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话剧《白鹿原》:当你被打动时一定会遇到陈忠实先生

话剧《白鹿原》:当你被打动时一定会遇到陈忠实先生

时间:2020-06-12 17:52:43

相关推荐

话剧《白鹿原》:当你被打动时一定会遇到陈忠实先生

最近,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终于在省会大剧院与泉城观众见面。全剧从白嘉轩“巧取风水地”开场,到老年白嘉轩在倾倒的“仁义白鹿村”牌匾旁伏地大哭收场,三个小时的演出过后,在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演员多次谢幕,证明又是一次成功的演出。 当代长篇的“变脸王”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主线是白鹿村白、鹿两大家庭的恩怨情仇。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立即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并陆续刮起一股改编风,话剧、秦腔、歌剧、电影、电视,一直持续至今,热度不减,堪称当代长篇小说中的“变脸王”。 陈忠实这部呕心沥血之作,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即在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的这句名言曾经被陈忠实写在了《白鹿原》的前言中。无疑,在被陈忠实视为本人“压卷之作”的这部小说中,他想寻找和呈现的是中国农民的精神和心灵之根。而答案就在白嘉轩、鹿子霖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潜伏着。 话剧改编难度极大 可以说,《白鹿原》面世后形成的长达的“《白鹿原》现象”,正是小说作者陈忠实和众多改编者们共同付出心血的结果。每个改编者都有对《白鹿原》的独特理解,都有在自己的艺术领地上进行独特呈现的野心。有趣的是,每个改编者都称“难度极大”“挑战极大”,但又都乐此不疲。大家遇到的共同困难是:这部长达五十万字的巨著,欲以三个小时的话剧、电影、舞剧浓缩之而不伤其筋骨,何其难也! 在话剧方面,《白鹿原》北京人艺版和陕西人艺版都使用了编剧孟冰的剧本。 陕西人艺版由胡宗琪执导,被称为“陈忠实最满意的改编版本”,这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全部选用陕西本土演员,巧妙地使用“歌队”,总体篇幅更加精简,如减掉了次要人物徐秀才等,主创团队希望通过此剧“最忠实地还原出《白鹿原》的文化精髓,让所有观众都感受到文学和戏剧所带来的魅力”。甚至有论者称,如果说陕西有一部可以连演十年的压箱底大剧,也许就是这部《白鹿原》了。在给观众的宣传单上,剧组把“没有名星大腕”当作看点之一,对此,我的看法是,剧中可以不用明星大腕,但戏剧毕竟是以塑造典型人物为核心的,所以没有必要太刻意掩盖主要演员的表演特色,比如微表情、小动作。在这方面,建议导演给演员适当的创作空间,因为只有演员自己有了创作的空间和激情,这部戏才有可能演上十年而不衰,我们也才有希望看到从这部戏里能走出几个名角儿! “到《白鹿原》中找我去” 话剧最独特的地方是它的不可替代的“现场性”,所以,还是让我们回到省会大剧院话剧《白鹿原》的现场。陈忠实生前曾留下一句话,“到《白鹿原》中找我去”,这句话也给我们话剧观众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全剧三个小时,分为上下半场,基本延续了小说原有的故事主线。现场暗色的光影,高耸的牌楼,庄严的祠堂,人物动作少,嗓门低,音乐节制,场面压抑,缺少与观众互动的噱头,但你能感觉到它底气十足,因为坚信它的故事能立得住,也坚信这个故事一定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所以它像陈忠实一样平和老到地将剧情慢慢展现在观众面前。陈忠实先生希望观众“到《白鹿原》中找我去“,因为他已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这部作品。我相信,当我们在现场被这部剧打动时,一定会遇到陈忠实先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黄体军)

(来源:10月7日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