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注意了:底部一旦出现“穿头破脚” 多为股票见底机会 千万要拿好 别轻易交出廉价筹码

注意了:底部一旦出现“穿头破脚” 多为股票见底机会 千万要拿好 别轻易交出廉价筹码

时间:2019-09-13 20:35:38

相关推荐

注意了:底部一旦出现“穿头破脚” 多为股票见底机会 千万要拿好 别轻易交出廉价筹码

穿头破脚,是指在穿头破脚K线组合形成后,新的趋势即将形成,以相对理想的价位适度买卖,以便于尽早掌握后市价格的走向。该法则在K线理论应用中较为常见,比较适合短线炒作,也可以视为转市信号的研判。

基础知识

穿头破脚形态是指在价格或指数上涨(下跌)形态中,第二根K线将第一根K线从头到脚全部穿在里面了。

穿头破脚有两种形态,顶部穿头破脚和底部穿头破脚。

穿头破脚形态是阳包阴和阴包阳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只针对相邻两根K线的包含来定义。

形态要点

1、旭日东升形态由一阴一阳两根k线组成;

2、第一根大阴线的下跌幅度越大越好;

3、阳线收盘价高于阴线开盘价,阳线实体高出阴线实体部分越多,转势信号越强;

运用技巧

右边的阳线一定要放量。放量上涨、缩量回调的量价关系发生巨大的反转变化,表明资金并未大举撤退。若量价关系未能有效配合,则一定要谨慎,可小仓位介入,博下短期反弹。若股价在回落过程中,量价关系不断得到修复,也可以小仓位介入。

穿头破脚注意事项:

1、穿头破脚形态中,阴线低点越低,后市杀跌空间越大(主力派发意愿极强);

2、穿头破脚形态中,阴线实体越大,后市杀跌空间越大(主力获利空间较大);

3、穿头破脚形态中,成交量越大,后市杀跌空间越大;

4、穿头破脚形态中,若形成断头铡刀等空头形态,后市跌势越急(恐慌气氛浓厚,杀跌盘会涌出);

见底反转信号之【平底】

平底出现在下行趋势中,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K线组成,但这些K线的最低点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在平底的位置上,股价试探并得到支撑的次数越多,成交量放得越大,这个位置的支撑力度就越强,反转信号也越强烈。

见底反转信号之【两阳夹一阴】

两阳夹一阴既是上涨中继信号,也是底部反转信号,技术特征主要有3点:1)它是由三根K线组合而成;2)第一天收出一个大阳线或中阳线,第二天下行收出一根实体与第一天差不多的阴线,第三天收出一根大阳线或中阳线,实现技术反包;3)两阳夹一阴存在技术变形,强势程度也不相同,如下图所示。

见底反转信号之【好友反攻、曙光初现、旭日东升】

好友反攻、曙光初现、旭日东升K线形态相似,因此放在一起。三者反转信号逐个提高,在连续下行之后,出现此信号千万要注意。

好友反攻由一阴一阳两根K线组成:先是收出一根大阴线或中阴线,接着又收出一根跳空低开的大阳线或中阳线,且这两根K线的收盘价相同或接近。

曙光初现也由一阴一阳两根K线组成:先是收出一根为大阴线,接着第2个交易日跳空低开,但最终收出大阳线,且收市价已经向上穿越了前一天的黑色实体的中部。

旭日东升同样由一阴一阳两根K线组成:先是收出一根大阴线或中阴线,接着出现一根高开高走的大阳线或中阳线,阳线收盘价已高于前一根阴线的开盘价。

见底反转信号之【启明星】

启明星是典型承前启后的底部反转形态,主要形态特征有3点:1)第一天是一根大阴线;2)第二天是一根向下跳空的小阴线(小阳线也可),第2根K线,最好是跳空低开,图形最强是十字星,这样的启明星最标准,提供的见底信号最强烈;3)第三天是一根大阳线,能吞没大阴线半数以上的阴柱。

见底反转信号之【单根锤头线】

锤头线形似一个锤子,在底部反转过程中主要有3大特征:1)出现在下行途中,下行之后最好;2)阳线(亦可以是阴线)实体很小,一般无上影线(即使有,上影线也很短),但下影线很长;3)实体与下影线比例越悬殊,越有参考价值,如果锤头与启明星同时出现,见底信号就更加可靠。

三种可能走出翻倍行情的K线走势

第一种:黄金坑走势

黄金的走势并不稀有而且比较常见,这种走势就是股价前期冲高之后迅速的回调,回调的目的就是把部分获利的股民栓至高点,股价持续下跌散户最后忍痛割肉,散户割肉主力就吸筹,等准备了足够的筹码会再次抬高股价,但是一定要切记股价将要拉升的时候一定要在股价穿破各条均线之后在买入。

