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身上出疹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脸上起小疹子的原因

身上出疹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脸上起小疹子的原因

时间:2021-06-04 09:21:33

相关推荐

身上出疹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脸上起小疹子的原因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发烧后身上起疹子这种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考虑可能是药物过敏,一方考虑则可能是病毒感染。今天小编将大家简单的介绍这两种症状,帮助大家在遇到发烧后起疹子的情况时能更好的采用正确的方法应对,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1身上出疹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期间可有食欲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5天自然骤降。其特点是“热退疹出”,一般在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子,疹子多不规则,皮肤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也可遍及全身。皮疹大约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预后一般良好。

育儿上应注意:1、保持宝宝衣服干燥舒适,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衣以吸水性好的棉布衣服为宜,使用对皮肤无刺激的婴儿浴液 ;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室内每日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避免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上

3、多给宝宝喂水,勤给宝宝翻身,避免用刺激性的浴液给宝宝洗澡。5、平时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挠疹子而感染。注意营养,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可食用一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菜汤、蛋花汤、面片等。

您问消炎药和退烧药对出疹子有没有影响?应该没有。高烧时退烧是必要的,发烧时抵抗力低,用消炎药可以预防合并感染。您问宝宝出诊子时孩子是不是身上很难受?应该不难受了,发烧疹子没出时会有点难受。 如果宝宝病情加重或迟迟不能恢复,请到医院就诊。祝宝宝健康!

2脸上起小疹子的原因

脸上起小疹子可能是因为你们皮肤过敏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你们受到一些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对于脸上起小疹子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了解它的发病原因,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去选择治疗的方法,这样才能够避免我们的脸上皮肤出现破裂的现象,希望你们可以引起注意。

敏感性皮肤是指容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皮肤。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如皮肤不适应,可先用温水(20℃--30℃),再逐渐降低水温,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洗面奶或刺激性小的香皂。最好使用防敏洗面奶。

脸上起小疹子是皮肤过敏的典型症状,发现脸上起小疹子之后,需要马上停用任何化妆品,找到过敏源,首先远离过敏源,然后进行止敏,选择专业的抗敏修复产品,不仅要止敏,还要修复过敏时留下的疤痕,修复受损的肌肤角质层,当脸上皮肤出现过敏症状时,要使用温水洗脸,不要使用去角质产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苹果,西红柿,黄瓜等。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您还是需要慢慢调养的,平时要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

皮肤太干了,在冬天还有些过敏症状。我觉得应该先确认一下是不是普通的皮肤过敏。如果是,注意饮食和做好皮肤的补水工作,很快就会好。如果是感光性、脂溢性或者过敏性皮炎就需要配合药膏治疗了。

正常的皮肤角质层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以维持皮肤的柔软和弹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会逐渐减少,而当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低于10%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紧绷、粗糙及脱屑等。

对于脸上起小疹子的情况,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引起重视,这对于你们治疗脸上起小疹子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你们脸上起小疹子是因为过敏的原因,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远离过敏原,并且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3各种小儿疹子的护理对策

有时候一不留神孩子身上就多出些红色疹子,这是幼儿急疹?手足口病?还是水痘呢?小儿因自身低下的免疫力,使其易成为病毒的侵袭对象,妈妈们应该如何正确制定各种小儿“疹子”的护理对策呢?

* 幼儿急疹

俗称“烧疹子”,是婴儿时期的常见发疹性疾病,一般多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至1岁左右的小婴儿,但6个月以内也可以发病。主要是人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以冬春季发病最多。幼儿急疹患病后,患儿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发病。

幼儿急疹发病急骤,常常无任何诱因突然发热,体温在39-40℃,持续3-4天后,体温消退后随即在全身可以见小米粒大小红色疹点,以前胸、后背、臀部最多,出现1-2天后逐渐消失。疹子消退后,皮肤并不会留有瘀痕或色素沉着,也不会留有后遗症,一般不发生什么并发症。

提醒一点,幼儿急疹发病时最让妈咪担心的就是高烧不退,即使服用退热药,也要不了多久体温就会又升高。但妈咪应该注意到,宝贝虽然热度很高,但精神状态很好,不影响玩耍和饮食。这一点是与其他疾病有所不同的。

