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微信之父'张小龙:好的产品 自己会说话!一

'微信之父'张小龙:好的产品 自己会说话!一

时间:2021-01-31 06:02:19

相关推荐

'微信之父'张小龙:好的产品 自己会说话!一

微信之父张小龙: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1-17 21:38

【天极网IT新闻频道】“我一直认为一款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我们尽量让产品自己说话,而不替它做过多解释。” 作为“微信之父”,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1月15日的微信公开课PRO版现场这样表示。

在出场之前,张小龙先在现场大屏幕上匿名为大家展示了自己在小程序“跳一跳”上的精湛技艺。很遗憾,这一次,他只取得了967分的成绩,但已经引起台下的一阵阵惊呼和赞叹。

这个成绩并非张小龙的最好水平,因为上周他刚刚因为打到6000多分而获得了一个“立地成佛”的称号,这位“无聊大师”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

虽然在产品成长的过程中更多地喜欢“观棋不语”,但张小龙承认,当微信的岁月到了如今拥有将近10亿用户的这一个时间点,“也许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我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些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样更有助于用户和整个生态对我们的理解。”

“跳一跳”这个小游戏本是被微信作为一个简单的Demo来推出,一次非刻意的尝试却取得了超出微信团队预期的效果。张小龙笑称,“这个游戏突然变成了有史以来用户规模最大的一个游戏,因为它的DAU大概到了1点几亿。”

拥具6000多分战绩的张小龙并非要卖弄自己的战绩,相反,他在拼命通过“肃清”这款小游戏的用户阵营,以便彰显微信的诚信。

首先,一时间伴随“跳一跳”而大量出现的众多外挂成为了张小龙的第一个敌人,他不希望这些不平衡影响了微信用户彼此间的信任,哪怕这次以寡敌众的交火难度很大。

其次,张小龙希望把“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作为一个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微信不会考虑流量,不会考虑利益得失。“它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拥有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刻。”他说。

真正的情怀便是舍弃

与此相关联的就是,微信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微信是一个工具,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也很少谈生态,因为对于用户而言,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他并不关心。”张小龙说。

在每一天,微信团队都会面临着很多的决策和选择,需要在对和错以及利益最大化方面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取舍。不过,在张小龙的头脑中,所有的选择都将遵循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个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而并不以利益最大化作为判断依据。

或许,微信很有情怀,张小龙很有情怀,但张小龙的“对错观”并不仅仅依靠情怀而生成。其实,微信每一个版本的切换时刻都面临了很多选择,一贯的稳定性反倒是在更多地体现着一种“舍弃”。

“大人只讲利益,小孩才谈对错,做产品也是这样,我们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我们的产品越走越偏,最终产品变成了一些利益的堆砌,我认为这样会失去产品中本质的东西。很多事情我们做了,但是我们觉得不好,就舍弃了。”张小龙说。

笔者一度曾经认为微信将小程序放置在所有对话的最上方,意味着张小龙给予了小程序以最多的流量和倾注了最多的关注,但是张小龙却当众抛出了一颗澄清误解的彩蛋。

打开微信的第一页,使劲将对话窗向下拉到底,人们会在最下端看到埋伏在低部的一句话:“这不是入口。”张小龙在以程序员的幽默感述说着一个产品的态度。

真正的尊重是平等

“对于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那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张小龙这个时候有些自诩,他认为,微信在这一点上要比其他很多产品做得更好,这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但它同时需要坚持,需要警醒。

与很多产品中频繁出现的“您”不同,微信对用户的称谓永远是“你”,而不是“您”。张小龙执拗地认为,尊重用户和尊重每一个人,意味着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去称呼用户,像朋友一样称呼便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甚至他最终将这一条款写进了微信的产品条约。“从此,微信团队没有人敢在产品中对用户过于尊敬,因为我们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就说明我们可能怀有某种目的,比如可能希望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张小龙讨厌一个APP通过换上节日LOGO的行头和“帮助”用户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来感动用户,以获得一些所谓的“流量”。他甚至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不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他希望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用户当作听从自己驱使的群体,因为这些都是不尊重用户的一种表现。

或许,这就是张小龙的风格。

尊重就是“用完即走”

