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刀锋》:追求生命的意义 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刀锋》:追求生命的意义 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时间:2020-01-25 17:30:35

相关推荐

《刀锋》:追求生命的意义 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悟道之途艰辛困难,如同跨越锋利的剃刀。若救赎之路必经刀山,找到答案的代价如何?” -- 毛姆

心之所向,梦之所往。一个叫拉利的美国青年,作为飞行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友为了掩护他而牺牲,幸运活下来的他,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迷茫,不想去上大学,不想获得高薪职位,不知道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他决定去欧洲晃荡,寻找答案。他的未婚妻伊莎贝尔不理解,不认同,她认为人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去工作,赚很多的钱,穿名牌服装,住豪宅,进入上流社会。不同的人生追求探索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毛姆《刀锋》的主题

一、艾略特奋力跻身贵族社交圈,最终落得一场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一批新贵涌现,旧贵族为了撑起外场面,只能把收藏的名画,古董、贵重家俱悄悄变卖,艾略特捕捉到这个商机,借助妹夫是外交官的名头,想法设法挤进贵族社交圈。

他用不断的宴会来联络王室人员和达官显要人物,成为社交场中的红人;他邀请画家、作家来作客,扩大朋友圈,他热衷奉迎,善于察言观色来讨得上流人士的欢心。他交际广泛,遍及法国、英国;他慷慨捐资教会,赢得主教的友谊。他利用教会的智慧逃过经济大萧条的一劫,又用移花接木手法将自己与贵族名门攀上关系,衣服上、被单上绣上罗里亚伯爵冠饰,以显示自己高贵的血统。

他对社交有着病态的热衷,不顾年迈和病重,不屈不挠地参与。宛如濒死的演员,只要上了戏妆,踏上舞台,便顿时抛开所有病痛。他保持一贯的泰然自若,扮演着彬彬有礼的侍臣。他友善亲切,懂得体察王公贵族的需要,他擅长运用毒辣的反讽,逗得众人乐开怀。每次宴会,他都卖力地展现社交才华,成为宴会的灵魂人物。

但是到最后,他还是被这个圈子抛弃,先是由他引进伦敦社交圈的美国青年保罗.巴顿,娶了报业大亨的女儿,认为自己有了强硬的靠山,艾略特已无利用价值,就刻意冷落他。他曾经宴请过无数次的美国巨富爱德娜.诺维玛利,准备举办盛大宴会,邀遍了蔚蓝海岸的所有人,唯独不邀请他。最不能接受的是保罗为了参加美国爱德娜.诺维玛利王妃的盛大宴会,特地来看他,向他借罗里亚伯爵的礼服。

艾略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贵族社交圈,临终之时却把他拒之门外。社交圈就是名利场,当你没有利用价值,就被弃之如敝履。贵族头衔就如死后穿的那身伯爵礼服,丝毫不能抬高他的身价。社会上有许多人,象艾略特那样,通过金钱、奉迎、谎言、美色搞到了文凭、职称、名气,地位,跃进显贵圈子,获得大师头衔,比如“国学大师”、“中医大师”、“书法大师”等,赢得一时的荣耀,获得丰厚的利益,却逃不过被戳穿的命运。

二、伊莎贝尔的巨额财富,经不起一场经济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获得了发展机遇,各行各业正在走向繁荣。金融助推实业,就业、创业的机会到处都有,人人都在努力工作,为实现自己的财富梦而奋斗。伊莎贝拉是个世俗的女子,追求富足的生活,身边虽然有富二代的追求者格雷,她还是爱着青梅竹马的拉利。

拉里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她更加爱他,他没兴趣上大学,她能接受;他拒绝接受收入丰厚的证券工作,她能理解;他想游历法国寻找人生答案,他没有反对。她始终相信,拉里会回来,回到追求财富这条路上来。

伊莎贝尔始终觉得每个人应该尽一份心力,参与国家的发展,承担国民的责任。作为男人就应该工作,这才是人生的目的,才是造福社会的办法。她不要求拉里一开始工作就有高收入,但她要求拉利去赚钱,只要努力工作,收入就会增加,就能过上吃穿不愁,衣食无忧的生活。

她不想搭船坐二等舱,不想下塌边浴室都没有的三流旅馆,不想上廉价餐馆吃饭。她想参加派对、舞会,想打高尔夫球,想穿好衣服,想做时髦的发型,想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想生孩子,想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这些都需要钱。靠拉里一年的三千元钱年金根本不够。

伊莎贝拉追求物质享受,拉利热衷于精神追求,两人道不同,只能解除婚约。伊莎贝拉嫁给了一心爱着她的富二代格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一场经济危机爆发,股市崩盘,从事投资理财的格雷家所有财富化为泡影,伊莎贝尔嫁当初选择嫁给富人,转眼就变成了穷人。如果没有母亲的遗产支撑,没有舅舅的生活接济,她的生活必将跌入贫困。

没有永远的富翁,一旦投资失误,或者战争,或者经济危机,都可能使家庭破产。嫁给了富人,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幸福。社会上有些女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好不容易找个有钱干爹,嫁个有钱老头,指望一步跨进豪宅当主人,想不到干爹破产了,老公出轨了,豪门歧视了,把物质追求当成人生目标,幸福不一定有保障。

三、拉利的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拉利本是一个认同主流价值观的美国青年,那场世界大战,打碎了他的正常人生,让他觉得追求物质生活是邪恶的根源,不知道人生目的何在?

他身边无人可以请教,向书本学习也找不到答案。他只能出去游历,去法国向哲学、艺术、宗教求助,追问有没有上帝,为什么有邪恶存在,灵魂是不是不死。但西方世界没人给他满意的答案。他走向印度,去学习东方智慧。

印度教认为宇宙没有起点,没有终点,从成长到平衡,从平衡到衰败,从衰败到崩溃,从崩溃到成长,永恒循环。世间万物都会轮回转世,此学说足以解释人世的恶,恶报是前世造孽的结果,人就可以释怀地接受恶。你今生努力行善,来生就少受些苦,心怀怜悯,尽力助人减轻痛苦,也就不会对世界愤愤不平。

他在印度终于领悟到让他苦苦寻找的人生的意义的答案。追求名声和金钱都是个人私利,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人生永远处于痛苦之中。只有进入进入无我的境界,才能获得永远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万事万物中都有我,我就是万事万物,就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

救赎不必靠出世苦修,只要舍弃自我即可;行事不为私利,能常保心地纯洁;责任就是契机,让人学习放下小我、成就大我。这就是人生的真谛。物质享受是短暂的,只有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生活,才能获得持久的快乐和幸福。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妈妈在家做了一桌子好菜,等着儿女回家吃晚饭,一会儿女儿电话来说加班,不回家吃了,接着儿子电话来说同事聚会,不回了。妈妈看着凉掉了的饭菜叹气,没了食欲。如果儿子们都回家了,争着抢着吃妈妈炒的菜,盘盘吃光了,妈妈虽然辛苦了准备了一天,看着他们欢快地吃着,心里觉得快乐和满足。所以人不仅是为自己活,也是为别人活,舍弃小我,就能成就大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