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乡愁”系列随笔之——禾加镇:世外桃源梦里寻

“乡愁”系列随笔之——禾加镇:世外桃源梦里寻

时间:2019-08-01 11:43:07

相关推荐

“乡愁”系列随笔之——禾加镇:世外桃源梦里寻

竹林,老井,甘泉汩汩轻声唱吟。

壁画残迹,大火,千年古刹繁华落尽。

怪石,妙台神音,读书台上觅古迹。

桐花纷飞时,五龙山,世外桃源梦里寻。

这是一片苍翠欲滴的楠竹林,林间,掩映着一座浸透500年沧桑的神秘古寺。

甘泉寺位于仁寿县禾加镇楠林村五组,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原寺庙占地134亩,规模宏大,依地势从高到低,建数重殿宇,气势颇为壮观。尤其是甘泉寺大殿造型精美、斗拱精致,经柱之础材质特殊,四周清代彩绘壁画内容丰富,在古建筑、石刻、材料、绘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据说就在这座古刹的背后,还见证着一位老木匠的坚守,的风雨执着。于是,带着一份好奇心,我们踏上了寻访古寺的行程。

然而,走进甘泉寺,却是满目疮痍。镜头从寺内墙根处切入,那些拆下来的残缺不全的瓦片、石块、石墩,难以形容的孤寂和落寞。

紧接着直入眼底的是大雄宝殿。虽雄伟大气,却布满了陈旧和沧桑。宝殿座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265.69平方米。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九脊顶,抬梁式梁架前后乳栿,八架椽栿用四柱,屋面施青色筒瓦,脊饰已毁。全殿用柱18根,柱径小者2530厘米,大者(四金柱)50厘米。

此刻,站在空旷的大殿里,不见了当年雕龙刻风的石柱,金碧辉煌的雕像;不见了四周壁上的20余幅彩绘《西游记》和佛传故事壁画,以及横梁上飘逸的字迹。只见得空空的屋子里,那四周壁上涂抹的白灰,和因白灰脱落而裸露在外的少许模糊不清的壁画残迹。

守庙人邓由甫告诉我们:原来这里面有两根木雕的、很大的盘龙柱,还塑有雕像十八罗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雄宝殿的背后就是雷音寺的壁塑,刻有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壁画的墙是用竹子编的,面上抹了一层泥土,壁画就画在泥土上。且所有的画都是佛像。但都在土地改革时被毁坏了。后来学校把这里改成了办公室。

难怪墙上被抹了一层白灰了。但就是这一层白灰,抹去了昔日壁画的华美和珍贵。

大殿外的院子里,生长着无数棵参天古木。而古木的茂密,又为这座寺庙平添了些许神秘和幽深。这时候于树下行走,可见得以大殿为中心的东南方45米入口处有石狮和石象各两只,雕刻精美,造型栩栩如生。尽管饱受岁月风霜的侵袭,却仍不失威风凛凛。

据守庙人邓由甫说,石狮和石象就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坐骑青狮、白象。雕像下面的石刻都十分精美,且一幅石刻就是一出戏。尤其是那幅“水漫金山寺”的戏画依然清晰。刀、剑等道具也都镌刻得栩栩如生。

以前青狮白象的背面还修有一座古朴大气、六七米高的石牌坊。据说双石牌坊都是仿照这个牌坊修的。邓由甫还告诉我们,就在青狮白象与大雄宝殿之间,曾修筑得有弥勒殿、宗师堂、四大天王庙、钟楼、鼓楼等雄伟状观的古建筑,如今已是荡然无存。而在这些古建筑中,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钟楼。说是这口钟如一间大屋那般大,由于钟里面掺杂了九公斤黄金,匠人们打了好几十天才完成。据说当年只要甘泉寺的钟声一响,方圆六七公里的地方都能听见。

此刻的我们不禁有些疑惑了,眼前这座满目萧瑟的寺庙,真的就是人们所说的那座走过500年岁月的甘泉寺吗?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献贼”(张献忠)扰蜀时,烧其寺殆尽。难怪甘泉寺被毁坏得如此厉害了,原来竟然与一场大火有关。那么,既然寺庙的五重殿都被大火烧毁了,为何单单大雄宝殿却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寺中呢?

