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电影《旋风九日》

电影《旋风九日》

时间:2020-07-05 21:18:11

相关推荐

电影《旋风九日》

导演: 傅红星

编剧: 傅红星

主演: 邓小平 / 吉米·卡特 / 亨利·基辛格 /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 萨日娜 / 更多...

类型: 纪录片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05-15(中国大陆)

片长: 94分钟

又名: 九天——1979年邓小平访美 / Mr. Deng Goes to Washington

剧情简介

1979年1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作为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美国,踏出了开放国门的第一步。

此次访美无疑是邓小平一生外交行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访,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国。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这样说:“邓小平1979年2月访美之后,两国友谊与合作的大门终于敞 开。”有人说:邓小平访美的那九天是当代中国人“中国梦”的启航之旅!它改变了此后中国发展的进程,影响了所有国人的生活。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卡特总统在日记中论述:“邓小平受到了美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

回首当年,一切的一切都寓意深刻。然而在九天访美中又发生了怎样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故事?谱写世界史大国格局从此开启,尘封三十年珍贵镜头终见天日。

影评:改变世界的九天

电影不仅展现了中美外交史上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也通过亲历者的口述道出一系列外交背后温暖动人的私人历史。

36年前,邓小平在美国经历的9天,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格局。讲述邓小平首次访美的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自上映以来,有票房也有口碑,形成了热议。本片详细记录了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9天的全过程,首次揭秘了很多史实。影片导演、曾执导过《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傅红星说:“邓小平访美这9天,是当代中国梦的起航之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幕大戏。”品读此语,观看此片,回顾历史,颇值评鉴。

《旋风九日》的政治历史意义毋庸置疑。过去百年历史足以证明,中美两国之间,对话交流之益远大于对抗隔绝所获。这也是为什么在东西方冷战壁垒森严暨中国“文革”动乱未已之际,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要利用乒乓外交打开西门,进而迎接基辛格和尼克松。1979年邓小平以国家领导人身份访问美国,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的继续,亦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影片取名《旋风九日》,首先是基于美国新闻界报道的“邓旋风”之说。访美短短几日,如旋风般吹散中美关系阴霾,融化冷战坚冰,给美国政治、外交、新闻、商务、科技、文化、教育各界及普通美国人送去东方中国的友好消息。进而,邓小平访美短短九日,竟进行了80场活动,包括20次讲话,20次宴会,10多次跟记者谈话,活动日程如旋风般快速高效。

《旋风九日》不同于传统的文献纪录片,它不仅有当年的影像文献资料编纂,更有亲历者的当下口述历史,编导组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第一任美国驻中国大使伍德科克、前国务卿基辛格及中美双方的众多历史见证人,将历史讲述的年代和讲述历史的年代结合成“影像史学”的新形式,同时呈现当年“邓旋风”的史实和影响。

据悉影片大部分影像资料来自故事发生地美国。其看点之一,是第一次向中国观众如实呈现了各种敌对势力在邓小平访美期间反对与“抗议”的现场影像,将历史的“负面”和“正面”拼接成真实历史整体,从中可以看到当年中国外交人员面对陌生世界的高度紧张,也可看到邓小平面对恶风浊浪时处变不惊,还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人的高度自信。看点之二,是影片从多角度对邓小平访美一事进行了多层次的再现,编导不仅采访了多位美国政要的夫人,还采访了白宫厨师、特勤人员及为邓小平作马术表演的休斯敦姐妹等多位普通美国人,当然还采访了跟随邓小平访美的中方随员,甚至还曾几度追踪捣乱者的线索,这些人见证和回忆,为邓小平访美提供了更多富有质感的历史细节,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视角,成就了对历史的多维度、多层次、多焦点讲述。

影片的最大看点,是对主人公邓小平形象的生动展现。影片以“日志”形式编纂,精心选择了邓小平访美九日的不同场景和故事,呈现出邓小平的多个令人难忘的经典瞬间:在欢迎仪式上的庄严自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淡定从容,在国宴和政要家宴上的平易随和,在面对卡特总统西式幽默时的尴尬腼腆,在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墓前的肃穆虔诚,接受大学荣誉学位时的坦荡大气,表演现场戴上牛仔帽时的机敏洒脱,坐进航天机舱时儿童般天真快乐,亲吻美国儿童额头时祖父般亲切慈祥……最出人意料的场景,当是他临时决定步行拜访基辛格,让安保人员慌忙措手,造成西雅图大堵车的瞬间——这一瞬间最能表现邓小平的个性特质,从而最堪玩味。而在他患感冒时边揩鼻子边发表告别演说的瞬间,简直平凡之极,却让人感慨万千。

