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

“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

时间:2023-08-12 10:12:08

相关推荐

“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

王巍

07月22日13:33来源:

焦裕禄结合在兰考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实际,出台了一个“干部十不准”,在全县干部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的时候,在焦裕禄纪念馆中,仔细审视了“干部十不准”的具体要求,他说,这样一个“十不准”在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严以修身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居首位。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排在首位,足见其重要。“做官先做人”,严以修身是一个人立世之本,是成德成业之基。

心存敬畏,不心存侥幸。“不畏人知畏己知”,越是无人知晓越要秉持严以修身的毅力,以良心自责,以党员道德标准自律,以公仆纪律自警,不留缝隙,不打折扣,言有规、行有矩,始终持正保洁。“不随黄叶舞秋风”,不因红尘滚滚而随波逐流,不因选择多样而慌不择路,身在俗世,不近世俗,人在尘埃,不染灰尘。

一以贯之,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严以修身要严整、严正,不是心血来潮热乎一阵,不是遇到问题突击一下,而是一个生命不息、修炼不止的过程,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坚定,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全身心投入。“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陈毅一生光明磊落,时刻自省自励。彭德怀曾说,不论怎样忙,每月总要抽出半天时间,把自己做过的事情检查一遍,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以便减少错误或不犯错误。“检身若不及”,检点自己的思想和品行就像来不及似的,既有紧迫感,也有忧患意识,一日不得懈怠。古人云:“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时时不忘“一点检”,如影随形成习惯,久久为功,就会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反之,忽冷忽热,只有善始,没有善终,耐不住时日消磨,经不起岁月冲刷,终不成器。一些贪官“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的堕落轨迹,令人深思和警醒。

坚持“全天候”,八小时以外不放松。严以修身要严厉、严慎,不仅“律己宜带秋风”,不留遗憾,还要全天候修身不放松,不留空白。刘少奇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过,在思想上、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最好连小节也注意到。做到这一点,管好八小时以外很关键。在这段时间和环境里,人离岗,思想不能撤防;不工作,精神操练不能懈怠。“一处弛则百处懈”,歇歇气,放松身心,香风毒雾就会乘隙钻空子,阴霾灰尘就会扑面染身,精神家园就会芜杂丛生。在八小时以外的空白里不空虚,不忘身份,不忘使命,不忘责任,抓紧时间充电,充实自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筑长城,就能挡狂澜万丈。

“君子求诸己”,严以修身,就要有“持正当从无过中求过”的自律意识,要有“归咎于身、刻己自责”的解剖精神,总是严阵以待,总是严肃认真,灰尘难上身,毛病缠不住,就会成为一个符合党和人民事业要求的人。

做人修身应自上善若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水是万物之源。水在行不言之道,它不但有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又有坚定不移的顽强不息、回归自然的百折不挠的斗志;还有因势利导、顺应客观环境为而不争,甘居下游、灵动活泼的战术。

要有水往低处流的低姿态。领导干部是水,人民群众是乳,只有水往低处流,才能水乳交融。领导干部应多下基层做调查研究,切记不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应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虚心谨慎的学习”。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领导干部只有把心思全扑在基层,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解基层之所需,为基层穿针引线,为基层排除困难,才能融入群众中,赢得群众心,做到水乳交融。

要有到中流击水的挑战力。领导干部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拼搏的精神。有作为的领导干部,大多是有胆有识、敢于突破自我的人。领导干部要敢于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敢闯敢试敢干,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冲破思维惰性的藩篱,摆脱自我陶醉的羁绊,用新思维确立新观念,用新观念推进新发展;要不断延伸视野,确保站在形势的前沿观察和思考问题,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不断强化发展意识。

要有柔情似水的亲和力。“柔”表现为策略上的灵活、作风上的民主以及待人上的谦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整体意识,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决策的实施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理顺各种关系,善于把真诚、随和、冷静、细腻等特征,融合到班子的团结协作和各种问题的处理之中;要关心、爱护下属,放下领导的架子,与他们打成一片;要讲究用人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有海纳百川的大气概。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干部不能因小错折人才。对犯错误的同志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特别是对“冒犯”过自己的人,更不能计较于心,甚至打击报复。“宽则得从”,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之胸襟,能包容个性、尊重特点、善待差异,容人之短、用人所长、不可求全责备。

要有推波助澜的奉献心。王安石《材论》写道:“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而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欲为,而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因此,领导干部要从爱才、惜才的高度出发,真正关心人才的健康成长,“扶上马再送一程”;领导干部要有“甘当人梯”、“为他人嫁衣裳”的奉献精神,为人才成长铺路搭梯;领导干部要去掉头脑之中的私心杂念,不唯台阶、不唯资历、真正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有潜力的给空间、干成事的给待遇,鼓舞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要有静如水面的好心态。《菜根谭》云:“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年。”智慧通达的领导必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有不少的领导却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浅尝而辄止;在工作上眼高手低、得过且过;在升迁上,则表现为上则大喜,下则大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领导干部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严以用权

