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民银智库研究》第85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民银智库研究》第85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时间:2019-01-16 12:25:00

相关推荐

《民银智库研究》第85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民银智库研究》第85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趋势及应对策略分析 -12-08 13:33 来源: 和讯名家 内容提要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特征:一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率迅速走高后保持平稳,目前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维持在1.74%的水平;二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不良贷款的主要集中行业,二者合计占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60%,二季度不良率分别高达4.74%和3.93%;三是不良贷款区域分布特征明显,近半年来各省份走势出现分化,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不良率开始见顶回落,东北三省和甘肃、内蒙古等中部省份的不良率继续恶化。

不良贷款走高的原因:首先,前期经济过热及其后的货币紧缩过程是不良贷款快速走高的主要原因;其次,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薄弱加剧了不良贷款压力,包括信贷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足,信用风险评级机制、工具不健全,贷后管理相对粗放,专业团队建设滞后,问责机制约束力不足等。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依然承压。

不良资产处置进入新一轮周期。自主清收、核销和对外转让仍是目前的主要处置手段;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加速,试点扩大;债转股成为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政策加码和债转股项目落地加快,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不良资产管理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二是强化对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风险管理;三是改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四是确保不良贷款真实性;五是积极创新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在内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目 录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体特征

1.商业银行不良率迅速走高后保持平稳

2.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不良贷款的主要集中行业

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走高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1.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薄弱加剧了不良贷款压力

3.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未来仍然承压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入新一轮周期

1.自主清收、核销和对外转让仍是目前的主要处置手段

2.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加速

3.债转股成为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政策建议

1.加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2.强化对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风险管理

3.改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4.确保不良贷款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5.积极创新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不断增大,不良贷款增速维持高位,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稳健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造成经济体系中信用风险的不断积累,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如何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梳理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体特征、成因和未来趋势,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不良资产处置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体特征

1.商业银行不良率迅速走高后保持平稳

整体上看,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不良贷款余额不断攀升,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近期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态势有所趋缓。

具体而言,底至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双升走势。三季度末不良贷款接近1.5万亿,是的3倍,不良率也由0.95%上升至1.76%,上升了0.8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从一季度的2.5%上升至三季度的4.1%,上升了1.6个百分点,带动潜在不良率(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从3.54%上升至5.86%。此后,四季度至三季度末,虽然在规模效应带动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至1.67万亿,但不良贷款率连续四个季度维持在1.74%的稳定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也连续四个季度回落,三季度末为3.56%,较三季度末4.1%的高点回落了0.5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开始企稳。

2.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不良贷款的主要集中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二者合计约占据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60%。二季度末,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为5268亿元,占比约32%;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719亿元,占比约为29%。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些年投向这两个行业的贷款较多,二季度末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分别占各项贷款的14.3%和10.6%,此外不良率偏高是导致不良贷款集中在这两个行业的主要原因。二季度末,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为4.74%,为各行业最高,关注类贷款占比7.15%;制造业不良率为3.93%,在各行业中排名第四,关注类贷款占比9.04%,二者的潜在不良率(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均已经超过11%。此外,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也是近年来资产质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行业之一,其不良率自以来分别上升了2.58和2.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上升了4.61和5.72个百分点。

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的资产质量压力仅次于批发零售行业,二者不良贷款合计占不良贷款余额的约10%,二季度二者不良率均为4.09%,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6.52%和11.3%。尤其是采矿业的不良贷款近年来上升较快,从的48.8亿元上升至二季度的77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1%,不良率从0.82%上升至4.76%,关注类贷款占比从1.91%上升至11.3%,资产质量恶化速度较快,主要与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有关。

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不含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至今不良率都维持在1%以下,二季度末为0.7%,资产质量稳健,是商业银行相对优质的资产。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极低,末为0.39%,末为0.36%,二季度为0.32%,是银行体系的优质资产,抵御经济周期能力较强。 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二季度末,各省市中内蒙古、吉林、云南不良率最高,均已超过3%,其中内蒙古的不良率最高,已经突破4%。总体来看,大部分省份的不良率在-三年里处于上升通道,但近半年来各省份不良率走势出现分化。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不良率开始见顶回落,东北三省和甘肃、内蒙古等中部省份的不良率继续恶化。此外,山东省不良率在上半年上升0.37个百分点至2.85%,结合此前山东省民营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暴露事件频出,山东地区的区域性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走高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1.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银行体系共经历过两轮不良贷款快速生成的时期。1983年“拨改贷”改革后,银行提供的债权融资取代了政府对企业部门的直接拨款,使得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对象由财政转为银行,从此开启了不良贷款生成的大门;90年代的中国先后经历了过热和紧缩的周期,资产泡沫破灭沉淀为90年代末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估计超过30%的不良贷款。1998年亚洲邻国的银行危机为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体系敲响了警钟,1999年起中国通过十年时间重组银行业,批量剥离约3.4万亿坏账使不良率降至2%以下;并通过推进大行股改上市融资、引入外部投资者来改善公司治理,推动银行机构市场化改革。

