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医疗科普】新生宝宝出现黄疸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医疗科普】新生宝宝出现黄疸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时间:2020-01-19 16:08:24

相关推荐

【医疗科普】新生宝宝出现黄疸 如何做好家庭护理?

本文图片由李向妹提供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宝宝在出生后不久,皮肤和粘膜等发黄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俗话说“十个宝宝八个黄”,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与体征,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只需动态观察,不需特别治疗;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带来神经系统及视听损害,也有些黄疸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治疗。因此,在疫情时期,家长们学会新生儿黄疸的居家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

新生儿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1.目测宝宝黄疸水平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状态:

假如仅仅是脸部黄,为轻度黄疸;

假如是躯干皮肤发黄,则为中度黄疸;

假如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则为重度黄疸。

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消退则是从手脚心开始,然后四肢、躯干、颜面部,最后是眼睛的巩膜消退。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如果不知如何看,新生儿科医生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2.观察宝宝大便颜色

假如黄疸是由于肝脏胆道问题所致,宝宝的大便会变白,但不是一下子变白,而是越来越淡。假如再加上身体又黄起来了,这时候就必须去看医生。

这是由于一般状态下胆红素会通过肝脏的处理后,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最后大部分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因而粪便带有颜色(一般为黄色)。但当胆道闭锁时,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没办法排出,则会形成肝脏受损,大便就会变白了。

3.给宝宝进行太阳光照

太阳中的蓝光可以把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产物,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医院里把宝宝放在暖箱里照蓝光,也是这个原理)。宝宝出院回家以后,家里不要太暗,窗帘不要拉得太严实。白天可以让宝宝靠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可以在阳台等户外照,也可以隔着玻璃照。但要注意,阳光里不只有蓝光还有紫外线等,宝宝皮肤娇嫩,长时间直晒宝宝容易被晒伤,同时也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4.坚持母乳喂养

妈妈们要坚持母乳喂养,并要勤喂宝宝母乳,从而促进宝宝代谢,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许多胆红素,胎便不排清洁,胆红素就会经由新生儿特别的肝肠轮回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不知道宝宝奶量够不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尿尿的次数,以及宝宝的体重是否持续增加上来判断,新生儿一般一天尿6次以上,再加上体重增长正常就提示宝宝吃的奶量充足。

常见黄疸治疗误区:

1.太阳光晒就可以了:对于生理性黄疸,可以采用太阳光浴的方式促进宝宝退黄;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小面积暴露效果有限,大面积无法保暖,而且可能晒伤宝宝稚嫩的皮肤。

2.服“茵栀黄”口服液:可能带来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现已明文禁止用于婴幼儿。

3.喂宝宝喝葡萄糖水:不仅不能缓解黄疸情况,反而会增加宝宝胰腺负担,对宝宝健康有损。

4.母乳性黄疸要断母乳:妈妈们要大胆继续母乳喂养,细心观察宝宝情况,如宝宝胆红素水平过高,可暂停哺乳3~5天,期间可把母乳吸出来放在冰箱冷冻保存,之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5.病理性黄疸宝宝家长不可掉以轻心,黄疸的影响可大可小,确实很多黄疸宝宝没有经过治疗也没什么事,但还是有一部分高危宝宝因没得到及时治疗出现胆红素脑病(俗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脑损伤、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家长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免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假如家长仍有疑问,需要积极寻求专业新生儿科医生的帮助。假如宝宝看起来越来越黄,精力及胃口都不好,或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一定要在做好周密防护的前提下,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