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新春走基层|洣水河上的摆渡人:见证年味变迁 守护回家团圆路

新春走基层|洣水河上的摆渡人:见证年味变迁 守护回家团圆路

时间:2019-07-12 10:23:25

相关推荐

新春走基层|洣水河上的摆渡人:见证年味变迁 守护回家团圆路

中新社记者 王昊昊

隆冬的清晨寒风刺骨,每天早上5点半的闹钟一响,59岁的罗正粒就起床赶往位于湖南省衡东县杨林镇的石峡渡口,给客渡船加油、加水,检查完毕后已近7点,乘船的客人正好陆续赶来。

罗正粒负责收费、维护乘客安全。王昊昊 摄

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的一级支流洣水河从杨林镇穿城而过,罗正粒的家杨林镇小岳洲村就沿洣水河而建,交通方便,出门就是公路。但小岳洲村对岸的石峡村、甘溪村等3个镇8个村万余名村民的出行却极为不便。

“这8个村与小岳洲村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不过500米,两岸间有一条可绕行的公路,但往返路途较远。由于对岸的村落分散,再在河上建桥意义并不大,因此对岸的民众出行都得先过洣水河。”衡东县地方海事处副主任裴湘溪介绍。

赶集归来的乘客。王昊昊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善水性、热心肠的罗正粒加入洣水河摆渡人队伍。不久,弟弟罗晓保也加入。两人一直坚守到现在。

“一开始是乘木筏渡河,后来变成柴油木船,现在使用的是标准化客渡船。”罗正粒说,以前木筏全靠划桨,不到500米的河道要划上20分钟,现在单趟只需2分钟;标准化客渡船能承载的人更多、船速更快。

乘客下船回家。王昊昊 摄

黝黑的皮肤、布满老茧的双手、苍白的头发……历经数十年风吹日晒,罗氏兄弟成为两岸民众春节返乡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桥梁”,也见证了两岸民众生活变迁。

“近年来,村里盖起一栋栋新楼房,私家车也越来越多。村道也从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罗正粒说,这些年不少村民到搬到城里生活,乘客在不断减少。

罗晓保负责驾驶渡船。王昊昊 摄

春节临近,罗正粒和罗晓保变得忙碌起来。“每趟船大概载三五十人,最多时一天跑50多趟。”罗正粒说,每年春节前后最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以前村民过年主要是买花生、瓜子、葡萄干等农产品,现在大家盘(意为“采购”)的年货种类很多,吃的玩的都有;以前临近过年,乘客多是赶集的村民,现在更多的是在外打拼了一年、回家团圆的人。”

村民盘年货后乘船回家。王昊昊 摄

盘好年货准备回家的64岁甘溪村村民夏晏生,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客渡船出行,“我们都喊罗氏兄弟‘船老大’,代表着大伙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

看到村民们都忙着盘年货,罗正粒很是感慨:“这几天我老婆也在盘年货,我和弟弟根本忙不过来。午饭都是家人送到船上吃。”罗氏兄弟坚持三百六十五天在线,从未间断。

渡船停靠。王昊昊 摄

“我们的本心就是方便民众,1983年票价是每人1分钱,到后来变成1元,现在还是这个价。”罗正粒说,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后能有接班人,继续守护村民的回家路、团圆路。(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