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速度与激情碰撞!合肥大建设奏响高质量发展雄浑乐章

速度与激情碰撞!合肥大建设奏响高质量发展雄浑乐章

时间:2021-11-10 08:56:09

相关推荐

速度与激情碰撞!合肥大建设奏响高质量发展雄浑乐章

“全面提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实施城区交通畅通工程!”

9月8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调研合肥大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时如是说。

铿锵之音、坚定之声,既是推动合肥大建设一声号令,又为合肥大建设指明大方向!

疫情蔓延,暴雨侵袭,高温“烤”验。今年以来,合肥大建设前进步伐遭遇重重阻碍,一路攻坚克难、过关斩将,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但,面对推进重大项目的节点目标,缓解交通拥堵的紧迫任务,完善基础设施的年度计划,容不得一丝松懈,绝不能放慢脚步!

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全市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必须全面提速!

二季度以来,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畅通二环”北环东段施工,热火朝天;轨道交通在建工程跑出“加速度”;大批公益性房建项目推进紧锣密鼓……庐州大地正掀起一股又一股大建设热潮。

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日夜兼程科学调度

——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快马加鞭,推动合肥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合肥西郊,王咀湖畔,一座造型似扭动量子“音符”的建筑群已蔚然成型,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正全面发力。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工程之一,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在加速崛起。

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未来将承载中国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实验室。项目建筑体量大、工期紧,任务十分繁重。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项目建设。7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专程来到项目工地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研究项目推进事项,强调要丝毫不放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别要注重细节,确保高效率和高水平完美结合。

9月是施工“黄金期”。时隔短短两个月,9月8日下午,虞爱华再次来到施工现场,叮嘱大家再接再厉,抢抓有利天气,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进度。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二季度以来,11家施工单位、超1800名施工人员同时在场,夜以继日奋战。

9月10日晚8时35分,项目南楼大厅内,地板铺砌正紧张进行。瓦工曹玉华和他的工友正挥动木锤,敲击刚铺上的大理石砖,使其与水泥浆结合得更加紧密。大厅外,6台大型挖掘机轰轰作响,推土机来回穿梭,正在平整南广场的土壤,为后续道排施工做准备。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项目办公区也一片繁忙。当天的生产调度会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会上,各施工单位负责人针对具体施工问题展开大讨论,研究解决办法,会后直接赶往现场予以整改,绝不让问题遗留到第二天。

市重点局还组织各施工单位增大项目交叉作业覆盖面,通过严密组织,让各工序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减少干扰,促使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近3个月以来,项目室内精装修完成35%,园区景观道排完成25%,幕墙安装已完成超九成。”该局项目负责人屠盛说。

进入二季度,合工大智能研究院项目现场也是一派火热景象。“百日冲刺”号角吹响后,在场施工作业人数短时间内由800余人增派至1000多人;只用3个月时间,项目便完成18.7万平方米的内装工作量,配套机电安装、幕墙作业也全部结束。“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竣工验收。”施工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关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

航拍的合工大智能研究院项目。

在合肥市委、市政府正确组织领导下,二季度以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系列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均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三栋学科楼、行政与师生服务中心及室外总体工程顺利开工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各单体陆续封顶;在老城区黄山路与合作化路交口,中国科大西区特种实验楼也正拔地而起……

六位一体多点突破

——全面实施城区交通畅通工程

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加快步伐,城区交通畅通工程也持续加足马力。

8月4日上午,备受关注的“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成立建设指挥部并召开第一次启动会,筹备已久的“畅通二环”西南环正式吹响建设号角。

为确保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又稳推进,副市长葛斌亲任指挥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重点局等19个单位及企业,组成7个小组,统筹协调解决“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建设重大事项与问题。

“目前,项目监理单位已完成招标,施工招标在按计划进行,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绿化迁移等一系列前期工作正同步快速推进。”市重点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西南环有序进展,北环东段也在全速推进。

“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快速化改造鏖战正

9月10日下午,在北二环路与当涂路交口以东的施工围挡内,一座座桥墩正拔地而起,东边部分桥墩已扎牢“马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率先展开,“畅通二环”北环东段快速化改造鏖战正酣。

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项目经理李雪峰介绍,项目三标共27座桥墩,已完成六成,9月底有望全部完工,年底前主线桥计划全部拉通。目前,施工方正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倒排工期等方式,为项目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畅通二环”西段已于今年6月全线放行。展望未来,整个“畅通二环”改造完成后,将大大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更加有序发展。