本轮不良贷款高企始于底“四万亿”刺激政策后银行信贷快速扩张,随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1月货币政策走向紧缩,央行连续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不良贷款生成加速。从起,在企业风险频发、不良高企的大环境下,处置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银行业工作的一大重点,本轮不良贷款处置周期开启。

2.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薄弱加剧了不良贷款压力

(1)信贷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足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重清收,轻预防”,银行管理层对尚未逾期或不良的问题贷款关注较少,管理系统及流程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信用风险无法及时发现。有些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对客户潜在逾期不良的提前发现、预警及预防机制,缺乏科学化的信息分析能力,缺乏及时监测违约风险的能力和防范逾期的能力。虽然目前部分国内银行有内部的风险预警制度,但尚未普遍建立类似国外发展成熟的系统化的信用风险早期预警机制。而实践证明,早期预警系统能够帮助银行提高风险预见性,提升风险缓释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逾期及不良贷款的出现,防患于未然。

此外,国内商业银行针对行业、区域层面的前瞻性、主动性信贷风险预警和管理能力较为薄弱。例如在前几年,部分银行对“两高一剩”特定行业、特定客户群大量增加贷款,只关注短期内效益,未能前瞻性地考虑未来经济环境变化后的风险,导致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环境中,逾期不良贷款问题集中爆发。

(2)客户信用风险评级机制、工具与系统不健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客户信用风险评级机制,相应的系统工具支持、数据基础相当薄弱。部分拥有客户风险评级机制的银行也多以客户经理的主观评断等人为因素为依据,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银行应当建立客观且科学化的评级系统,充分结合客户的财务数据、前线的主观判断、行业及外部风险指数等综合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只有基于有效的信用评级制度及工具,并定期对客户的“健康度”开展评估诊断,方能在出现异常迹象时,及时做出反应并快速采取相应的风险缓释举措。同时,有效的风险评级机制也是开展差异化贷后管理的基础。

(3)贷后管理相对粗放,专业性有待提升

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存在“重贷前,轻贷后”的现象。通常,银行的贷前管理有严格的流程与要求,需要经过多人审贷会审批。相比之下,一旦审批完成额度落地,贷后管理较为粗放,缺乏专人监管与有效的制度,导致信用风险无法及时发现。贷后管理的核心是银行基于客户的风险评级,形成差异化的贷后管理流程。针对风险评级较佳的客户,采取常规的贷后管理流程,例如一年一度的信用审查、每半年一次工厂视察等。对于风险评级较差的客户,则采取更频繁、更严谨的管理流程,实行更为严格的贷后检视。如信用审查频率由一年缩短为每半年、每季度的访厂,甚至加上贸易单据的抽查等等措施,才能及时有效掌握客户的风险动态。差异化的贷后管理流程一方面能够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兼顾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提升信用风险的提前预见能力。

(4)逾期与不良资产管理的专业团队建设滞后

面对快速上升的逾期不良资产,国内商业银行在逾期与不良管理的组织架构设置、内部职责界定、专业人才团队建设、考核激励机制配套等方面准备不足。虽然部分领先的商业银行已成立资产保全部或类似部门,但当前的能力及职责范围无法完全跟上不良资产上升的紧迫形势。而部分中小银行更是近期才成立总行级的资产保全部门,且与业务条线、其他职能部门存在职责边界不清,考核与激励机制不明确,专业的重组清收人才能力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5)问责机制的执行力与约束力不足

国内部分商业银行逾期不良问责的执行与约束力度不足,存在管理松散,问责机制不到位、责任界定标准与追溯不清,或者有制度难执行等一系列问题。部分银行未能有效的对总行高级管理人员、分支机构经营层、甚至是一线客户经理形成终身问责。针对贷款后发生问题的相关追责,银行须制定明确的问责规则,按照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以及相关条线管理层的考核问责体系,强化风险管理问责的执行与约束力。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挑战十分严峻。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提升前瞻的、主动的逾期与不良资产管理能力,方能应对外部环境持续带来的信贷风险挑战,抑制不良率持续攀升,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3.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未来仍然承压

