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国医师协会 医师报联合召开“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共话

中国医师协会 医师报联合召开“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共话

时间:2020-06-10 09:56:44

相关推荐

中国医师协会 医师报联合召开“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共话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

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连续三年“双下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近年来,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政策、实施专项行动,开展督导考核等多项措施,全国医疗纠纷和涉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风险隐患明显减少,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实现连续三年“双下降”的良好势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全国医疗纠纷总量10.07万件,比下降6.7%;涉医违法案件4037件,比下降14.1%。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全国有7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为处理、化解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

依法严惩涉医犯罪,对涉医犯罪“零容忍”

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涉医犯罪,审理了一批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院打砸扰序的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介绍,在依法惩处涉医犯罪的同时,人民法院切实做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其中调解结案6489件,撤诉3572件。

“ 涉医犯罪成因复杂,治本之策在于综合治理。刑罚是一种后置措施,是标本兼治的重要手段,但绝非唯一手段。”马岩表示,今天会议的主题非常好,“人文关怀与法治智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实既需要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为本位,又需要法治智慧,以法治智慧来保障。

“今天的会议的名称为‘声音•责任’,看似简单的两个词,寓意非常深刻。”马岩说,暴力杀医、伤医、打砸医院等犯罪行为,严重侵害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严重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挑战的是人类良知和底线,毁掉的是人民健康这一社会根基。因此,从法院的角度讲,强调依法严惩涉医犯罪,对涉医犯罪“零容忍”,就是我们向社会发出的“声音”、传达的信号,服务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保障民生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使命。这就是人民法院的“声音”和“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元明

对重大涉医案件,坚持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机制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副厅长元明表示,对重大涉医案件,坚持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机制,组织精干力量办理,加强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对有案不立、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问题,依法监督纠正。进一步加强与卫计委、公安部等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送、侦查取证等衔接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加强基层办案人员培训,提高办理此类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边清江

加大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力度,有效遏制犯罪多发势头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边清江介绍,7月部署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截止目前共破涉医刑事案件662起,刑事拘留687人,查处治安案件3047起,治安处罚2542人;稳控扬言伤医人员1842人,及时制止现行违法犯罪行为911起。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会同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重点开展几项工作:始终保持对涉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涉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强化安全指导、严密防控措施,构建医疗机构治安防控工作新格局;强化部门协作、抓好工作衔接,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该怎么做?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

改善医患关系要从提高国民素质抓起

张雁灵会长表示,医患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体,而医患和谐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一个系统工程就像盖一座大厦,有各种结构,医生和患者是柱子,支撑大厦,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是大厦的楼顶,是上层建筑,用法制维持着医患关系。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医患关系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国民素质教育抓起。

张雁灵会长认为,当前我国前所未有地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国家的战略,是卫生界的一件大事。联合国制定了健康的四条标准,一是躯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道德健康,具备了这四条标准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健康纲要规划应细化到提高国民素质。现在很多中国孩子都培养成了考试机器,奥数机器,特长生,中国孩子的教育缺少思考、领悟时间。未来中国要建立世界级榜样级医患关系,要从孩子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是解决医患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素质,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根本的条件。医患关系的基础,就是如何让医生和患者构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没有信任和尊重,构建不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张雁灵会长对改善我国的医患关系提出了解决之策,一是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缓解当前的医患关系,特别是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发展卫生资源的调配等等,为医院减压。二是建立机制,既有民事调解的机制,也有依法治理的机制,还有医疗保障等多种机制。中国医师协会已从前年开始进入实质性地推进和研究有关险种。三是完善依法维护医患关系的保障体系,加强建设,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保障。

呼吁建立中国医师节

张雁灵会长在会上呼吁,要建立中国医师节。他表示,中国注册医生290多万人,乡村医生130多万人,400多万医生应该有自己的节日。

媒体要发挥新闻报道的正能量

媒体在推动和谐医患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媒体在医疗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张雁灵会长提出三点意见:第一,要提高医疗新闻报道质量和内涵。深层次地分析医疗费用高、就医难的原因,把国家当前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传递出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增加互信。第二,树立正确的报道观。对于不懂的医疗知识应该多学多问。第三,做引导性的媒体。引导患者,引导医生,引导社会,做正义的代言,传递正能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

打通医闹入刑“最后一公里”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表示,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医疗秩序得到了改观,但是这两年不断还有一些杀医伤医案件出现。因此,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尽快让医闹入刑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医务人员安心工作,广大患者能有一个安心的就医环境。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医疗无法进行的,将受到《刑法》处罚(即医闹入刑)。但在温建民教授看来,这只明确了医疗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并未专门针对涉医犯罪进行立法调整。

温建民建议,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中增设“扰乱医疗秩序罪”。

建议将被杀害医生定为“准烈士”

温建民教授表示,希望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医师协会保障受伤受害医务人员及家属的权利。能否出台一些“意见”“办法”,或以部门法规将他们定为“烈士”或“准烈士”,对其家庭进行救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孙建方教授