航拍的“畅通二环”北环东段。

城市交通拥堵,既是“常见病”,也是“易发病”。针对此种“症状”,合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出一剂“良方”——全面实施城区交通畅通工程,包括新建高速公路及增加既有路出入口、加密及连通快速通道、加大主次干道建设、持续推进支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和交通堵点、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等“六位一体”同步推进,确保三年内见“疗效”。

“现在从北一环到五里墩立交桥不会超过5分钟,基本告别拥堵!”8月15日,五里墩立交北上桥口拥堵点治理工程完工放行后,“畅快”,是驾车经过该路段市民的切身感受。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交通拥堵点改造步伐,相继完成合作化路与休宁路交口、长江西路主线进入创新大道辅路、五里墩立交北上桥口等3处拥堵点改造,切实改善了市民的交通出行。二季度以来,城区拥堵点治理进一步提速,年内还将有8处知名堵点投入改造。

断头路是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今年,我市聚力打通市区断头路,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通84条断头路,今年要开工32条。截至目前,植物园路(植物园东门-西二环)、唐模路(龙川路-潭度路)已完工通车。蜀山区煤场路西段正在进行沥青铺设及附属设施施工,计划于9月底放行通车,城区“毛细血管”将越来越通畅。

“地面”激战正酣,“地下”也是人马欢腾。

进入二季度,合肥轨道交通掀起大干90天建设热潮,跑出“加速度”。相继完成4号线西段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5号线首列车到段,5号线南段“短轨通”“长轨通”;1号线三期首条盾构隧道贯通等多个关键节点。截至6月底,合肥轨道交通不仅全面夺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工期,更取得了超考核序时进度8个百分点的成绩。

9月1日上午,5号线南段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目前进展十分顺利。到年底,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有望再添一位“新成员”。让人期待的是,我市还将分3批启动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S1线建设,年底将呈现10条线同时在建的火热场景。

加快步伐提升品质

——着力打造精品公益性民生项目

城市建设是一项大的民生工程,不仅要通过提升创新水平、畅通交通造福群众,而且要通过实施公益性民生项目,让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直接受益。

二季度以来,我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一批公益性民生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9月开学季到来之前,一批新学校、新校舍全速施工,在新学期顺利启用,向莘莘学子敞开“怀抱”。

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位于新站高新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特教学校,今年9月已正式启用。

“改造后的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经过一个暑假,合肥市第三中学的学生再次踏入校园,心里充满了新鲜感。暑假期间,该校除了新建一栋综合艺术楼,东教学楼(琢玉楼)、西教学楼(艺惠楼)、实验楼、大门等单体及室外配套设施也进行了维修改造,所有工作赶在开学前全部完成,整个校园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位于新站高新区的168中学陶冲湖校区二期完工交付后,为该校增加560间宿舍、40间教室,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投用后,为全市更多特殊儿童实现入学梦想……

位于天鹅湖西南角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二季度以来主体施工加速推进。9月10日上午,在一台大型吊机配合下,工人正在搭设主楼高支模。不远处,文化展示中心已开始绑扎钢筋,次日就将展开混凝土浇筑。

航拍的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

“主楼共11层,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克宝介绍说,目前项目共有100多名工人在场施工,接下来,他们将随时增派人手,抢抓施工“黄金期”,进一步加快主体建设。

项目建成后,预计馆藏图书450万册,其中智慧书库350万册,开架图书100万册,阅览座席3000多个,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将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美好的阅读空间。

今年以来,公益性住房建设克服疫情、暴雨等不利影响,加快建设步伐,圆了更多群众的安居梦。来自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8月,合肥新开工棚改安置房24685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21565套。

进入二季度,各类活动中心、医院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市区加快布局,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合肥城市建设的民生色彩也因此越发浓厚。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当前,合肥大建设正不断演绎“速度与激情”,在庐州大地上奏响一曲曲激昂、雄浑的乐章,全力推动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大建设让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建设,增亮合肥创新底色;重点路桥建设,畅通城区交通拥堵;各类公益性民生工程,绘就城市幸福长卷……

夏去秋来,高温渐退,天气转凉,大建设进入施工“黄金期”。全市各类重点工程项目正科学调度,制定详细施工组织方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抢回被疫情、汛情等耽误的工期。

各类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广大城市建设者的辛勤付出。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一些工期紧、任务重的项目上,管理人员每天两点一线奔波,不在生产调度会上,就在施工现场,他们和一线工人一起,经常加班到深夜。他们是合肥大建设“脊梁”,是最值得尊重的一群人!

“城市建设不要总是想着干‘顶天立地’的大事,而要多干让老百姓‘欢天喜地’的实事。”当前,合肥大建设从全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如治理拥堵点、打通断头路,确保群众共享建设成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