,受宏观经济阶段性回稳等利好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考虑到不良贷款增量仍较大,且贷款规模较快增长带来的稀释作用也是不良贷款率走平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难言见顶,未来仍将承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压力而小幅增长,但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平稳或略有下行。

(1)商业银行潜在信用风险仍将继续暴露

三季度,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56%,仍处于不低的位置。从主要上市银行情况看,末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34.94%,仍然处于高位,表明关注类贷款向下迁移为不良贷款的压力仍大。此外,近年来上市银行逾期贷款的增加速度仍高于不良贷款增加的速度,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贷款风险尚未完全暴露,未来关注类和逾期贷款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一定的风险压力。

(2)不良贷款主要增长领域的风险管控压力仍存

不良贷款主要增长领域仍是小微企业、两高一剩和亲周期行业企业。受产能过剩治理和担保圈链辐射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小微企业,尤其是制造类、批发零售类以及资源类等亲周期行业的小微型企业风险管控压力依然不小。随着去产能力度的不断加大,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环境更趋艰难,相关贷款的违约风险也会逐渐显现出来,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将有所增加。未来,这些行业仍将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长的主要领域,仍需要重点关注。

(3)商业银行处置和内部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面临挑战

受央行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同业理财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存在一定制约,利润增速也受到一定影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4%,环比下行0.51个百分点。在近期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市场利率上行较快,但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存贷款利率抬升幅度出现明显差异,使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前三个季度,银行业净息差分别为2.03%、2.05%、2.07%,为以来低位。在利润增速放缓、息差承压的大背景下,银行能用于拨备的财务资源较为有限。一旦大规模使用存量拨备进行核销,将会面临拨备覆盖不足的问题。因此,未来银行核销力度持续加大的空间有限。

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入新一轮周期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放缓并趋于下行走势,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速也随之降低,不良贷款增加已经成为行业预期的共识。目前,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两大任务,一是加强资产风险管控,减少新增不良;另一方面,要持续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解决问题,甩掉包袱,最终达到资产回收最大化的目的。在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中,除了传统的自主清收、核销、对外转让等方式,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处置手段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消化不良资产的方式。

1.自主清收、核销和对外转让仍是目前的主要处置手段

目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自主清收、核销和对外转让,目前三种处置方式占比大约各1/3,未来对外转让占比将逐渐提升。

银行的自主清收主要通过委托诉讼和委托催收公司的方式完成。前者主要适用于有担保的不良资产,但是诉讼的周期长,执行困难,而且银行通过自主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很难避免利益输送的问题。催收公司主要服务于银行的个人信贷类不良资产,以信用卡逾期为主。核销是运用银行的风险准备金冲销坏账,过去三年银行业累计冲销不良贷款近2万亿。

对外转让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主要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来,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细则逐步落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松绑,“4+2”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AMC扩容为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转让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仍占据核心地位。10月22日,银监会向省级政府下发《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当中允许确有意愿的省级人民政府设立2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允许地方AMC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同时鼓励民营资本入主地方AMC。地方AMC扩容后,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百舸争流格局进一步打开,地方AMC容量有望翻倍,不良资产收购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价格有望得到进一步市场化定价,提高处置效率,增强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及收益。

2.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加速

伴随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度暂定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于2月重启。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不良证券化产品一方面为银行提供新的不良资产处置途径,改善银行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另一方面也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

(1)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

2月14日,八部委联合提出重启总发行额度为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6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其后,交易商协会于4月发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期的信息披露、存续期定期和重大事项披露以及信息披露的评价反馈机制进行了规范。此后中行、招商、农行、建行、工行、交行分别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发行14单产品,共计156.1亿元,本息合计共处置不良资产510.2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开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共12家银行入围第二批试点名单,总发行额度仍为500亿元。预计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上的布局和投入会不断加码。

(2)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呈现折扣率低、担保率高、信息披露强的特点

目前我国已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与一般的信贷证券化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产品折扣率较低,产品发行规模/不良资产池本息合计的占比平均仅为26.68%,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折扣率较高,工商企业贷款折扣率较低;二是产品分层简化,仅分为优先档和劣后档;三是劣后档占比较高,平均达到32.46%;四是底层资产均设置较高担保,除信用卡类的不良证券化产品以外,对公贷款类、经营贷款、住房贷款的抵押、担保率均接近100%,为后期通过资产处置回收本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此外,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高度的信用不对称特点,投资者根据公开资料很难判断资产回收的情况,因此《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在已有信息披露基础上,针对不良证券化业务增加了信息披露要求:一是证券化相关机构不良贷款历史经验及数据,包括发起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资产池实际处置机构等;二是基础资产价值评估相关的尽职调查、资产估值程序和回收预测依据等;三是不良贷款基础资产的信息,包括入池资产抵质押物特征、回收率预测、现金流回收预测等信息。

