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乌兹别克族有哪些传统文化与习俗?

乌兹别克族有哪些传统文化与习俗?

时间:2023-08-21 13:45:37

相关推荐

乌兹别克族有哪些传统文化与习俗?

答|百度派 @苗苗

一、服饰乌孜别克族男子一般穿长衫,并有花纹,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乌孜别克族称之为“托尼”。无钮扣,无斜领,右衽有的带有花纹,长及膝盖。腰间以各种绸缎、花布绣织而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青年妇女多穿连衣裙,称“魁依纳克”,宽大多(幅)褶,不束腰,也有穿各式短装者,颜色艳丽。无论男女习惯穿皮靴。高筒绣花女皮靴“艾特克”堪称乌孜别克族精湛的手工艺品。妇女不论老幼都留有发辫,爱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品。

乌孜别克人都爱戴各式小帽,其中“托斯花帽”较为有名,绣有白色巴旦木图案,白花黑底,古朴大方。“塔什干花帽”则色彩对比强烈,火红闪耀,如盛开的花丛。青年男子一般喜戴红色小帽,老年男子多戴深绿色小帽。妇女除戴小帽外,也围方头巾。按其宗教习惯,妇女出门必须穿斗篷,头戴面纱。随着时代的发展,乌孜别克族服饰日趋现代化。

二、居住 乌孜别克族的房屋建筑大致都带有一定的中亚细亚传统风格。其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自成庭院,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土墙很厚,一般在1米左右,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平顶稍斜,有的在顶上覆盖铁皮以防漏雨渗雪。伊犁地区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有延伸的廊檐,夏季可在檐下吃饭、会客,冬季可避风寒。南疆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在室内墙上挖壁龛,用雕花石膏镶砌各种图案,可存放用具,放一些小摆设,室内的柱子上刻有各种图案。冬季一般用壁炉取暖。各家多在庭院里搭葡萄架。乌孜别克牧民们夏、春、秋多住毡房(又叫蒙古包),冬季则多住固定土屋或木房。

三、婚姻按照传统习惯,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出嫁前,弟弟不能娶妻。通婚范围大多限制在族内,但长期以来,南疆的乌孜别克族由于同维吾尔族在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所以与维吾尔族通婚不受限制。在北疆,由于同样原因,乌孜别克族也同哈萨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族通婚。

按照传统习惯,在订婚前,男方要多次请人到女方家提亲。在女方同意之后,男女双方都要请亲友吃饭,商定婚期。在未结婚之前,如遇节日,男方要给女方送礼,包括布料、食物及日常用品等。在吉日的前数天,男方还要给女方送礼。在吉日前一天,新郎父母均到新郎家中与新娘父母共同确定邀请客人名单。然后,发散请贴。吉日所用一切开支均由男方承担。

结婚仪式在女家举行,双方父母出面招待。先吃抓饭,然后男方父母向亲友表示感谢,并请亲友为新郎新娘祝福。在吉日的下午,新郎的妹妹等也来新娘家。在她们进门时,女方要铺“巴炎达孜”(一块长布),并将糖果分给她们所带的孩子。吃饭后,分别被领到所准备的房间。晚上举行结婚典礼,仪式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在举行仪式的前一时刻,媒人要向双方父母协商讨休钱。结婚仪式完毕后,新娘去婆家.婚后第二天,新娘主办“吉尔克派克”(联欢会),再过一、二天,新娘的父母举行“恰利拉尔”,即请新郎及其父母亲友等人做客。入席均按长幼分坐,并向新郎与来客分别赠送礼物;新郎的父母为表示答谢,也举行“恰利拉尔”,请新娘的父母亲友做客。至此,结婚仪式才告完成。在此过程中,还有“请新

娘”和“搬新娘”的活动。“请新娘”是由新郎的亲友将新娘请去做客。“搬新娘”是新郎的亲友将新娘叫回家中,新郎要带礼物前去,请求将新娘“放回”。新娘则抱着母亲哭,表示不分离,父亲则为女儿祈祷。然后,由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嫂等人护送新娘回婆家。当新娘回来时,要在院中生起一堆火,新娘绕火堆一周,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屋。在此时刻,撒水果糖及小食品,表示恭喜新娘返回。然后,送新娘的客人返回,只留下年长和有威望的妇女,次日返回。

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