《旋风九日》的另一大可取之处,是它的市场路线及其商业化拓展。既然要走市场路线,当然要让影片适应当下电影市场需求,即要加强影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编导傅红星下了大功夫,也创造了优良佳绩。

首先,编导以“历史揭秘”形式,对历史文献纪录片进行了商业化包装打造。即在影片中融入惊险片元素,将邓小平访美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升为一条观赏路径,“有人要刺杀邓小平”成为贯穿全片的重大悬念。制片方还专门制作了一款展示各种枪支的海报,其中FBI(联邦调查局)字样吸人眼球。这样做有充分理由,一是任何一国领导人出访,安全保卫都是头等大事。二是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必然触动利益受损方的神经,中美安保人员如临大敌,这是事实。三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有人捣乱,有多人次试图冲向邓小平,这也是事实。四是无论是否截获刺杀情报,无论情报真实与否,安保人员都必须假设并预防刺杀的发生。总之,邓小平访美期间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可以讲述,也应该讲述。影片让中方警卫负责人孙勇、张宝忠和美方特勤人员保罗·凯利现身说法,真实可信。

其次,影片在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就是其中的几段动画场景。用动画形式刻画国家领导人形象,在西方由来已久;以动画形式呈现电影故事,在中外电影中也非鲜见,但在文献纪录片中以动画形式来表现中国国家领导人,却是第一遭。这一勇敢尝试,拓展了中国电影认知及审查界限。有人说影片用动画填充,显得不够扎实。这是值得影像史学家讨论的问题:在缺少影像资料的情况下,历史讲述该如何进行?换言之,是用几行字幕交代好,还是用动画呈现好?对此大可见仁见智。从观赏效果看,动画形式或许更好,具体说,一是让领导人形象更加平易可亲且幽默可喜,二是让读图一代年轻观众更加喜闻乐见,三是充分证明动画形式也可以成为影像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影片的剪接,是按照当下商业故事片的节奏进行,快捷而有力,一扫文献纪录片普遍存在的冗长沉闷之风。该片的镜头长度,短则仅仅数秒,长也不过几十秒时间,利用电影蒙太奇的技艺,不仅实现了有限时长中的信息最大化,且与当代年轻观众的心律同步共振。效果如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结尾所说:“我们所谓的真实,是刹那间同时萦绕你我感受和记忆间的,某种和谐。”

最后,顺便说及,它的融资理念和众酬方式也可圈可点。一是不申请政府资金,二是不融来历不明的资金,这是要确保电影创作的独立性、自主性、严肃性和纯洁性。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制片人和编导者必然要承受的巨大市场压力,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这种尝试,都有大功于中国电影市场。

这部影片也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例如,在访谈影像中有一段,布热津斯基说邓小平要求与卡特总统私下会谈,卡特感到奇怪,问为什么?布热津斯基说不知道,可能与越南有关。大部分访谈都有中文字幕,唯独“与越南有关”这话没有,听不懂英语的观众就无法了解这一重要信息。这是一个技术性失误吗?按理说,傅红星导演不会也不该犯如此低级失误。若不是技术失误,那是编导有意为之?若是有意为之,又是为什么?这值得讨论。熟悉当年历史的人想必都了解,与卡特总统的这次私下会晤,是邓小平此次访美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密谈的正是越南问题。此次密谈的结果,改变了当年国际关系格局。在正式会谈之外,刻意安排私密会晤,其重要性及戏剧性一目了然。以“历史揭秘”为最大卖点的《旋风九日》,回避了这一重大历史秘密,连字幕也不出现,无论怎么解释都成问题。

又如,影片中有肯尼迪遇刺历史记录影像的完整呈现,长达数十秒,尽管有人喜欢,我觉得仍有讨论余地。理由是,这段历史影像与邓小平访美所遇危机并无真正的逻辑关联,更非直接证据。编导使用这段影像,无非要配合美国特工讲述邓小平访美安保之虞,从而把“暗杀邓小平”这一主题落到实处,并推向高潮。这样做,恐怕有分寸失当之嫌。因为冲向邓小平的人是捣乱狂徒,而非刺杀凶手,背包里是纸质传单而非炸弹,暗杀邓小平毕竟未成历史事实,过度铺张暗杀主题,很容易越过历史纪录片和惊险故事片的边界。真正聪明的做法,应该是“故事解构”,即告诉观众,刺杀邓小平虽有可能,但并非事实,不过是虚惊一场。

一面是遗漏邓小平访美的关键信息,一面是过度营造邓小平遇险的紧张氛围,将这两点结合起来看,会不会有损于影像史学的学术品质?尽管瑕不掩瑜,影像史学即真实电影的创作中的优先性排序及相互关系问题,仍值得思索和讨论。(作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