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心理学家: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永远不会对孩子做这3种事

心理学家: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永远不会对孩子做这3种事

时间:2018-08-02 11:09:45

相关推荐

心理学家: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永远不会对孩子做这3种事

从事心理学工作越久,越发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因为一个人最初的心理反应习惯就是在和父母的关系里形成的,而形成的方式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就是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那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说,真正爱孩子,健康地爱孩子的父母,就不会对孩子做这3种事:

1、不用“我是为你好”绑架孩子

在心理咨询室里,经常会有来访者向我倾诉,父母总是对他们说“我是为你好”,你要听我的话。可是父母很少在乎他们过得开不开心。

我有一个来访者,他叫李强(化名),他今年28岁,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学习的是化学专业,现在在一家科研院所做助理。但他喜欢文学、画画,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专业。

他说他从小就很听话,高中的时候喜欢文科,可是爸爸说理科容易找工作,他犹豫了,结果妈妈说我们都是为你好,他就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了。其实这句“我是为你好”就是妈妈的口头禅,妈妈经常给他说这样的话。

小时候他喜欢吃梨,可是妈妈买水果的时候,总是买很多的苹果,说一天吃一个苹果,不生病。他如果说他不喜欢吃苹果,妈妈又会说是为了他好。

现在他参加工作了,可是他总是闷闷不乐,对现在的工作不感兴趣,并且他已经发了很多文章,创作了很多文学方面的好内容。他想过辞掉研究所的工作,进入一家杂志社工作,可是父母坚决反对,并对他说,如果他胆敢辞职就和他断绝关系。

2、不用付出感来绑架孩子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过这样一个观点: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如果自己的心理层面是非常匮乏的,就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否则就会产生付出感。

所谓付出感就是牺牲感,而这个感觉是会让接受付出的一方产生内疚的。我的一个朋友他老家是农村的,通过努力奋斗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家庭。他经常给我说他的爸爸妈妈给他付出了一生,他很感恩。

但是现实情况是他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甚至过年的时候也不回家,只是给他们打钱。我们俩仔细分析了他的经历和目前的心理状态。他的爸爸妈妈,特别是他的妈妈经常会对他说,我和你爸为了你付出了一切,你一定不要让我们失望。

我这个朋友的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付出确实多,他的爸爸为了他上好的学校,辞掉了外地的,在那个年代的铁饭碗工作,他的妈妈在有了他之后做了全职主妇,全心全意照顾他。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他其实一直以来很内疚,这份内疚化作压力让他总是抑郁、焦虑和失眠,即他的爸爸妈妈给他的爱很沉重。

他平日里不会笑,不会去主动性的玩乐,因为他的爸爸妈妈为了他过得很清贫,他们从不曾为了自己的欲望花费金钱、时间,一切都为了他付出,所以他很内疚。

这份内疚使得他不敢为了自己开心,因为一旦他那样做,他就会觉得他对不起爸爸妈妈。当时此同时,他在上学、工作的时候都下意识地选择了远离父母,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来分析,这可以说是他下意识地选择远离内疚的体现。

3、不用道德优越感来绑架孩子

生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答案会五花八门,但是从事了心理学这么久我有一个感受,生孩子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按照自己的方式报答自己,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很多的父母喜欢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你如果不听话,你就不是个好孩子,甚至还会说你不道德,不孝顺。

那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评判,就会压抑自己,顺从父母,于是孩子的自我就会一直被束缚着,或者换一个更贴切的词来说,孩子的自我一直被父母传递过来的道德优越感绑架着。

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爱的结晶,我想这是生孩子,做父母最好的解释了。所以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在孩子还在年幼的时候,请给予他们真实的爱,这爱是包含着爱与自由的,这爱是不道德绑架,不情感勒索的。

唯有这样,他才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大的空间,唯有这样他才会活出自己的生命力,过得开心快乐,孩子过得好,不就是父母最希望的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