(3)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资主体不丰富,影响证券流动性。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暂不允许一般企业、个人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作为最大债券类产品需求者的保险公司也无法购买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主体的局限导致一是难以满足未来日益庞大的证券化市场,二是难以提高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三是难以培养投资潜力最大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二是隐形成本高企,影响证券吸引力。提高不良资产资本回收率是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最直接目的,然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除了要支付结构化产品利息外,还要支付一系列隐形成本,如SPV营业税、资产池现金流闲置成本、次级档高收益、中介机构服务费等。较高的隐形成本推高了证券化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资本回收率,影响其发行积极性。

(4)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及借鉴

不良资产证券化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此后意大利、日本、韩国在面对银行体系不良高企局面时,均采取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处置不良的重要手段,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美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处置储贷机构的不良贷款。韩国政府借鉴美国模式,设立韩国资产管理公社(KAMCO)进行专业处置,并向海外金融机构发行。

总体看,国外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银行体系不良高企是催生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传统催收、出售等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不良堆积问题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进入不良资产投资市场。二是,采用较好的外部增信来化解基础资产回收率较低的问题,例如美国RTC的“N”系列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除采取全面风险隔离与产品分层外,还安排流动性支持基金;韩国则由政府进行外部增信支持,并针对不良贷款设计了卖出期权和银行担保。三是,通过政府背景的资产管理机构集中运作解决不良资产,如美国的RTC,韩国的KAMCO等,但是伴随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逐步发展,目前也有很多以银行为主体发起的产品。四是,采取国际证券化的方式扩展海外投资者,例如韩国发行的部分证券化产品选择在卢森堡和纽约上市。五是,扩展基础资产的范围,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KAMCO还处置了包括信托受益权、应收账款在内的不良资产。六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均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投资。对我国而言,首先可以广泛引入多元化投资者,提升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流动性,其次可以成立专门专业化机构集中运作,提升利用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性和效率。

3.债转股成为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杠杆率高企,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不断增大。大规模实施债转股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财务杠杆和财务成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预计债转股将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和当前国企去杠杆的重要途径。

(1)政策加码,债转股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10月,中央正式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策推进新轮市场化债转股序幕拉开。此外,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地方性政策推动当地支柱企业进行债转股,债转股项目有望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年底以来,中央积极鼓励支持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等金融政策缓解企业债务压力。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轮市场化债转股开启。本轮债转股强调法治化、市场化原则,鼓励发展前景良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实施债转股。8月7日,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针对债权收购实现难度大、资金募集难度大、监管和配套政策不到位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常见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债转股实施机构应由一家境内注册的商业银行作为主出资人,且持股比例不低于50%;最低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亿,且必须是自有资金。 市场化债转股顶层设计落地后,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地方性政策推动当地支柱企业进行债转股。总体而言,地方文件较中央文件更接近具体实践,但也显现出了地方政府较中央政府在债转股实践中干预程度更大。以河南省为例,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属国有企业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推进工作方案》,提出对建设银行与安钢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已签订协议的350亿元债转股项目,省政府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河南银监局、证监局和建设银行、相关企业等要加强协调,加快推进,确保尽快实施。 (2)本轮债转股坚持市场化原则,推进模式多样

本次债转股与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最大的不同就是市场化原则。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的实质是财政兜底、化解债务危机,各方主体利益均得到照顾,因此推动相对容易,债转股规模较大。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在企业甄选、结构设计、交易对价、投资主体、退出机制等方面都强调市场化原则,要求各方在博弈中达到利益的平衡。

在企业选择上,政策鼓励面向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包括: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禁止将“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作为市场化债转股对象。

从交易结构上来看,本轮债转股市场化模式多元,为企业降杠杆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操作机制。市场化债转股的顶层设计要求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因此由第三方实施机构设立基金募集社会资本为载体,承接银行债权并投资债务企业子公司股权成为主要模式。目前落地的债转股案例包括设立产业转型基金、降杠杆基金、成立债转股合资公司等多元化模式。

