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京味文化:老北京的端午习俗

京味文化:老北京的端午习俗

时间:2023-08-11 06:13:14

相关推荐

京味文化:老北京的端午习俗

古人把五月初一称为端一,后面的五日以此类推。因此端午也称“端五”,后来又发展到称“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统称为“端午”,但也有称这一天为“端阳”或“天中”的。北京人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单五”。有关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吴越民族图腾祭、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等四五种说法,但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诗人屈原曾任楚怀王的左徒官。

根据国内形势,他提出了改革政治、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却不为楚怀王采纳。后来,楚国的朝政日趋腐败,他则被流放到洞庭湖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国打败了楚国,屈原深感无力挽救祖国的危亡,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只好投要江自尽,附近渔民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立刻划船奋力营数、,但是始没能找到,由此后世形成了竞渡的风俗。

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受鱼虾的伤害,经常往河里投放食物。后来有人用棟树叶包饭,并在外面缠上彩丝做成现在的粽子形状。再后来,人们便用划龙船和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对老北京人来说,过端午节要从“端一”的头一天开始。每当这时,王府家中各个院落都要挂上堂帘(竹帘的一种,但较一般竹帘宽大,为殿堂宽大的门槛而特制的)。在这天挂帘,主要为了避热、避毒。

现在故宫西六宫还可以看到挂堂帘的遗物,比如楹间柱上的铁环、门楣上端的小铜滑车等等。在“端一”头一天黄昏还需要把葫芦花剪纸贴在每张堂帘上,而且在窗子外层的间柱上贴上老虎剪纸。殿堂的正门外左边摆上一盆菖蒲盆景,右边摆一盆艾蒿盆景,正门的门楣上贴上朱砂钟馗像,这些一直要贴到端六早上才能揭下扔到府门外,称之为“丢灾”。“端一”是王府里的第一天节,只要是佛堂、家庙都要供上粽子、黑白桑葚、樱桃和五毒饼(一种面制品),

这些到端五的中午才能撤去,而且这五天要连续烧香、叩拜,不能间断,此外,过端午节这天,王府在吃上也特别讲究,除了四季主要的食品外,还需要由饭房提供用天然冰冷冻成的虾冻、水晶鱼、鸡冻、翡翠鸭等。这天的晚饭后,通常还可到戏院看《混元盒》、《五毒传》和《水漫金山》等京戏。在老北京,从端一到端五,青年女子通常在杭妆打扮后要在头上插着石榴花走亲串街。王府还没有出阁的格格、姑娘们,则在端午节前的十几天就要准备用来缠棕子的五色丝线,

手巧的还勒丝成串,做成小老虎、小葫芦、樱桃和染建之类的小玩意儿。这些饰物将一直戴到初六一早,然后全部扔掉。如果有五岁左右的男孩,左臂上则需要戴戴“虎符”额头上用雄黄涂上一个“王”宇,据说这样可以避毒。无论是王府还是普通人家,端午节吃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之所以称“角黍”,是因为它的形状有棱角。

“筒粽”则是因有的地方用竹筒盛米煮成而得名。据资料记载: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端午节吃粽子了。西晋周处所著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对老北京人来说,无论家中经济状况如何,都讲究过节。到了端午节这天,街上小贩都会高声喊着:“江米小枣,好大的粽子咧!”北京的粽子和其他地方也有不同,一般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

少数的也用果脯为馅据《宛平岁时志稿》载:“五月五日,家悬五雷符,插门以艾,幼长女配纸符、簪榴花,日女儿节。是日午,具角黍,渍菖蒲酒,合家饮食之,以雄黄涂耳鼻,取避虫毒之义也。”可见,家家户户到了端午节这天都从街上买来蒲艾后高悬在门的两旁,然后在大门楣上方中央贴上钟馗像,据说为了“避邪”。普通人家则买来雄黄,用酒泡了,在端午节这天的中午饮用,据说可以解毒小孩不能喝酒,大人就把雄黄液抹在孩子的头顶或额头、眉心和身上。这也是老北京多年来的风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