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孩子的暴力倾向由何而来?面对攻击行为 妈妈要注意管教方式

孩子的暴力倾向由何而来?面对攻击行为 妈妈要注意管教方式

时间:2018-12-16 23:46:24

相关推荐

孩子的暴力倾向由何而来?面对攻击行为 妈妈要注意管教方式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无疑都是天真可爱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时候再可爱的小天使也会化身为小恶魔。

当孩子们慢慢能够表达自我感受时,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脾气和小性格。有的小朋友发起脾气来,不仅会大哭大闹,甚至还会动起手来。想必这是让许多家长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只因跟爸爸抢夺iPad,6岁孩子对爸爸拳打脚踢

晨晨今年6岁了,不久就将面临入学。今年由于疫情,学校迟迟没有开学,而父母们又不放心孩子们在户外玩耍,大部分时间晨晨都是待在家里独自玩耍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什么玩具比一个iPad更有意思了。

这可就把爸爸惹火了,爸爸拿过晨晨的iPad就往客厅走。谁知接下来晨晨的反应把全家人都惊呆了。晨晨直接冲过来,从爸爸的手上抢过iPad,发现抢不过时,直接手脚并用的对着爸爸又踢又打。

这下爸爸可就不含糊了,拎起晨晨就啪啪啪的打了一顿屁股。最后晨晨呜呜呜地冲回了自己的房间,哭了一个下午。

晨晨爸爸觉得非常的疑惑,自己的孩子之前从来没有打人的坏毛病,怎么忽然间就动起手来了?同时晨晨爸爸也为今天以暴制暴的行为感到有些后悔,但是却又不知道如何改掉晨晨打人的习惯。

在生活中孩子容易出现哪些攻击性行为?

1)模仿性攻击行为

孩子在观看过的电视或是书籍中发现有攻击的情节,于是对这种情节进行了模仿。比如说之前非常有名的喜羊羊模仿事件,事件中的孩子就是模仿羊群们把狼绑在树上点火,才导致了孩子们被烧伤。

2)娱乐性攻击行为

有些孩子喜欢通过攻击或侮辱他人这样一种行为,来达到娱乐自己的目的。比如说恶作剧或是校园霸凌等。

3)报复性攻击行为

当孩子受到欺负或者是来自他人的伤害时,往往有可能会采取以暴制暴的行为来进行报复式的攻击。比如在校园里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只要一个先动了手,往往两人就会打做一团。

4)迁怒式攻击行为

有些孩子出现大量的负面情绪时,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疏解,有些孩子就会通过暴力手段来把这些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比如说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时,回到家后可能就会莫名其妙地对父母恶言相向或是拳打脚踢,这就是一种迁怒攻击的表现。

这些行为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促使孩子出现这样的攻击性行为呢?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1)生理原因导致的失控

有研究证明孩子们在3~5岁之间会出现所谓的“暴力倾向”,并且男孩出现的概率比女孩出现的概率要高出11%。其实从生理的角度来讲,这只是孩子正常情绪表达的一种。

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大脑发育还并不成熟,他们脑中负责理性思维和自我控制的额前叶还远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准。

所以当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时,孩子们往往会难以控制,这样的情况让孩子感到手足无措,从而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2)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还不够成熟,遇到相对复杂或者是急于需要表达的事情时,孩子们的身体可能会先于语言来进行行动。

就比如说上文中提到的晨晨就是这样,他急于要从父亲的手中拿走自己的iPad,但是一时言语又无法表达这种急迫的心情,于是就对父亲拳打脚踢了。这种肢体上的暴力恰恰就说明了孩子语言上的匮乏。

3)不良的家庭环境

孩子们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家长们的模仿。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称之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现象”,就是指如果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极端方法,比如说语言暴力或是肢体暴力,那么他的孩子有很大的概率会对他这种行为产生出扭曲的赞同感,甚至进行模仿。

所以如果孩子处在一个长期有家庭暴力或是父母们都异常暴躁的家庭,孩子就会非常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不给孩子贴标签

从上面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他们有意为之。

所以当孩子们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定论,认为孩子就是一个爱打人的坏孩子,而是应该先去了解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

如果父母们轻易给孩子贴上了爱打人的标签,孩子很容易就会对自我认知产生怀疑,甚至由于心理暗示会做出更多攻击性行为。

2)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常渴求他人关注的,特别是来自于父母的关注。有些孩子甚至不惜通过攻击性行为这样的手段来吸引父母的眼光。

所以在日常的育儿生活中,父母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孩子经常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帮助他们改正自身的坏习惯。

3)不要以暴制暴

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现象,暴力有时候会像一种家族遗传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暴力的种子就会从家长的身上根植到孩子心中。

父母们应该以身作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暴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其实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是在对周遭释放出自己的情绪信号。父母们应该及早发现,把孩子从负面情绪的漩涡中拯救出来。

了解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原因,并加以正确的疏导才能让孩子真正远离暴力。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见解和看法。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奶球妈咪

扩展一: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用这三句话就够了,字字如刀

扩展二:“圈养”的蔡国庆儿子,与“散养”的邓超儿子,差别何止一点点?

扩展三:明星奶爸抱娃各有千秋,为何爸爸要做“抱娃专列”?好处不言而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