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力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用好权,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也主要看怎样用权。毛泽东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用权不逾矩。对一般市场主体来讲,法无禁止即可入。对各级干部来讲,只能是法律规定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法定授权不能干。权为民所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做到严以用权不逾矩,更应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好干部杨善洲几十年里不知帮助了多少百姓解过忧困,但从没有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有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他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杨善洲能做到“三个从没有”,就因为他把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当成了一辈子的信仰。领导干部都应像杨善洲那样牢固确立正确权力观,像杨善洲那样对待权力。

我们都记得焦裕禄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焦裕禄的大儿子晚上放学很迟才回来,焦裕禄问他,你今天跑哪儿去了,怎么这么迟才回来?他儿子说,爸爸我去戏院看电影了。焦裕禄说你去看电影,钱从哪里来的呢?他儿子说,我跟售票员说,我是焦书记的儿子,他们就没要我的票,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之后,严厉地批评了儿子,说,你是县委书记的儿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谋私利,哪怕是一张电影票。为了这件事情,焦裕禄在兰考的县委常委会上作了自我检讨,深刻剖析了自己对孩子没有管教严格,没有按照党的纪律做好儿子的教育工作。

在这件事情之后,焦裕禄做了深刻的反思,他结合在兰考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实际,出台了一个“干部十不准”,在全县干部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的时候,在焦裕禄纪念馆中,仔细审视了“干部十不准”的具体要求,他说,这样一个“十不准”在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干部十不准”中就有这样的规定: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带头参加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拿生产队的粮款或向社员派粮派款,唱戏、演电影和其他的娱乐活动,谁看戏谁拿钱,谁吃喝谁拿粮,一律不准向社会摊派。其中还规定,不准借春节之机,大办喜事,做寿吃喜,大放鞭炮,挥霍浪费等等。这些规定虽然已经过去了50年,但在我们倡导厉行节约,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之中,它的现实意义依然很强,这是焦裕禄精神的实质。对于今天我们践行“三严三实”,做到严以用权,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老百姓保持血肉联系。

严以律己

严以律己,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也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律,作为名词用,解释为“规则”;作为动词用,表述为“约束”。律具有自律和他律两种形式。他律是外部环境,是主体发生变化的客观条件。他律包括法律和纪律的约束。而自律是对主体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是利用自身修养,进入崇高境界的前提。很显然,自律是内因,是根本。律己,可防沉沦。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岗位重要,面对的考验十分复杂,受到的诱惑多种多样。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坚守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但少数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放松了警惕,打了败仗,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后葬送了自己。“木自腐而后虫生”。分析那些滑入歧途的领导干部,无一不是从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开始的。如果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严格,一身正气,不法分子又怎么能奈何得了呢?唐朝张固《幽闲鼓吹》里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说是藩镇李师古想把宰相杜黄裳拉下水,准备了一份重礼,派人一连数天在他家门前观察守候,等待机会。可他们看到的是,宰相夫人与奴婢出门,二人皆青衣褴褛,只好取消了送礼的打算。这个故事说明,领导干部严以律己,才能有效地防止来自各方面的腐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以律己,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是“入德之方”。曾国藩告诫子孙说:“慎独则心安。”慎独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是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也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独”意味着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而有些领导干部恰恰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成为“两面人”,最终沦为阶下囚。“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曾是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张昆桐的“名言”,而他却因受贿1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条幅来自省,却以受贿500多万元而被判处死刑。领导干部手握权力,如稍有不慎,就会被拖下泥潭。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学会在诱惑面前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自觉自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慎独修正身,慎微走正道。“慎微”的意思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在小节、小事上过不了关的人,也很难在大节、大事上过得硬。从被查处的腐败分子来看,几乎都是从“笑纳”一条烟、一瓶酒,“帮忙”签个字、批个条子等“小事”开始的,最终却一发不可收拾地滑向了罪恶的深渊。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原书记马德在忏悔时说:“我收一个人,就能收两个人,今天能收一万,明天就能收两万,越收越多,越收越大。”这种“小节无所谓”的思想实在是贻害无穷,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慎独慎微离不开自省。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各种诱惑,要做到慎独慎微,不使人生之船偏离正确的航道,就需时时自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手握权柄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当有利可图时,须慎重考虑该不该得;当情面难却时,须明白社会正义大于私情;当挥霍浪费时,须想想还有未脱贫的群众。党员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做到君子坦荡荡,从容天地间,才能无愧于百姓的殷切期盼,无愧于党和国家的重托。

谋事要实

谋事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考虑,多想我是谁?为了谁?这是谋事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谋事一定要谋真事、实事,决不能谋伪事、虚事。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否定评价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

现代社会,官员如果不干实事,导致的结果不仅是止步不前,更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激化矛盾、虚掷公帑、劳民伤财、败坏风气。谋事要实要求我们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表现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是不务实。例如,有招商引资上的形式主义:“项目签约数十亿,落地只有几个亿;市里签了县里签,这边签了那边签。图名不顾实效,图签约不顾落实,耗资不菲的招商在一些地方成了‘作秀’。”招商引资过多过滥,铺张浪费,甚至弄虚作假,伤了民心。还有一些地区刮起“招商奢侈风”,热衷“赴港招商、海外招商”,入住豪华酒店、举办奢侈宴请、赠送高档礼品,借机组织不相关人员参加,不仅浪费了公共资金,而且往往伴生着更大的公共利益损害。