居家对策

1.发热高于38.5℃,可以服用小儿退热药,如美林、泰诺、百服宁等,剂量一定遵守医嘱。

2居家可用鲜芦根50-100g加500ml水煎煮,然后取汁频频喂服宝贝。

3 把西瓜翠衣(去掉绿色皮),把其中的100g切片,然后煎水随时服用。

4.发现患儿出疹注意隔离到出疹后5天,全愈后方与别的小朋友接触,以免传染。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宝贝。这种疾病传染性较强,更容易在托幼机构里发生流行。如果不及时治疗,少数重症的宝贝会合并心肌炎、脑炎等而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多数宝贝会突然起病并出现发热,大多在38℃左右。主要表现为嘴疼,随即在口腔及手、足部位发生疱疹。口腔疱疹多发在咽喉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年幼的宝贝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厌食、在口腔疱疹1-2天后可在皮肤上见到斑点疹,手心、足心、臀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扁平状凸起,从米粒到豌豆大小不等,质地较硬,一般不会溃破,周围绕以红晕,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疱疹一般在7-10天消退,疹退后不会留下瘢痕。

一般来讲,体温越高病程就会越长,病情也就越重。手足口病的患儿一般牙龈红肿,但流血情况很少见,皮疹一般在躯干及面部也极少见。

居家对策

1、手足口是病毒感染所致,患病后不要随意服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无效。

2、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忌食海鲜、香菜等发物。

4、可把100-150克小白菜洗干净后用煎水,然后把菜水频频给宝贝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由感染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于婴幼儿。传染性很强,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早期伴有流鼻涕,继而,大一些的宝贝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小一些的宝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尿色黄、短少,大便干燥成球。检查时,可以见患儿上腭、口腔粘膜、咽后壁、扁桃体等口腔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大约在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

一般疱疹性咽峡炎往往都伴有牙龈一碰就出血,口腔内有臭味,还会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但很少波及口腔外部的皮肤。

居家对策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妈咪应该注意营养补充,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通过大静脉进行营养。

2.为防止继发感染,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流行。

3.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4.可取绿豆100g、苦瓜50g、薏米150g、大米100g煮粥,放凉后给患儿食用。

* 水痘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任何年龄的小儿皆可发病,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宝贝,并经常在托幼机构流行。感染一次后大多可获得终生免疫,预后多良好。

患儿在起病前2-3周,大多有与水痘患者接触史。一般来讲,发热并不明显,即使发热体温也在38℃左右。发热同时或第2天,就会出现皮肤发痒,并可在全身皮肤看到红色疹点或疱疹,以躯干为主,疱疹成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透明水液,周围绕以红晕,结痂后只要皮肤不感染就不会留疤痕。水痘的皮疹是分批出现的,因此在同一时期可见丘疹、疱疹和结痂等不同表现的皮疹。

水痘与其他出疹性疾病比较,皮肤瘙痒较其他发疹性疾病明显,但没什么危险或严重并发症。提醒的是,水痘对正在使用激素治疗哮喘、肾病的宝贝十分危险,这些患儿一定要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一旦接触,立即与经治医生联系采取应急措施,不可擅自处理。对于体弱的宝贝,可在易发季节之前接种水痘疫苗,保护率可达98%以上。

居家对策

1.发现患儿应该隔离至疱疹结痂为止,以免传染他人。

2.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抓破疱疹,减少皮肤继发性感染。

3.皮肤瘙痒时,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4.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忌食海鲜、牛羊肉、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5.取薏米150g、绿豆150g、大米少许,加水500ml一同煮粥,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有助于水痘消退。

以上就是对几种多发于宝宝的出疹性疾病的做一简单的介绍,若果宝宝出疹还应及时到医院看医生,明确诊断,采取相应处理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如何识别宝宝的疹子

很多家长都不明白,为什么宝宝会“出疹子”,其实,在小儿时期,有好些疾病都可以让孩子“出疹子”。

除去麻疹以外,还有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等,都可以出皮疹。孩子出了皮疹,应当怎样识别?这是做父母所关心的事。以下分别谈谈各种疹的特点,以便帮助家长辨别。

1.麻疹

麻疹俗称“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鼻咽部的分泌物飞沫传播。

一个健康小儿与麻疹病人接触后,大约要经过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开始发病,这段时间,我们称潜伏期。

