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国学经典集锦: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一一《中庸》

国学经典集锦: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一一《中庸》

时间:2020-09-10 19:44:11

相关推荐

国学经典集锦: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一一《中庸》

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一一《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它既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当然,先贤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根据后人对其思想的理解和挖掘,中庸思想的哲理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如下:

中庸思想与老子道家的用弱,和法家的用强不同,它的总的指导思想是“用中”。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1)“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孔子的“中庸”首先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过”和“不及”都是不对的。“过犹不及”表现的是一个“度”的原则。(2)“执两用中”的整体理念,即从全局出发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中庸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方方面面的时候,要从整体上全盘考虑,然后选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的适度原则讲要恰如其分,不要越过一定的“度”,即不走极端;既要有整体视野,又要讲求节制。(3)“依时而中”的权变方式。中庸的“中”是一种动态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原则。“损益”也是孔子因时变化的具体内容,他说:“般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损即删节,益即补充。权变和损益的思想使“中”避免了绝对僵化模式。实践中庸,就是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使决策办事做到与时俱进。(4)“中和之美”及“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中和“是《中庸》哲学观念的核心,也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和思想方法。“中”,就是适合、恰好、正合适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讲“天人合一”、“天人以和”,崇尚实际的中国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位。“人”,不但是天与地之间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天地人关系的核心,是中庸美学理想和中国人的人生理想的重心。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中庸的哲理内涵,以传统的“尚中”观念为其逻辑起点,主要倡导“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同时特别强调“执两用中”的整体性理念,而“依时而中”的权变方式则体现出了它的本质特征,它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则是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

古代教育理论的扛鼎之作——《大学》

乍看上去,《大学》的主要内容是在阐发儒家内圣外王的深刻的政治思想,但是仔细品味又会发现其实它是一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书,书中涉及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对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在听讼、格物致知章中,《大学》从审理诉讼说起,阐发了凡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想,把“格物致知”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解导致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地把问题解决。而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彻底的认识。这就是“格物致知”。

在正心章中,指出了正心与修身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关系。心不正,则修身就无从谈起。因此修身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中正。关于这一问题,正心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指导答案,并且每一条都能切中要害。

在齐家章中,主张只有完善自我,才有整个家庭的和陸。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并不好治理。《大学)说“齐家必先修身”,所以,齐家之前,首先要做到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达到一定水平了,才可肩负起一家之重担,才能使整个家庭走向和睦幸福。

学习这部经典时要联系实际,在读的过程中将书中的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读这部书就会变得实用而有趣味,而不会产生晦涩难懂或脱离实际的感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