实现分级诊疗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

分级诊疗带来先天不利。三级医疗机构能力很强,因此看病动力很强,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病,都一起看,否则无法保障“基本生存”,因为国家补偿不到位。反过来,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动力也不够,竞争格局可想而知。现在医联体大多是上头往下转,下头往上转是少数,分级诊疗要切实贯彻下去,这些障碍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挺难。

实现医师多点执业仍需努力

孙建方教授认为,执业医生多点执业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政府鼓励,病人欢迎,医生愿意,但是上座率不高,全国没有多少医生真的可以多点执业。最主要的原因,医生还是单位人,不是社会人。如何打破这个障碍,医生的多点执业才可以顺畅地执行。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推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

伤医事件与大众法制概念和法制素质有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表示,希望公众能正确看待伤医事件,医患关系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样的,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法制健全问题,整个国家公众法制概念和法制素质的问题,而这些需要社会整体提高,只是单一地要求医疗行业,是不够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俞光岩教授

尊重医师要形成社会风尚 纳入公德教育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俞光岩教授认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该加强德治,他说:“国际上医生、警察、教师是最受尊重的三个职业。但是现如今,有些人不尊重医生,不尊重警察,不尊重教师,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娃娃做起。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行为准则、公德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韩雅玲院士

处理伤医事件要坚持从严从速

韩雅玲院士说,从的报道来看,暴力伤医事件仍然存在,多名医护人员致死,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追责。我个人认为,伤医事件应比伤害别的职业的公民事件,处置更严厉。近期对处理力度有明显加强,希望继续保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

让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医疗暴力

李兰娟院士表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是抢救生命的地方,不是一般公共场所,是重要场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痛恨那些杀医生、打医生、破坏医院公共秩序的人,要让他们知道他是在做一件破坏整个救死扶伤、抢救患者的公共安全秩序的事件。此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科技强国”战略,我们能不能也提个“卫生强国”战略呢?当然,这就需要有法制的保障。建议尽快出台“基本卫生法”,把所有的法律法规做明确规定,对医疗机构的功能,对患者的权益以及政府的投入等,都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范利教授

医患利益是一致的,医患是共同体

范利教授认为,医患利益是一致的,没有病人医生成长不了,给病人治好了是经验的体现,是成长的积淀,要感谢病人。同样,没有医生治疗,病人也不会康复。因此,医患利益是一致的,是共同体,而不是对立的。

医患关系,医德是关键的,医生没有医德,就不能与病人形成友谊和真正服务病人的感受。病人能感觉到你是不是真心为他服务,如果他能被感动,即使你做得不好,但是你真正诚心诚意去做,也能化解。

加强普法教育,对涉医违法零容忍

对百姓来说,要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医疗的未知性,医生不是神。对医生来说,要有人文关怀,加强沟通,学会自我保护,化解矛盾。同时,范利委员也提出要加强普法教育。她说,“涉医违法判决上应有权威性,普法要有普及性,要让民众知道,对于涉医违法是零容忍的。”

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教授

建议设预防机制和医疗事故保险机制

赵铱民教授表示,要建立预防机制和合理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保险机制。他说,医院无过错状态下也要赔偿的做法,产生很多严重后果。一方面不公正,医院和医生不能接受,没有责任,硬要赔偿,反而对法律产生了疑问。另一方面助长了“医闹”气焰,无助于长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甚至埋下隐患。要建立预防机制和合理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保险机制,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法治智慧的体现。这种机制就是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可信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全世界都证明了的一条最重要的解决医患关系的基本解决方案。可参考国家农业险的做法,保险费由国家、当地政府、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医院姚树坤教授

医患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姚树坤教授认为,医患关系应有三方面涵义,第一,相互依存,对于健康大家是朋友,面对疾病的时候,面对我们共同的敌人的时候,肯定我们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只有我们共同来相互依赖,相互尊重,才能战胜疾病。第二,相互尊重,病人要尊重医生的劳动。医生要尊重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去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换位思考。第三,病人是医生的老师。每一个医生成长过程中,每一点经验的积累都来自于对病人的诊疗的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

发挥医联体作用 真正落实分级诊疗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医联体,这是对医疗体系改革非常重要的举措。但在现在的医院管理和整个医疗体系构架中,如果不注意一些问题,会使医联体变成大医院垄断的平台,会更加抑制基层医疗的发展,不利于分级诊疗的推进。

要想实现分级诊疗,决不能让大医院变得越来越像“巨无霸”,而应该使医疗体系扁平化,基层兜底,真正增强县医院的实力,而不仅仅是国家中心或地区中心。让基层变得更强,才是医联体的初衷。

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二医院林邵彬教授

尽快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林邵彬教授表示,应尽快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体现政府的社会服务、社会责任及管理职能,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效能,医生的执业责任,患者自担一定风险等多个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形成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杨民常务副会长宣读倡议书

齐学进副会长主持会议

与会领导和委员们合影

参加会议的还有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五处孙海波副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机构处姚德明处长、医疗安全与血液处高新强处长、医疗资源处胡瑞荣副处长、医疗质量处马旭东副处长、医疗安全与血液处张睿副处长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各职能部门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医师报供稿)

中国医师协会 医师报联合召开“声音·责任”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共话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