据守庙人邓由甫分析:可能是因为大雄宝殿位置特殊的缘故。大雄宝殿是孤立在五重殿中间的,与其他殿堂没有连在一起。因而当大火燃起时,大雄宝殿却安然无恙。又听一些老年人说,当时张献忠看到大雄宝殿没有燃起来,就在门上砍了三刀。至今那个门上都还有刀印子。所以大雄宝殿才得以幸存下来。直到乾隆年间,峨眉山上的僧人到此重修庙宇。

“尽管大雄宝殿逃过了大火的焚烧,但最终还是没能保留它原来的模样。”邓由甫无不惋惜地说。解放前,甘泉寺被改做学校,后又被作为乡政府办公用地。几经变迁,寺内的山门、偏殿、厢房等都已不复存在,虽然大雄宝殿依然矗立,但殿内的一切也早已消失殆尽,只剩下一间空空的大房子供人评说感叹。

那么,这时候的你一定有问题要问了,楠林村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究竟是谁,选择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修建如此雄伟的寺庙呢?其实,为了替甘泉寺“寻根”,守庙人邓由甫曾遍访国内名刹,却仍然无法找出寺庙的根源。但据他推测,寺庙修建之初,应该是寺庙文化非常兴盛的时期,基本程序大约是先由方丈住持牵头,然后善男信女自发行动。

但无论如何,邓由甫从至今义务坚守的心血没有白费。那他为何要如此执着地坚守呢?邓由甫一席真诚的话语让我们肃然起敬。

邓由甫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为了心中那份永不干涸的乡情,他要守在这里,等待有缘人来开发,为百姓谋一份福祉。而且,他是学佛之人,保护好佛教圣地和古文化,是他应尽的责任。

至于这古刹为何要取名为甘泉寺,邓由甫把我们带到了庙里的一口老井旁。此刻,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一个词语:“顾名思义”。

老井虽掩映在一片树丛中,但井口周边均由青石板砌成,平整,且草木不高,容易找到。低头观井,井水深不见底。尽管井口布满了青苔,但井水却清澈干净。

从一块碑文的记载里可知,甘泉寺原名缝恩寺。为啥改为甘泉寺了呢?说是与这里的四大老井有关。我们看到的这口井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在天旱时打开了这四大井,这个地方就会下雨。又因这四口井里的水清纯甘美,所以后来改名为甘泉寺。

出得古刹,邓由甫带我们进入了一片翠绿的楠竹林。难怪这里叫楠林村了。融入竹林,镜头里,有一种风姿挺拔秀逸。但随着镜头的跟进,一间破屋凸显在眼前。破旧的青瓦、破旧的木门,土墙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这破屋似乎与苍翠的竹林不太相衬,甚至有些大煞风景。但邓由甫告诉我们,这破屋是当年为高僧守墓的人住过的。我们颇感惊讶。不是来看竹林风景的吗?怎么又与高僧扯上了关系?难道这楠竹林里还隐藏着天大的秘密?

原来,这楠竹林曾是甘泉寺历代高僧的墓地。邓由甫见我们满腹疑云的样子,便带着我们往竹林的深处走去。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邓由甫手指一处说:“就在这里。”说完便弯腰扒开草丛,一块石碑露了出来。仔细看,那上面似乎还刻有文字。邓由甫说这就是墓碑,坟就在这块碑的下面。

由于甘泉寺是省内仅有的几处明代斗拱古建筑,极有特色。同时,大雄宝殿内有明代、清代的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且,由于原寺围墙内的20余亩楠竹郁郁葱葱,景色优美,也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为此,相关部门将对甘泉寺进行全面维修,还它昔日之繁华,让它风采依旧。

去五龙山,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对大自然的一次亲密追踪。

五龙山位于仁寿禾加镇化石村,巍峨的荣威山脉从这里拔地而起,向西绵延百里。

这里,有大小山峰10座,主峰云顶山海拔598米,总面积8.3平方公里。这里,漫长的地质演化史,造就了五龙山独特的地理资源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的石林、洼地、溶洞,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的时空中。这里,植被繁茂、林海茫茫、桐花飞舞、村落古朴,形成了五龙山绝美的风景。这里,山下有明宣德九年的甘泉寺,有清光绪年间的 “节孝坊”。这里是集自然、历史、人文、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隐世原乡,一个镶嵌在禾加镇化石村的世外桃源。

