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西南地区多学科大咖论剑春城 博采众长 共话缓和医学发展之道

西南地区多学科大咖论剑春城 博采众长 共话缓和医学发展之道

时间:2023-10-22 10:53:07

相关推荐

西南地区多学科大咖论剑春城  博采众长 共话缓和医学发展之道

5月19日,西南地区缓和医学论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举行,来自成都、重庆、南充、简阳、内江、昆明、德宏等多个地区的缓和相关专业的专家齐聚新昆华,用专题讲座和学术讨论的方式,为省内外近百名医务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并发动“头脑风暴”,为学科目前存在的困惑和困难探讨解决之道,进一步推动了西南地区缓和医学的发展。

新昆华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马克教授在论坛上作报告

大咖论剑

缓和医学顺应大健康发展理念

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怀

在西南地区缓和医学论坛开幕式上,新昆华医院副院长郭海表示,新昆华医院一直秉承着小综合大专科、医康养结合的发展理念。在今年下半年预计将开放800张床位,并且已经打造了缓和医学中心等多个特色学科。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处长黄兴黎表示,缓和医学相对传统医疗而言,尚属一个新兴学科,但却顺应了目前中国大健康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健康服务贯穿于生命全周期的理想模式。

,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管理规范以及实践指南。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的重视和关爱。“新昆华医院顺应了云南省大健康发展的需要,建设缓和医学中心就是一次积极的探索。”黄兴黎提出,在今后的学科发展中,首先要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缓和医疗的认识,并且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指南进一步开展工作,同时应谨遵“最小的伤害、最大的尊重”原则提供医疗服务,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和尊重。

本次论坛的主席之一、新昆华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马克教授表示,在现有的学科中,姑息学科、疼痛学科、临终关怀学科、慢性病学科、老年病学科等等,其实都是与缓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当代医学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急性病为主、单病诊疗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慢性病管理为主、个体化医疗时代。

西南地区缓和医学论坛在新昆华医院举行

“很多老百姓,甚至很多医务人员对缓和医学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实际上,缓和医学适用于任何年龄患者的任何诊断、任何阶段,可以与疾病治疗共同进行。”马克表示,缓和医学重视患者的全方位需求,通过防治疼痛及各种不适症状,处理严重疾病急性期,减轻精神、心理、灵性痛苦等问题的综合医护照料,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保持自主性,保证获取信息的透明度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除了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外,还能帮助家属顺利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在上午进行的癌痛专题讲座中,云南省肿瘤医院姑息医学科主任庄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小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长赵蓉分别做了“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难治性癌痛界定及治疗策略”“癌痛规范化护理”主题报告。

在下午进行的研讨会中,马克教授做了“缓和路遥—我们该怎么做”的主题讲座,并与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副主任姚文秀、云南省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毛勇、庄莉教授、张小梅教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杜驰、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郭利华、德宏州人民医院宁养院主任张宗艳、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方红、四川省中西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向生霞、重庆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艾亮等专家一起,就缓和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策略、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专题讨论。

媒体视角

学会利用缓和医学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在本次西南地区缓和医学论坛上,通过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讨论不难看出,缓和医学已经深入到每位患者和家属身边,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学科建设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患者和家属已经到了生命终末期,才得到缓和医学的诊疗服务,还有更多的患者和家属直接错过这一能让他们从诊疗到人权尊重、心灵关怀都得到帮助的学科。

参加论坛的专家在相互交流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现在,居民不应仅要求医学技术的进步,在遇到疾病时,自己也应该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不断更新以往错误的传统理念,做一个聪明的“会看病”的患者和家属。

患者对缓和医学的几大认知误区

生病疼痛是应该的 无需专门镇痛云南省肿瘤医院姑息医学科主任庄莉表示,以癌症疼痛为例,癌痛正在从睡眠、食欲、躯体活动、情感、注意力等多方面显著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但在临床中,庄莉发现很多癌症患者一直在强忍癌痛,认为这样的病痛是理所应当的,只要治疗好癌症就不会再痛苦,所以不会要求医生专门镇痛。结果,有太多的案例显示,有不少癌症患者最后并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被疼痛和疼痛产生的并发症折磨致死。实际上,只要癌痛得到规范化的治疗,不仅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还能对肿瘤治疗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镇痛与抗癌同样重要,镇痛已经纳入了癌症控制的管理范围。阿片类镇痛药物会上瘾 不能吃也许是受到鸦片战争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只要提起阿片类药物,患者和家属都会顾虑成瘾问题,有的还会抵触该类药物。但事实上,不按医嘱服用,擅自减少服药用量的确会造成药物镇痛的不规范,但只要遵循医嘱服用,是不会成瘾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长赵蓉表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告知患者药物镇痛的有效性和忍痛的有害性、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疼痛感受、解释阿片类药物的特性、消除患者对用药成瘾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已经成为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生命最后一程 才知道缓和医学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心副主任姚文秀很惋惜地表示,缓和医学一直在被很多需要它的患者和家属错过。不少患者、医务人员、政府相关部门都以为缓和医学就是临终关怀,是在疾病已经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到该学科来挨过生命最后一程。因此很多人对缓和医学会秉持比较消极的态度。然而,缓和医学其实能对每个病人的整个病程进行有效干预。“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一味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而是要提高生存质量。”姚文秀表示,缓和医学不会将病人当做疾病的载体,而是当做一个需要充分尊重的人来对待,无论是疾病早期的治愈性干预,晚期的提高生活质量干预,终末期的陪伴和舒适度的提高,病人离世后对家属的哀伤干预,都对病人和家属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愿直面死亡 拒绝讨论和认识死亡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杜驰所在的医疗机构,是较早将缓和医学理念纳入疾病诊疗内容中的医疗机构。经过临床经验的总结,杜驰在治病之外,还会定期专门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一场完整的“死亡教育”。只有真正认识死亡,才是人权意识的自我觉醒。杜驰表示,只有从内心接受了死亡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才会使人们意识到应珍惜当下,尊重自己,不被疾病摧毁整个人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疾病,积极对待生活,并且从较早开展死亡教育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可以看出,越能接受死亡,对疾病治疗越有积极的影响。也许,这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注释。

这么好用的缓和医学治疗技术还没看够吗?继续往下戳↓↓↓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萌

图片: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