发病开始有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等与感冒相似症状。发热第2、3天时,在孩子口腔颊粘膜上见到发红充血的粘膜上有许多小白色点状(如针尖大小)粘膜疹,称麻疹粘膜斑。这是诊断麻疹最早、最可靠的依据。这一段时间(从开始发热到出皮疹前)称为前驱期,大约3、4天。

经过前驱期(即从发热开始经3、4天)进入出疹期。在出疹期时体温更高,眼睛怕光流泪,眼分泌物很多,流涕、咳嗽都加重,同时开始出疹子。皮疹呈玫瑰色斑疹,指压可退色,先见于耳的前后、颈部、面颊、前额部皮肤,以后皮疹渐增多,发展到胸、背、腹部,最后四肢皮肤出现皮疹,大约经过3、4天,皮疹在手心、足心上也出现,这表示疹子已经出齐出透。皮疹由单个散在可以逐渐融合成片,但疹间仍可见到健康皮肤。

出疹后第5天开始消退,第7天消退完全,留下细小的脱屑(如糠皮样)及棕褐色痕迹(即色素沉着)。以后热度下降,咳嗽减轻,食欲增加。化验白细胞总数偏低。

整个麻疹经过约10天。如果在出疹时合并肺炎、喉炎,则病程更长,病情更重。

2.风疹

风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多见于3~7岁学龄前儿童,春秋两季流行。

风疹开始发热(中度)约1天就出现皮疹。皮疹为粉红色小斑丘疹,散在于躯干而四肢稍少。孩子一般情况较好,除发热外,有流涕、轻微咳嗽,但全身无中毒症状,2、3天后皮疹消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稍有肿大,很少出现合并症,化验白细胞总数偏低。

3.幼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俗称“骚糠”,也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多见于春秋发病,一岁左右小儿多见散发流行。

本病起病急,前驱期呈高热或中热。持续不退约3、4日,有流涕、轻咳或腹泻,但孩子一般精神状态尚好。有的小儿在发热时伴有前囟门膨隆、烦躁不安。

发热3、4日后体温自降,同时胸、腹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这种“烧退疹出”,即为这种病的特点,同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化验白细胞偏低。

4.猩红热

俗称“痧子”,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冬春季节散发或小流行。

3岁以上至学龄期儿童易患此病。由带菌者或病儿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约2~7天,突然发病,高热达39℃以上。自诉咽、喉部疼痛,舌乳头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第2天全身皮肤出现弥慢性、猩红色、细小皮疹,压之退色,稍痒。皮疹之间不能见到健康皮肤。以胸背部最明显。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皮疹经3~7天消退,而呈大片状脱皮。检查白细胞总数很高。

此病必须早期大量青霉素肌注治疗,共需注射1周以上。此病若治疗不彻底,经2—3周后,可并发急性肾炎或风湿病。

5.水痘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但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患两次以上。

此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婴幼儿多见。潜伏期约两周。

发病开始有轻微咳嗽、发热(轻或中度),24小时后在头部、躯干出疹子,痘疹的出现顺序为丘疹→疱疹→结痂。痘疹分批出现,故在同一范围的皮肤上,可以见到不同形态的痘疹。

痘疹的出现或多或少,轻者常常被家长忽略,重者可出现高热,并发水痘脑炎,发生抽风或昏迷。检查白细胞总数偏低。

总结

以上5种皮疹以麻疹及猩红热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对小儿机体危害最大。

麻疹需要细心护理,中药可解表清热,合并喉炎或肺炎时,应及时用抗菌素治疗。

猩红热要及早用青霉素治疗,量足,时间要长些。

其余三种出疹病(水痘、风疹、幼儿急疹)只要加强护理,给予隔离,对症治疗,很快可以痊愈。

5成人发烧后为什么有时会出疹子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见的有碘胺类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过量,不耐受,特发性,副作用,继发作用和过敏反应等。药疹是过敏反应的最常见类型。一般来说,药疹多在治疗开始后7~10天经过致敏而出现。但如果以前曾接受过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治疗,则可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

病毒疹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的总称,目前有上百种可造成皮肤疹子的病毒,但真正有命名的疹子只有麻疹、德国麻疹、玫瑰疹、水痘、口手足疹、川崎病疹等数种。

当我们出现发烧后身上起疹子这种情况时,发烧过后建议最好是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原因后再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以免耽误病情,多喝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皮肤卫生,定期进行复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