来到五龙山,首先要去的是云威山庄后面的瞭望台。登上瞭望台,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把整个心都交给蓝天抚慰。俯瞰山下,远,可眺识经镇,资中罗泉镇和威远俩母山;近,可视农舍村庄,层层梯田如波浪铺陈而来。

瞭望台上,有一个叫“妙台神音”的神台,是亿万年大自然留下的奇迹。神台上面有一个太极图,据说只要站在太极图上的某个位置上,无论是说话还是唱歌,都会出现连绵不绝的回音。且回音十分美妙,动人心魄。更为神奇的是此回音只能自己感受得到,他人却无法享受。这现象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却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之神奇与奥秘。

五龙山,这座森林覆盖率高达75%以上的山峰,松木茂密,葱茏俊秀。且动物、植物资源丰富。山道两边,那些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野花,一朵朵、一簇簇,于万绿丛中竞相盛开;那些不知名的野果,一串串、一颗颗,如玛瑙、似珍珠,与阳光对接在树木的缝隙处。这时候,一串小红果美化了我们的眼球。走近她,却叫不出她的芳名,用手指轻轻一碰,又觉似有情愫萦绕心头。

不知不觉行至最深处。仿佛间,视线那方似有东西悬挂在风中。大家急忙上前,只见在一大片稀有的巨藤下,挂着密密麻麻的豆荚状果实。果实呈扁平,褐色,外表披着绒毛,豆荚里包裏着5至10粒种子不等。甚是漂亮。天哪!这是什么果子?还未等林村长介绍,同行的摄影家们便已纷纷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或仰拍或俯拍,或全景或特写,只想留下这极其罕见的瞬间。那咔嚓咔嚓按动快门的声音,使得这片寂静的林子顷刻间热闹起来。

禾雀花,又叫白花油麻藤,雀儿花等,因花儿酷似雀鸟而得名。禾雀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畏严寒。生性强健,生长迅速,攀援力强,花期3-5月,果期6-11月,属木质藤本植物。通常在春季三、四月开花,花开之时,一串串花儿如同众多小鸟,吊挂在一条直线上,惟妙惟肖,生动可爱。颇具观赏价值。据说鲜禾雀花味道甘甜可口,可作佐肴的时菜,还可伴肉类煮汤,煎炒均美味可口。晒干的禾雀花可以药用,是一种降火清热气的佳品。而此刻让我们惊喜的是禾雀的果实,看起来也是一串一串的,美极了!

关于禾雀花,听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是某一天,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在云游时,看见一群群的禾雀(麻雀)飞到稻田里偷吃稻谷。农夫拿着扫帚从这边赶,禾雀飞到那边吃;从那边赶,禾雀又飞到这边吃。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禾雀啄食他半年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十分痛心。而顽皮的禾雀反而叽叽喳喳地嘲笑农夫无能,甚至互相打闹雀跃。铁拐李见此情景,觉得这群禾雀太顽皮、太过分了,便随手从山边址下一条山藤,使出法术,把禾雀全部捆绑住,一串一串地挂在树上,只准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飞出来。从此,再也没有禾雀偷吃稻谷了,而人间却多了一种美丽的禾雀花。

在五龙山,我们选择了一条极为坎坷崎岖的山路行走,只为一探那林中有石,石中有林的石林奇观。

沿着陡峭的山峦攀援,四周怪石嶙峋、竹树低语。凝望那些静卧于深山之中奇形怪状的岩石,或大如山丘,或形似轮船、动物,或神似战士冲锋。似乎,每一块都是一个故事的源头。这时候,一些想象会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你会根据它们的神态或形状为它们命名,甚至会根据它们的名字虚构一段神话故事。这时候,你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沉静。立于岩石下,轻触石壁上那些黃褐色的、极为罕见的苔藓,屏住呼吸,听一听石头们长年累月袒露在风里的心事。

穿行于石林间,可谓一块石头一片天地。就在这些奇特的石头中,一块巨大的岩石竟让我们迈不开步子。林村长告诉我们,这巨石名为“读书台”,曾是学童们读书的地方。呵!不会吧!这深山老林里也有读书台?好奇,加之半信半疑,我们便踩着那看似石梯又不是石梯的小石块登上了石顶。

立于石顶,一个宽阔的平台于视线处延展开来。平台的四周,挺拔着各类不知名的参天树木,俨然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把读书台轻轻揽入怀中。风,从树木的缝隙挤进来,那些泛黄的落叶,便于读书台的表层,厚厚的,铺垫成华丽。

