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四大名将

时间:2022-11-05 20:43:36

相关推荐

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在中国可以说是存在时间比较久的一个乱世了,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前,中国还没有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当三家分晋,周王室的号令更加的形同虚设之后,中国才从春秋时期过渡到了战国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加尔虞我诈的社会环境和更杰出的战争人才。

赵国骑兵与敌人作战

提起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自然就比春秋时期的更加惨烈,如果说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如同两个欧洲的骑士那样,是绅士玩的游戏,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争就好比两个流氓之间的打架,各种招式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是毫无底线的。战国四大名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就连千字文上都有短暂描述他们的句子:“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之所以成为名将,靠的自然是军功和自己的指挥才能,下面笔者来挨个盘点一下,这四大将的成就和他们自己的指挥特色。

秦军战车

王翦,这个人基本上是秦灭六国最大的功臣,除了没参与到灭韩国的战争中,灭其他五个国家都是他或者他儿子王贲指挥军队去完成的,简直就是秦国的一把利刃,带领军队走到哪里,那里必然就会被攻克下来。王翦不仅仅在战场上无人能及,在官场上也深谙为官之道,当秦王嬴政想攻灭楚国时,在要六十万兵力的王翦和二十万兵力的李信中选择了后者,王翦就告老还乡了,对官位没有一丝的留恋,直到李信由于轻敌战败,嬴政才前去道歉请得王翦再次出山。王翦和他儿子灭五国在笔者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稳,绝不轻敌大意,抓住机会就全力以赴,不会因为觉得对方比自己弱小就大意,这是王翦用兵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王翦还在铲除吕不韦势力的这件事情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王翦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王翦

白起 ,这个人的名字要是出现在当时的赵国,基本上是人人为之色变,绝对能让小儿夜不敢啼,出生在强大秦国的他,从军队的基层做起,一步步靠着战功做到了能统领秦国大军的将军,他的风格又和同为秦将的王翦截然不同。他有很多称呼,比如“杀神”,比如“人屠”,他不求攻城略地,他就讲究一个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他“出道”以来在魏赵韩楚四国歼灭过的军队已经有165万,成名之作的伊阙之战灭掉韩魏联军24万,“人生巅峰”的长平之战,活埋赵国军队45万等等,虽然他不在乎攻城略地,但是消灭敌人众多有生力量之后,敌人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守城了,城池自然就归秦国了。白起会精确的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可见其对战争十分的敏感。但是白起对政治就差了点意思,在秦王派兵抗楚失败的时候奚落秦王,又在秦王排他攻赵的时候,知道赵国深恨自己,会让秦军陷入赵国的举国血战的包围下而拒绝出兵,最后落得被秦王赐死的下场,令人唏嘘。

白起

廉颇,他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曹操曾有诗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在东有强齐西有强秦的赵国,为赵国开拓出了相当大的生存空间,在攻齐方面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廉颇也是个能屈能伸顾全大局的人,刁难蔺相如之后,知道蔺相如为了国家大计不和他计较立马负荆请罪和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之前说到白起的长平之战,本来是廉颇指挥的赵军,在局势没有明朗的时候采取的守势,却在秦国的离间计下黯然离开,赵王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随后45万人被杀害。廉颇的一生都是为赵国在尽心尽力,可以说是赵国军中的一块柱石。

廉颇

李牧,他虽然不及赵将廉颇那样在战国七雄中威名赫赫,但是他也是赵国北边的一道屏障,他能够在对匈奴的劣势下,包住赵国北疆数十年,足见其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在是在廉颇之后,赵国最后的救命稻草,即使长平之战赵国实力大减,在李牧的带领下,抗击秦军的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秦国灭亡赵国最大的绊脚石,可惜的是,赵王是在太过昏庸,又在秦国离间计的作用下,杀害了李牧,自毁长城,李牧死后三个月赵国也就灭亡了。

李牧

战国四大将,都是那个时代璀璨将星中最闪亮的存在,两个秦人,两个赵人也想我们投射出这两个国家骁勇善战的一面,他们都用自己的战功告诉着世人,自己对得起战国四大将的称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