环境治理上只会搞“关停并转”、靠签承诺协议的方式治理某些痼疾。这些也是“做事”,出发点不可谓不好,但实际效果可疑,就未必是“正事”。凡只图表面热闹、不问实际效果的事,都不是“正事”而是“伪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我们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形式主义的一大表现就是做表面文章的多,谋实事的少;图吸引眼球的多,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久久为功抓落实的少;求短期政绩的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少。荡涤“四风”,其他三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相比之下,看上去危害不直接,且常常披着各种冠冕堂皇外衣的形式主义却顽固得多,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出现了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歪风。

牢记谋事要实,坚决“不兴伪事”,根本上还是要从深化改革上入手,改革考评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做到考评不被“形”所迷、不因“表”所遮,不为“伪”所惑,并加大“民评”权重,让那些“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干部没有市场。

创业要实

创什么样的业?是青史留赞誉的,还是千古留骂名的,是历尽千秋被人称颂的,还是华而不实为自己装扮的?这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鲜明观点。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创业要实的核心和关键,是共产党员的鲜明品格和必备素质。

敢于担当,知责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困难、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增强敢于担当意识迫在眉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时刻牢记使命、牢记责任。树立敢于担当的意识,就要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练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要在理论学习上加强紧迫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系统掌握马克思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在个人情怀上,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广阔胸怀,一心为公,坦荡做人。

善于担当,增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担当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更是能力,是本领。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担当的根基,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三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积蓄力量,做到厚积薄发;注重实践培养,从做好手头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当作提升担当能力的阶梯和展示担当能力的平台,锤炼担当的意志,养成担当的习惯,提高担当的能力。只有自己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本领,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勇于担当,扬正气。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情况更加复杂、矛盾更加棘手。能不能在这种环境下,不退缩,不害怕,关键是看党员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作为领导干部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思想境界;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扛起职责,担起任务;要有坚持正气的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维护真理、实事求是的政治自觉。只要有锐气,善于担当,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重实干,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推动发展。

总而言之,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量力而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做拍脑袋瞎指挥的事。曾几何时,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政绩,不顾条件和实际,不问市场和效益,有的盲目上工业项目,有的甚至强迫农民群众发展所谓特色种养,有的为此还强行征地拆迁,但项目大都不了了之。这些半途而废、人走政息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创业不实,干事情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替群众利益着想,不为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考虑,而是为了邀功请赏、扎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牺牲精神文明、牺牲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为代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一些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违背群众意愿、伤害群众感情的事,群众当然不满意。

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实施规划的过程,推动工作、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拖着来、绕着走。难题要一个一个地破解,计划要一项一项地落实。过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应该是有多少事要办,就要想方设法找多少钱来办,毕竟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我们只要干出一点成绩,就一定会感受得到群众的满意度。“功成不必在我”,领导干部创业要实,就是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做人要实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这是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应有之义,关系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福祉。

做人要实,领导干部首先要做一个老实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始终坚持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立志做这样的“老实人”:不是真的思想迂腐、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做一个善于团结同志、懂得工作方法的老实人;不是真的缺乏工作能力、庸庸无为的老实人,而是做一个工作能力过硬、敢闯敢干的老实人;不是一团和气、四面讨好的“老好人”,而是做一个作风正派、勤勉敬业的老实人。当前,各领域全方位深化改革,党的工作特别需要这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有力作风保障的人。

做人贵在诚实,百巧输一诚,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不偷奸耍滑。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诚信价值,更是一种从政准则。

清代小说《镜花缘》讲述了一个“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长着两张截然不同的脸:一张是慈眉善目的笑脸,另一张则是凶狠阴险的恶脸。一个长安人在这里待久了,也变成了“两面人”。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映照出当今某些“官格分裂”的积弊。“两面人”往往是两面三刀,滑头滑脑,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两面人”官员表现有三。

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中国传统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训,做老实人,必须是说老实话与做老实事的统一。然而在现实中,某些官员作报告振振有词、头头是道,却不把自己说的话当真,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带头违反。

二是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台上俨然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大讲如何严以律己、廉洁从政;而在台下却大肆进行权钱权色交易,活脱脱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政治魔术师”。“大老虎”无视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小官巨腐小官滥权现象背后无不闪现着“两面人”的鬼火。

三是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这样的人上下等级观念分明,说话做事区分人的地位,见风使舵、巧言令色。对上级极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对下级和群众则冷漠无情,颐指气使。

做人要实,还必须改进考核和用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让老实人吃得开,关键是积极培养、主动关心、大胆起用、坚决支持老实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好头,教育引导干部做人要实,尊敬老实人、重用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良好氛围。

把民心凝聚在党的周围,确保我们的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讲“三严三实”,讲作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使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