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常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 性格差距大 家长别不当回事

“常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 性格差距大 家长别不当回事

时间:2019-02-21 13:18:33

相关推荐

“常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 性格差距大 家长别不当回事

现在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后,对教育非常重视,每天翻阅资料照书养,从来不会动孩子一根指头。而有些爹妈就很随意,孩子不听话就打一顿。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样两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案例:

我平时工作太忙,实在没有精力每天和孩子讲道理,所以他只要淘气、犯错误,我直接拉过来揍一顿,自我感觉效果还挺好的。但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发现问题就来了,他在学校一言不合就打其它小朋友。被老师叫了几回家长之后,我慢慢意识到我打孩子的行为对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也改掉了打孩子的习惯。

过去教育孩子时,不听话打一巴掌、踢一脚,孩子可能就老实了。而现在随着各种西方育儿理念的涌入,越来越多爹妈将孩子看成水晶般的小人儿,生怕随便动一指头他们就碎了,关于打孩子的分歧也越来越多。

其实打孩子这种教育方法好不好,争论可能很难下结论,看孩子长大后的变化更有说服力。下面要和大家谈谈的就是常常挨打和不挨打的孩子以后区别有哪些?

经常挨打和几乎不挨打的孩子,有什么差别

一、挨打的孩子可能乐天阳光,不挨打的孩子可能多愁善感

有些家庭爹妈可能经常打孩子,但是却发现孩子还是很调皮捣蛋,打完孩子还没等爹妈心里心疼后悔,孩子可能已经破涕为笑又继续去惹祸犯错了。这些孩子在长大之后可能非常乐观自信,勇于尝试。打孩子并没有让他们怨愤父母,也没有在性格上产生负面影响,反倒让他们承受力更强。

而一些从不挨打的孩子,可能却非常多愁善感,情绪容易波动,自尊心也很强。若是别人批评几句,可能就会在心里郁闷很长时间,性格也很抑郁内向,沉默寡言,遇到事情承受力很差。

之所以打孩子的家庭孩子反而健康阳光,而不打孩子的家庭孩子性格内向,是因为一般这些打孩子的爹妈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对孩子发脾气,而是为了教育他们改正错误采用的一种方法,该讲的道理都会讲,平时依然给了他们无尽的关爱,才会让孩子将挨打也看成一种教育方式,不会产生不好的想法。

而不打孩子的家庭可能对孩子关心也不多,虽然他们没有挨打,但是也没有人关爱,慢慢性格就会很敏感多思。

二、挨打的孩子可能谨小慎微,不挨打的孩子可能骄纵任性

若是爹妈动不动就打孩子,拿打孩子当唯一教育手段,就容易让他们对爹妈产生害怕的情绪,日常也很恐惧犯错,性格方面就会很胆小,不敢违背大人的话。

而从不挨打的孩子,不见的是爹妈很理智或者有更好的教育方法,而是爹妈过于惯孩子,慢慢把他们变成了人见人厌的"熊孩子",动不动就撒泼打滚,不顺心就没完没了哭叫,让人们都不愿意和他相处。

三、挨打的孩子可能知错就改,不挨打的孩子可能一错再错

一些孩子如果讲道理是怎么也说不通的,但是爹妈如果打他一下,他可能就会知道自己错了,并且也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一直不打他,他可能对爹妈长辈的话充耳不闻,还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长记性。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你的养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要抓住孩子成长的细节,才能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这就需要家长们多看育儿书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八十八,不打不骂,不娇不惯培养孩子的5本育儿书,平均下来一册17.6,不过就是爸爸的一包烟钱,妈妈的一杯奶茶钱,却能学到温和而坚定的育儿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正面管教正版包邮全套5册家庭教育儿书籍父母必读教子有方¥88度小店月销45购买

其实之所以要打孩子,目的还是为了让他们能认识到错误和缺点,并认真改正。而六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用语言讲道理可能很难讲通,所以在他们过于淘气时,才需要结合"棍棒"的方式来教育。而如果孩子已经六岁以上,大部分道理都听得懂,这个时候尽量还是不要打孩子,让他们真正明事理,以后才能成长得更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