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孩子一翻书就犯困?经常被忽略的“前阅读” 帮你轻松赶走瞌睡虫

孩子一翻书就犯困?经常被忽略的“前阅读” 帮你轻松赶走瞌睡虫

时间:2022-06-19 02:50:07

相关推荐

孩子一翻书就犯困?经常被忽略的“前阅读” 帮你轻松赶走瞌睡虫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她正为他儿子阅读的事苦恼。他儿子今年已经上五年级了,他妈妈觉得应该让他多些阅读积累,能让他以后有更多的文化底蕴,于是开始给孩子买了好多的书。而且要求孩子每天要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看一个小时的书,如果完成了,才可以看电视。

她孩子没有办法,只能照着他妈妈的话去做。可是最让这位妈妈痛苦的是,虽然孩子听话地照做了,乖乖地坐在书桌前,但是却哈欠连天,有时甚至还睡着了。就算是这位妈妈亲自在旁边盯着他看书,他也只是"身在心不在"。

我问这位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阅读?"

这位妈妈说:"对啊,因为我们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嘛,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就尽情地让他去玩,一本书都没让他看过。"

虽然这位妈妈的初心是好的,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尽情地玩是让孩子释放天性,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好的方式,但是这位妈妈对培养孩子"阅读"存在一个误区,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经常忽略的。

我们会经常头疼,孩子不爱阅读,一翻书就犯困,那是因为我们天真地以为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不用培养,孩子长大了,认字了,自然就会去阅读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天生是不会阅读的,因为大脑中没有生来就负责阅读的神经网络,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这就告诉我们"前阅读"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忽略的一环。

一、 什么是"前阅读"

前阅读,也就是学前阅读,具体指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文字、符号或通过成人形象地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可以是视觉、听觉、口语,也可以是触觉活动。

也就是说,学前幼儿在成人创设的读书环境中,通过自己感知到的色彩、图像、符号等或倾听别人的讲述,从而产生对故事的理解,甚至可以用文字符号进行自我表达。

再简单点说,"前阅读"就是在幼儿读书前为幼儿提供阅读环境,引导幼儿进行阅读,为以后的学习、阅读做好铺垫。

但是很多家长对"前阅读"存在一定的误解,具体有:

1.对孩子进行"前阅读"要先教孩子认字

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需要认字才能够进行阅读,但是我们刚刚讲了,"前阅读"并不单单指孩子对文字符号的感知,除此以外还有对色彩、图像甚至声音的感受。而且孩子只有先喜欢"阅读",才有可能喜欢识字。

学龄前的孩子不一定需要学习认字,但是阅读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

2. 给孩子念书一定要孩子规矩地坐着听

这也是很多家长对于"前阅读"的误区,他们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严肃很有仪式感的时期,所以要给孩子营造好的氛围,于是希望孩子能安静地坐在父母身边,听家长讲故事。

但是这本身就对学龄前的幼儿要求太高,因为幼儿本身就处于多动的阶段,如果强迫孩子规矩地坐在家长身边,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兴趣,从而影响阅读效果。

家长没必要要求孩子规矩地坐着听故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夸张的语气或者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是听觉动物,就算他满房间地跑,他也能听进去我们将的故事。

二、 "前阅读"是"终身阅读"的基础

提倡"前阅读"是因为幼儿在"前阅读"阶段养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将对孩子受益终身。孩子在"前阅读"获得的核心经验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

幼儿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黄金期"研究表明,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最好时期,而3-6岁则是锻炼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能事半功倍。而在没有进行"学前阅读"能力培养的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书面语言学习困难的现象,而到那个时候再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就难上加难了。

2."前阅读"能促进亲子交流

因为幼儿还不完全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幼儿的"前阅读"更多的是依靠家长的讲述,也就是亲子阅读。

而长期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不仅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而且能促进亲子的交流,因为这是一段固定且持续的时间,并且是和孩子一同感受、感知的,这在无形之间也会双方创造很多共同的话题,而在交流中也会不断地更加熟悉彼此。

3."学前阅读"已成潮流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显示, 我国近八成(78.9%)儿童在3周岁前开始早期阅读,其中25.2%的儿童在1周岁前就开始早期阅读,另有10.5%的儿童在5周岁之后才开始阅读。学龄前儿童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4分钟陪孩子读书,另有9.5%的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

"阅读"是整个国家都在提倡和引导的事情,随着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学前阅读"也会越来越受家长的重视。可以说,是否对孩子进行"学前阅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孩子未来在这个社会上的竞争力。

三、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前阅读"能力

1. 树立正确的"前阅读"观念

首先家长要正确认识"前阅读","前阅读"并不是意味着就是要让孩子尽早地、尽快地、尽量多地接触读书,也并不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一定要读书,或者一定要读多长时间,读多少本。"前阅读"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并在孩子对阅读产生一定兴趣时,逐渐地让孩子接触多种类型的图书,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正确选择"读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周兢指出:

汉语儿童的早期阅读经历了从图像到文字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书面材料是图画书。图画书中的图画、图像以及文字都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前阅读"能力时,要遵循孩子的学习习惯,正确地选择"读本",而且挑选图本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

北师大教育学部中国少儿阅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姚颖这样建议:

在孩子3-5岁时,为了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因而可以尽可能多地丰富孩子的阅读领域。当孩子到了7-8岁的阶段时,就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培养孩子独立选择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放手,要适当地进行引导,把握绘本的质量。而到了再高年级的时候,家长们就可以增添一些难度,选择一些文字内容较多,意义较为深刻的绘本。

3.积极参与互动

在培养孩子"前阅读"能力时,并不是只给孩子选择好绘本,然后就让孩子直接读就行。幼儿时期的孩子还不具备阅读能力,因此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儿童的阅读,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孩子进行互动。

比如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指点幼儿去关注图画书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孩子由对单个画面的图画的理解逐渐演变到对整本书的情节的解读。而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家长适时地进行提问。

4.寻找"游戏性"强的方式进行

研究表明,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的持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岁的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是15分钟左右,12岁以上能超过30分钟。但是,在游戏的条件下,2-3岁的孩子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左右,5-6岁的孩子可以达到90分钟左右。

由此可见,要培养孩子"前阅读"的能力,可以借助一些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可以根据图画书里的情节,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或者与孩子进行比赛,在看完图书里,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续写等等。

将教学方式冠以"游戏"的称号,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

拥有阅读能力是我们一生的财富,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驰骋在书的海洋中,让我们见识更多缤纷多彩的世界。而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前阅读"的培养。在此,我还想跟各位家长提出三个建议,在培养孩子"前阅读"能力时,最好做到"两多一少":多动脑、多陪伴、少限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希望家长们不要忽略"前阅读"的重要性。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