第二种:长期筑底调整的走势

像这种属于前期长时间底部调整的股票,但是不是每一支筑底的股票都能买入的,一定要记着筑底调整的股票前期一定要有绝对的高点,冲高回落之后进入长时间的底部调整,像这种股票可以把多余的闲钱扔进去,等待爆发即可,一旦出现爆发那绝对不是7个涨停板了,有可能你两年的收益都不顶这一只票的收益。

第三种:一路回踩的走势

在股市中大家都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不会有一直跌的股票,也不会有一直涨的股票,图中举例的是股价从34.1元跌至19.29元,但是可以看到股价虽然在下跌,但是量能并没有缩量,也就说明散户在抛主力在吸,很明显主力在为后期的拉升吸取筹码,一旦时机成熟股价势必会再次冲高。

可见,在这阶段一般散户无钱可赚,操作难度较大,盘面当然也吸引不了投资者。没有众人火热追捧的股市,其表现肯定是低调的。在一个十分低迷的市场中,虽然每天都有红盘报收的股票,但这是股市的“马虎眼”,对散户投资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今天涨一点,明天跌一点,上上下下折腾一段时间后,来来回回还不够手续费。因此,在建仓时期非操盘高手不可为之,一般投资者尽量少操作为宜。

擒大牛选股指标

TJ1:=REF(CROSS(MA(C,5),C),1) AND CROSS(C,MA(C,5));

TJ2:=REF(CROSS(MA(C,10),C),1) AND CROSS(C,MA(C,10));

TJ3:=REF(CROSS(MA(C,20),C),1) AND CROSS(C,MA(C,20));

TJ4:=TJ1 OR TJ2 OR TJ3;

TJ5:=REF(C,2)/REF(C,1)>=1.045 AND REF(C,1)1.09 AND C=H AND TJ4;

A:=(3*C+L+O+H)/6;

X:=(20*A+19*REF(A,1)+18*REF(A,2)+17*REF(A,3)+16*REF(A,4)+15*REF(A,5)+

14*REF(A,6)+13*REF(A,7)+12*REF(A,8)+11*REF(A,9)+10*REF(A,10)+9*REF(A,11)+8*REF(A,12)

+7*REF(A,13)+6*REF(A,14)+5*REF(A,15)+4*REF(A,16)+3*REF(A,17)+2*REF(A,18)+

REF(A,20))/210;

中线:=EMA(X,13);

KKA:=EMA(C,5);

KKB:=EMA(KKA,8);

KKC:=EMA(KKB,13);

长线1:=EMA(KKC,50);

KAAA3:=REF(C,1)中线;

KBBB3:=C/REF(C,1)>1+0.01*9.00;

KCCC3:=中线/长线1<1+0.01*20.00;

擒大牛选股:KAAA3 AND KBBB3 AND KCCC3 AND TJ5;

公式代码复制过来难免造成部分格式错误,如果不能成功导入,可以找我领取源码!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更多后市操作及股票技术分析方法等你来学习,干货源源不断!

股票逢高卖出的五大法则:

卖出法则1:低于买入价7-8%坚决止损

第一个和最重要的一个卖出规则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讲是很困难的。毕竟对许多人来说,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是比较困难的。

投资最重要的就在于当你犯错误时迅速认识到错误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这是7%止损规则产生的原因。

通过研究发现40%的大牛股在爆发之后最终往往回到最初的爆发点。同样的研究也发现,在关键点位下跌7-8%的股票未来有较好家口伞尔武叄酒气武琪琪八表现的机会较小。投资者应注意不要只看见少数的大跌后股票大涨的例子。

卖出法则2:高潮之后卖出股票

有许多方法判断一只牛股将见顶而回落到合理价位,一个最常用的判断方法就是当市场杀上所有投资者都试图拥有该股票的时候。

一只股票在逐渐攀升100%甚至更多以后,突然加速上涨,股价在1-2周内上涨25-50%,从图形上看几乎是垂直上升。这种情况是不是很令人振奋?

不过持股者在高兴之余应该意识到:该抛出股票了。这只股票已经进入了所谓的高潮区。一般股价很难继续上升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以更高价买入了。

卖出法则3:连续缩量创出高点为卖出时机

股票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一只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上涨的时候,其成交量往往大幅攀升。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争相买入该股以抢在竞争对手的前头。

在一个较长时期的上涨后,股价上涨动力衰竭。股价也会会继续创出新高,但成交量开始下降。这个时候就得小心了,这个时候很少有机构投资者愿意再买入该股,供给开始超过需求,最终卖压越来越大。一系列缩量上涨往往预示着反转。

卖出法则4:获利20%以后了结

不是所有的股票会不断上涨的,许多成长型投资者往往在股价上涨20%以后卖出股票。如果你能够在获利20%抛出股票而在7%止损,那么你投资4次对1次就不会遭受亏损。

卖出法则5:当一只股票突破最新的平台失败时卖出股票

一般来讲,构筑平台的时间越长则股价上升的幅度越大。但这也存在着股价见顶的可能,股价有可能大幅下挫。通常,股价见顶时盈利和销售增长情况非常好,因为股价是反映未来的。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