这时候,对于读书台,我们已然深信不疑。于是,我们便悠然地席地而坐,以树木为墙体,以落叶为课桌。仿佛,我们就是那当年在此读书的学童,于唐诗宋词中穿越时空。

读书台旁边的山崖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床。据说这里曾是教书先生住宿过的地方。石床上以及周围,堆积着一些大小各异的碎石块,还有一棵飘摇在风里的枯枝。不过奇怪的是,枯枝旁边竟生长着一棵正在吐露新芽的小树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但我们仍然在石床的崖壁上寻觅着,试图找到一丝生火做饭的迹象。却毫无收获。此刻,凝视这布满沧桑的石床,很难想象,当年先生的生活是怎样的境况。用“风餐露宿”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但能肯定的是,这石床正好应了读书台的景了。

在五龙山,时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震撼。

登上狮子岩,视觉被无限极地打开。居高临下的你,首先是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张开双臂,仰天长长地呐喊一声。当山风携着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开来时,你自是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但此刻的我们却心生疑虑:狮子岩,咋看上去没有狮子的影迹呢?林村长告诉我们,这狮子岩的形状要在山下才能看到。从山下仰望,可见空中探出一个巨大的狮子头来,那张开着的大嘴,似乎要吞下整个天空。难怪这里叫狮子岩了。让人不得不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狮子岩下来,便可去桐花谷了。那里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每每春夏交替之时,一串串、一簇簇的桐花竞相怒放,一片皑皑的“雪景”铺天盖地而来。

这里的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徜徉于树下,你会发现,那丰盈的白色花瓣里,浅浅地,透出一丝儿的红黄来,玉雕似的高雅纯粹。风,从心空吹开,悠远而含蓄的花香,不浓不淡。

这时候,不妨把视线停泊在落英缤纷的桐花大道。只见微风中,那漫天飞舞的桐花从空中旋转而下,飘零或流浪,亮相的姿态始终都从容优雅。偶尔一朵跌入裙边,你俯身拾起,眉宇间,又平添了一丝多愁善感。忽然,身旁跑过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孩,他们捧起地面上的桐花,往天空一撒,一些落入田间地头,一些却化做书签,被他们的书包带回了家。而此刻的我,只想,把这里的每一朵桐花,都写进我的乡愁,我的每一次思念。

桐花谷从去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两届桐花音乐节。就让一场场源于自然的天籁,与山水、虫鸣来一次恣意的碰撞吧!

在五龙山,还有一个传说中被遗忘的古村落邓家坳。至今都保存着古朴民风和传统民居,成为城市人记得住乡愁的空间载体。

邓家坳是一个距今两百多年、与石头有着奇缘的原始村落,简朴而宁静。由于深藏群山之中,几乎与世隔绝。因而一切也都是原生态的印记。在这里,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漫步在古朴的村落,那坚硬厚实的土坯墻,虽历经百年风雨却巍然屹立。石缸、石磨、石凳、石板路,逝去的岁月和沧桑记忆又被重新唤醒。屋檐下、墙角处,到处都堆满了柴禾。当一缕炊烟袅袅升起,你自会想起那悬挂在土灶台上的,被柴火熏得漆黑漆黑的香肠腊肉,想起那烘烤在灶膛里的、糊香糊香的红苕和包谷。原汁原味哦,定叫你垂涎欲滴、乐不思蜀。

化石村,因五龙山古老的地层中出土了丰富的化石而得名。

但由于地处偏僻,也就成了隐世独立的穷山村。然而近年来,勤劳的化石村人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的脫贫路。随着一批批游客和徒步爱好者们的到来,五龙山,昔日的隐世原乡,神秘的面纱已被掀开。

至于溶洞,正待开发的有以兰家洞、半坡田溶洞为代表的数十处。据说洞内石笋林立,五彩斑斓,石瀑造型尤为独特。洞中有暗河,还有马陆和幽帘虫、地狱蜈蚣等。尽管此刻的我们无法一饱眼福,但却期盼着有朝一日再来探秘。

如今,化石村已被列为仁寿县“旅游扶贫示范村”。而禾加镇也正着手打造五龙山风景区。让这一座原始村落,在保留古朴乡韵乡貌的同时与国际旅游接轨。

未来的禾加镇,一个梦中的世外桃源,禾加人世代的期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