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儿童团团长”刘德安:战士以身许国家

“儿童团团长”刘德安:战士以身许国家

时间:2018-07-27 05:48:49

相关推荐

“儿童团团长”刘德安:战士以身许国家

1929年8月出生的刘德安是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县(现为任丘市)南马村人,1945年8月参军,在河北冀中情报室当通讯员。解放战争期间,被分配到二O九师文工团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海军航空学校大队长、团长,海军某厂厂长。1983年离休后,到河北省军区邯郸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疗养。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如今91岁的刘德安身体硬朗,说话铿锵有力,记忆力也好。9月1日,在他的家中,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抗战往事。

年轻时的刘德安

15岁当上抗日儿童团团长

1937年9月,日军侵占刘德安的老家沧州。8年间,侵略者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大批同胞遭到杀害,这一切给刘德安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当时,日军的炮楼距离我家所在的南马村只有三四里,日军经常到附近几个村扫荡,而且气焰特别嚣张,单兵就敢到村里祸害人。”刘德安记得,在他15岁那年,有一名小个子日本兵端着三八式步枪进了村,看哪个村民不顺眼按倒就打,胆敢逃跑,就叫嚣着开枪射击。这名日本兵还在村里空地支起桌子,在上面撒一把糖,假惺惺地招呼村里孩子们过来,说谁交代了八路军的行踪或埋粮食的地方就可以领糖吃。刘德安和几个好伙伴拒绝领糖,气得日本兵哇哇大叫。见势不妙,他们灵机一动分散躲藏,才逃过一劫。

后来,八路军游击队来到南马村开展抗日活动,其中一名战士住到他家。交流中,刘德安深受鼓舞,誓要参军抗日,但年龄不符合参军条件,就先加入了南马村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很快,踏实能干又聪明的刘德安被大家伙选为抗日儿童团的团长。

送“鸡毛信”端掉日军炮楼

1945年初,日军在战场上处处失利,大部分时间龟缩在炮楼里,颓势已显露无遗。这时,活跃在任丘附近的八路军游击队决定打个突袭战,端掉南马村附近的炮楼。

“炮楼内潜伏有八路军的地下党员,他们需要把情报送出去。”刘德安说,儿童团在送情报中发挥了作用。他和小伙伴经常伪装成放羊娃或卖货郎偷偷接近炮楼,根据暗号把地下党员的“鸡毛信”送给村里的党组织。除了送“鸡毛信”,在路上看到了多少辆日军军车、载有多少士兵、往哪个方向走……这些信息,刘德安和小伙伴都会暗记在心,回村后一并汇报。

通过这些情报,八路军游击队掌握了日军的行踪,在一次突袭战中炸掉了刘德安家附近的炮楼,歼灭了里面穷凶极恶的日军和伪军。由于离战场近,爆炸声几乎惊动了全村人,“挤在人群里望着炮楼方向冒出的浓烟,我特别开心,当时感觉跟过年一样!”刘德安说。

次日,村民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拿出家里的食物和新缝制的布鞋、棉衣等排队慰问得胜归来的战士,刘德安提上家里的一篮子鸡蛋也加入慰问队伍。

带着12个伙伴参加八路

回到家后,刘德安难以忘怀八路军战士英勇的雄姿,参军的意愿更加强烈。他把参军的想法告诉了儿童团里12个好伙伴。令刘德安意外的是,大家伙都萌生了同样的想法。1945年8月的一天清早,16岁的刘德安和12个好朋友跑到邻村的八路军驻地报名参军。

“这一年,八路军开始全面反攻,日军覆灭的日子近了,但他们不甘心失败,还会出来害人。”刘德安说,参军的路上遇上日军,他们掉头就跑,日军紧追不舍,“幸好有老乡帮忙,把我们藏进了青纱帐。”

大难不死的13个年轻人,如愿成为八路军战士。由于他在抗日儿童团送过情报,被分配到河北冀中情报室,当了一名通讯员。

河北、北平(北京)、天津的日军动向、兵力部署等各种情报通过无线电波汇总到情报室,由通讯员送到附近战区指挥部。作为通讯员,刘德安每天骑着缴获的自行车送情报,一天要跑几十里路,还要提防日军或伪军的巡逻队。除了送情报,刘德安还负责把各地捐款送给县城里的地下党组织,用于购买军用物资和药品。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刘德安说,当时他们通讯员正在开大会。突然,有领导跑进来兴冲冲地喊:“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没鞭炮放,战士们就把那个步枪、机关枪冲天射,大家都欢喜地跳起来,大喊‘日本鬼子投降啦!’场面非常热闹。”刘德安一边说,一边还用手高举,做出庆贺的动作,好像这一幕刚发生一样。

抗战老兵刘德安

最怀念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德安又投身到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解放保定、偷袭大清河、保卫西柏坡等战斗。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德安报了名。奔赴朝鲜前,在辽宁葫芦岛成立不久的海军航空学校到他所在部队招飞行员。体检合格的刘德安入招,从步兵变为飞行员,在海军航空学校学习驾驶当时先进的苏联伊尔-28轰炸机。后因身体原因转行从事飞机维修工作。

离休后,享受正团级待遇的刘德安却闲不住,为了让后代记住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懂得和平来之不易,他经常到部队向新兵战士讲述抗战故事。

十四年抗战,国难当头,八路军与当地百姓“鱼水情深”,一直为后人称道。刘德安对此深有感触。他回忆,当时战士吃不饱饭,就挖野菜,用一大捆野菜可以换2两小米饭。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还经常打胜仗,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每次打仗,当地老百姓都会给战士送白面和衣物。转移路上,村民不停地往他们怀里塞鸡蛋、塞干粮,生怕他们打仗的时候饿着肚子;运伤员的担架不够用了,村民竟然把门板拆下来,做成转运伤员的担架。回想起那段子弟兵与人民相互搀扶着走下去的日子,刘德安百感交集,眼含热泪:“忆往昔峥嵘岁月,这一幕幕军民‘鱼水情’催人奋进,历经战火锤炼,岁月磨蚀,依旧令我倍受鼓舞、难以忘怀。”

寄语后辈珍惜当下

当年的冲锋号角已然远去,无数像刘德安老人这样的爱国志士,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在当时破碎的山河上铸成了新中国。岁月如梭,韶华易逝,75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贫穷的国家,如今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回望艰苦岁月,刘德安老人不禁思绪万千:“我这一辈子经历了不少事情,看到战争的残酷,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现在的日子都好过了,年轻一代人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发扬风格,努力再努力。同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祝大家健健康康。”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文 邱勇慧/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