“用完即走”并非是张小龙在本次微信公开课上抛出的新词语,只不过这次他开始认真地和大家强调,“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

“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作为一个工具,应该更高效地帮助用户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而并非希望用户一直低效地困在一款产品中处理事情。使用的高效意味着愉悦的用户体验。因此,“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并不矛盾。小程序的目标就在于此,在于点开并使用之后,便不用再去管它。

作为一个很容易被感染上平台属性的高频工具,微信偏偏在贯彻“去中心化”的策略。这是张小龙的一个观念,它同时也代表着“微信之父”看待互联网世界的方式。

张小龙并不认为微信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在他的头脑中,微信所提供的大量服务来自于不同的公司。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的所在,但这些服务却由用户自己去发现,不由这个平台所左右。这种“去中心化”的思考也是一种对用户选择权的“尊重”。

随之而来的几件事,则说明了一切。

第一件事,是微信公众号App即将现身,虽然目前的产品据说还没有完全达到张小龙的预期。

微信是为手机而生的,却始终受控于PC版本的发布后台。为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公众号App,微信不再继续“纠结“。

第二件事,是微信公众号在苹果平台即将恢复赞赏功能。

红包和赞赏是有着中国特色的互联网行为,苹果早期的不理解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封杀。伴随着微信即将推出的“作者体系”,赞赏的对象由公众号切换为作者,这是一种全新内容价值观的体现。

在微信与苹果的抗争和妥协中,“作者”将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它是一个独立的栏目,关于作者的介绍,关于作者的文章,关于作者的投稿行为都将在新概念中重构。

此外,“公众号只能写长文”的观念也会被颠覆,鼓励作者通过手机端直接创作生成更多的短内容,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对头条的一种反击。

第三件事,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答案是否定的。

“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的阅读效率,让用户更快地找到订阅的重点,而并不是掌控用户的订阅行为。”张小龙的话表现出一种姿态。

小程序,并不保守的“保守派”

小程序曾经被视为风口,但张小龙不希望它因为成为流量透支的工具,因为他担心随之而来的或许就是它的夭折。作为一个新平台,微信宁愿“先紧后松”,宁愿成为保守派。

张小龙明白,对于很多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是小程序,也并不关心游戏和小游戏之间的区别。对于真正的用户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用户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触达,并且立即使用。

为了实现这一点,微信给予小程序以过于拖沓的铺垫和耐心,甚至取消了准备投放的催化剂。

在张小龙的逻辑里,小程序代表了一种通用平台的表达方式,代表了信息的一种组织方式、一种信息的载体,小程序可以以跨平台的方式随时随地地联系万事万物。

为此,小程序的概念足够抽象,微信为它预留的空间也足够奢靡。

“它只是一个任务栏,只是一个快捷方式,而不是电商的拥趸。”张小龙说。

小程序跟App是两种不同的应用组织方式,小程序不是要来取代App。相反,小程序的制造是要去丰富APP的很多场景。在很多场景里面,一个App太重了,反而变得不方便。

未来小程序的存在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场景或一个终端而随时触发一个小程序,而并不需要提前准备若干个APP。

小程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甚至意味着用户无法“删除”掉它。无需关注它是否“存在”。

“我需要想一想”

借助互联网将人们的生活从线下搬到线上,曾经是众多互联网人的憧憬。共享经济、智慧零售、线上支付的一项项弹出,看起来都是把民众的生活引导到线上生活的套路。

“这些都让我们特别自豪,每个人都在疯狂地追求效率,每个人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线上。”张小龙曾经也是这一理念的拥趸,不过,如今他开始怀疑这一切,人们是否可以放下手机,放弃线上生活,多和朋友见见面,摆脱被手机控制所有时间的命运?

“我们会反思这一切,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线上服务,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是真的希望人们完全地把生活搬在线上去?”张小龙在寻找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去触摸用户的脉搏。

由此,未来的微信可能会去做与线上相反方向的另外一件事情——探索线下。更多地把自己的目光投射到周边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中去,帮助民众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这或许便是微信在已然到来的最可能进行的新尝试。

或许在这个节点时刻,就如同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现场的那个停顿。当时,他真诚地指着自己的头告诉我们,“我需要想一想”。(曾宪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