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40号(教育类029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40号(教育类029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0-12-21 15:42:30

相关推荐

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40号(教育类029号)提案答复的函

当前,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尚未列为省际间对口支援工作,相关支持性政策和措施还不完善,缺少稳定的经费投入。有的东部城市尚未面向中西部地区设置专门的招生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关注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推动东部如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城市面向中西部对口支援地区设置专门招生计划,提高招生比例,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和促进教育公平作用。

四、关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自3月国务院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形成和保持了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关注度、信誉度、品牌度有所提升,社会影响扩大,已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凸显。目前,经审批或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独立大学、二级机构和项目共计2411个,其中包括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9所中外合作大学,本科以上的二级机构63个,项目1091个。中外合作办学覆盖各个教学层次和类型,涉及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十二大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从办学规模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50万人。共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31个国家和地区、500多所高校与中国的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立身之本。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费总体较出国留学低,年学费平均约为3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自费留学年学费平均约为12万元左右。按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45万人中一半出国留学测算,当年学费支出将节约200亿元左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教育资源和国内民间资本投向教育,推动了办学体制改革,使不出国留学成为可能,进而扩大了国内教育消费,也降低了学生的教育支出。

近年来,部分普通高中探索多种形式办学,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外课程与教学方式开办国际课程,丰富了高中教育教学内涵,学习和借鉴了国外课程改革经验,推动了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多样化的升学需求。但是,一些地方各类高中“国际课程班”大量涌现,以迎合学生出国留学需求为导向,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并呈现无序发展态势,亟需规范管理。为进一步促进普通高中涉外办学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在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办学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规范普通高中引进国际课程的相关指导意见,将对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的办学方向、形式、定位、过程监管、省级统筹等作出明确规范。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新的形势。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对做好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聚焦关键、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到,明显提升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效益。下一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将进一步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内涵式建设,从模仿学习转向创新引领与合作共享,从批量引进境外教育资源转向聚焦优质,严把资源入口关,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机构和项目,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

五、关于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破解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千校一面”,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部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了有关工作:

一是促进办学主体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鼓励社会资源举办普通高中,引导民办高中走特色发展道路。

二是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开设各种选修课,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同年12月,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确保课程标准真正发挥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命题、考核评价等育人环节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三是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学校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学校指导及各种教育活动,形成各自办学特色。

四是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构建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就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确定了上海等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

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继续指导各改革实验区的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制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的需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推进中考改革,落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六、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拉动需求、扩大消费、培育市场、做强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学生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国家级教育数据中心基本建成,支撑了国家核心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和测试。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快速推进,承载了已经部署到省的一批信息系统运行,初步形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格局,为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环境。

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50多万所学校(机构)的学校(机构)数据库、覆盖学前到高等教育1700多万教师的教师数据库和2.4亿学生的学生数据库、覆盖全国中小学200万栋校舍的校舍数据库、覆盖全国中职学生的资助数据库。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和学生“一人一号”,覆盖全国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体系日趋完善。已启动5大类共33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其中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等14个系统已经全国联网运行,系统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根据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联合发布的《教育科技蓝皮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中国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已超过3000个;截至11月,总融资已增长至17.6亿美元。另据艾瑞咨询统计,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192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19.4%,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7227万人,同比增长20.5%。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协调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一是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组织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终身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开放共享。二是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三是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四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支持“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五是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实现多方共享和有效对接,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七、关于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近年来,教育部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不断推动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教育权责,转变管理方式,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是推进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教育行政审批,近年来先后取消下放了21项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取消一批评审评估评价事项,编制确需保留的评审评估评价和检查事项目录清单,“三评”事项减少三分之一,地方和学校的活力进一步释放。二是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出台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明确省级政府在统筹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统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等7个方面的职责,在学校收费、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规模调控等方面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统筹权。三是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出台专门文件,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作出系统设计,进一步明确高校在选拔学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选聘人才、开展科研活动、管理使用财产经费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七方面的自主权。下放研究生院设置、学位证书印制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权限。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强化校长的专业性。四是改进和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围绕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对全面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作出系统部署。综合运用立法、拨款、规划、标准、信息等管理手段,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命令、计划调控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重视发挥信息公开的监督功能,建立覆盖教育部直属机关、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的信息公开制度。在、中国社科院开展的国务院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评测中,教育部均名列前茅。不断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最近,为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破除制约高校投身改革发展的不合理束缚,根据李克强总理在4月15日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加大简政放权、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文件,并将以国务院名义印发。文件以遵循教育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重点解决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教师职称评审、编制及岗位管理方式、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待遇和兼职兼薪、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改革力度较大,必将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利好”。

衷心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9月20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