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怎么看待《白夜追凶》中的侦探推理技巧?

怎么看待《白夜追凶》中的侦探推理技巧?

时间:2019-11-01 08:08:32

相关推荐

怎么看待《白夜追凶》中的侦探推理技巧?

最近有两部网剧火了,一部是优酷出品的《白夜追凶》,一部是爱奇艺出品的《无证之罪》,在豆瓣的评分上,前者达到了9.0分,这是国产剧罕见的高分,要知道超过9分的国产剧,可能两只手就数过来了。而后者的评分也达到了8.4分。除此之外,香港TVB也凑巧推出年度大戏《使徒行者2》,国产刑侦剧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先把TVB那部剧放在一边,给这两部网剧归纳几个共同点的话,氛围暗黑,故事清冷,情节严谨。如果说区别的话,《白夜追凶》有点类似于本格派,专注案件本身,推理情节更严谨一些。这个难能可贵,大陆的职业剧是个短板,无论是刑侦剧还是医疗剧,编剧写出来的剧中人物总是让人感觉不专业,对案件调查和医疗措施往往把握得不那么精准,让人出戏。又因为专业部分情节拿不下来,只好在专业之外使劲,在电视剧里安排大量的谈恋爱情节,到最后,中国的职业剧,都披着各种时髦职业外衣的小言剧。

《白夜追凶》有点不一样。它起码做到了两点,第一,案件调查过程很专业,尤其是现场部分和法医部分,像我这种看着《犯罪现场调查》和《法证先锋》长大的行家里手,一看就知道靠不靠谱。第二点,整部剧剧情特别紧凑,感觉大伙都着急破案,根本没时间谈恋爱。这个就比较良心了,如今的电视剧,一个大弊病就是抻得太长,动不动就50集往上。电视剧是按集卖的,自然是集数越多赚得越多。但这个副作用太大,这么长的剧集,编剧的功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实在没能力把戏写得悬念重生,步步惊心。结果呢,本来30集挺精彩的一个戏,结果就抻成了五六十集的水货。

然而情节紧凑也成了《白夜追凶》的短板。情节太紧凑了,戏剧的氛围展开就不太够。我们只能看到人物和情节,却看不到人物背后的环境和氛围。这就好像漫画作品,光有人物,背景却一片空白。在日本,一个漫画家往往要雇佣很多助手,而助手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画背景。画背景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特别耗费精力,但你要不注意刻画,故事讲得再精彩,也让读者感觉不够生动。因为人是生活在环境里,而不是真空中。

而《白夜追凶》的弱点,则成了《无证之罪》的强项。说实话,跟《白夜追凶》拼侦探手法的严谨、扎实,《无证之罪》是比不了的,甚至有时,候秦昊扮演的主人公,靠着放飞想象的翅膀来破案,看起来都有些儿戏。但这部剧却营造了极好的氛围,好到我的一位搬去广东的朋友竟被勾起了思乡之情。

中国刑侦剧有个特点,就是架空地域,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发生在什么地方,往往编个假地名,滨海、临江什么的。所以侦探小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物,而现代文明走到哪里,哪里的这类小说就兴盛起来,英国之后是欧洲大陆,然后就是美国,二战后,侦探小说的重镇转移到了日本。如果这个规律成立的话,如今就轮到中国了。最近这些年,侦探类作品越来越成为流行,尴尬的是,培养出整个受众市场的,是欧美日韩的作品。我们这边零星拍几部,要么就是像苏有朋那样翻拍日本经典作品,要么就像《少年包青天》那样干脆抄袭(说实话拍得真挺好看的)。不过我乐观估计,刘慈欣不会是一个孤例,其他行业已经反复证明了中国人从抄袭到超越的能力。

而另一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侦探作品,尤其是TVB这些年来出品的一系列刑侦剧。TVB算是把刑侦剧拍到了极致,似乎香港所有的警种都有作品描写。剔除大部分讴歌警察生活的主旋律作品,比较纯粹的刑侦剧比如侧重于推理的《刑事侦缉档案》,再比如侧重于科学鉴定的《法证先锋》。尽管有借鉴美剧的嫌疑,但这两部作品还是拍出了高水平,可以说是填补了华语刑侦剧的空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