姨已经移居国外多年,因此对采访一事没有抱很大的期望。但后来非常幸运地联系上了朱阿姨,对她的采访为我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跟朱阿姨聊天非常愉快,她很亲切,也很幽默,我能从她身上看到继承自朱老的乐观和豁达。当我问她是否也读的土木专业时,她回答我说虽然父亲非常希望她学土木工程,但她一想到父亲经常将一卷一卷的图纸带回家工作,就坚决不要去学一个需要画图纸的专业。或许年轻时的朱阿姨也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但如今她对我讲述与父亲的往事时滔滔不绝、饱含深情,这大概就是追忆故人的意义吧。

朱世源生平简介

朱世源,19出生于湖北武汉,祖籍安徽泾县。1936年开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于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及所属单位做技术工作。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跟随延安干部大队赴东北,1948年加入铁道兵第一师,任总工程师及工程处长。1953年任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副局长。1965年至1970年任铁道部北京地铁工程局副局长。1971年任铁道部援外办公室副主任。1988年2月去世,享年73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