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岳阳楼记》是否是范仲淹为自己立flag?

《岳阳楼记》是否是范仲淹为自己立flag?

时间:2021-12-18 14:36:33

相关推荐

《岳阳楼记》是否是范仲淹为自己立flag?

立flag,网络流行语,指说下一句振奋的话,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

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岳阳楼记》是必背课文。

众所周知,江南有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和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第一段切入正题,点明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好友滕子京的政绩,让他帮忙写一篇文章记载。

第二段,写洞庭湖的美景,引出疑问,前人再此聚会,大概会感受不一样吧?第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两种不同的情感,

传达出景色对人心情的影响。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道出了另一种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说明,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借古仁人,作者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并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写出作者的坚守与困惑,即如果没有这种人,那我同谁一道呢?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以失败告终。改革失败后的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

据悉,岳阳楼完工后,滕子京命人绘制图卷送给当时在邓州做官的范仲淹,范仲淹观图联想到朋友和自己的境遇,写下了《岳阳楼记》。

所以,少数学者质疑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

范仲淹一生,可谓是文武兼备,世之名臣。他既能战场上抵御西夏,守卫边疆,也会倡导改革、兴学举能的文正公。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到邓州。面对好友之托,政治失意的范仲淹想象登楼临湖,不禁感慨万分,却能够超越自我,说出了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并且发出了组团征集令“微斯人,吾谁与归!”假如没有这种古之仁人,我同谁一道呢?

中国的古人素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但《岳阳楼记》对范仲淹来说,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身处江湖之远的他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是否是范仲淹为自己立flag?我不知道。

因为我没有身在范仲淹的时代,我不知道他是否做到,是否食言,但我知道,当一个人自己都照顾不好的时候,他哪里有多余的精力考虑别人呢?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认为范仲淹是立flag吗?

作者简介:代运莲,专注语文教学与探究的独立教师。

参考资料:《古文观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