从操作模式来看,结合本轮市场化债转股顶层文件政策要求以及落地的实际案例,已实施项目的“募、投、管、退”全流程呈现以下特征:资金募集方面,为扩大资金来源,本轮债转股以吸纳社会资本为主,参与资金包括保险资管、养老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等;实施机构方面,顶层设计规定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持股/实施机构主要面向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或银行子公司。目前落地的案例中,以银行主导为主,参与方式包括银行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或者借助外部基金投资等,基金的年限一般较长;运营管理方面,从目前落地案例来看,转股后金融机构成为企业股东,并不追求控股权,但会参与管理。为了提高投资回报率,金融机构以实质性改善其经营状况为出发点,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从退出机制来看,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较上一轮债转股时更为发达,因此股权以二级市场退出为主。对于已上市公司,股权通过转让退出;对非上市公司,可通过企业上市或装入上市公司,或利用并购、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等方式转让退出;若企业未能达到上市或业绩要求,则通常以企业回购或基金份额转让退出。

(3)债转股项目落地加快,市场未来增量空间巨大

在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助推下,债转股项目在微观层面落地不断加快。目前已有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此外,通过分析去年顶层文件落地至今年7月底已经落地的57家债转股企业可以发现,当前债转股项目具备集中在钢煤行业、中西部地方为主、国企主导、拥有上市平台、信用资质较佳等特征,且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杠杆率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已落地的债转股项目优先选择的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从行业分布来看,钢铁煤炭企业超过半数,具备强周期特征。截至7月底,32家市场化债转股钢铁煤炭企业落地项目的协议规模高达约5000亿,合计占比过半。钢铁、煤炭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这两个行业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基建行业,行业阶段性资金压力较大且股东股权回购能力较强,伴随着以来去产能成效显著,行业盈利改善进一步增强企业去杠杆动力。从区域分布来看,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与行业分布特征相对应,债转股项目集中在以周期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如山西煤企、河南钢企。此外,地方政策推进较快的省份项目落地较快,如陕西、河南等。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地方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国企杠杆率显著高于非国企,国企去杠杆优先实施,项目占比高达97%。其中,地方国企占据绝大份额,主要在于地方国企背后政府干预较强,实施难度较小。从上市平台分布情况来看,债转股实施企业多数拥有下属上市公司平台。考虑到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包括资产证券化途径退出具备较强的操作性,约2/3的债转股项目拥有A股上市平台。从公司资质来看,债转股企业具有债务高企、但信用良好且再融资能力强的特征。债转股优先选择去杠杆迫切性高的项目,目前项目整体平均资产负债率约75%。此外,金融机构注重安全边际,严禁僵尸企业、失信企业通过债转股“续命”。

债转股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能力进而降低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成效初显。债转股的直接效果在财报上体现为降低企业杠杆率、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进而提高股东回报能力。在降低财务成本方面,57家债转股企业平均财务费用有所下降,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带动净利润上升,Q2比Q4净利润提高4.6亿元。降低财务杠杆方面,57家债转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轻微下降,Q2比Q4下降约0.97%。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政策建议

1.加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做好不良资产管理的前提是提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控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对宏观层面风险的关注;二是现有风险监管以微观为主,缺乏宏观审慎风险管控手段;三是风险管理大多以自身为主,缺乏系统性风险管控视野;四是风险管控以当期和短期为主,缺乏长期风险管控战略;五是对实体经济变化关注不足,缺乏对行业、区域的研究分析。未来建议商业银行加快构建新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扭转不良资产增速较快的局面:一是由应对监管、局部覆盖、人工为主的被动型风险管理模式,向系统管控、全覆盖、科技主导的主动性风险管控模式转变,二是构建符合综合化经营、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信息科技发展趋势的新型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三是从构建新型系统性管理体系、强化银行研发能力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审计和内控合规、探索优化资本补充机制等五方面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2.强化对分支机构经营行为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总行要强化对其分支机构风险偏好和经营理念的管理,完善业务经营的日常监测控制,促使分支机构合规经营、规范操作,真实反映经营绩效和资产质量。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力必须是以总行对其经营行为能够有效控制为基础,不能以简单的扩权放权来实现。为避免有的银行分支机构为了短期、局部的利益,牺牲长期、全局利益,增大风险隐患,甚至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问题,商业银行总行不仅要关注分支机构的经营结果,而且更要关注其经营的行为、经营的过程。

3.改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从银行方面考虑,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银行贷款管理体系,强化信贷过程的批准与监督,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同时要建立责任问责制,形成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局面。此外,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制度,实施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对借贷人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的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密切关注借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有风险苗头,及时止损。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的职业与道德素质教育,防范道德风险。对于确实无力偿还贷款的企业,要合理发挥好“债转股”模式的作用。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债务方的股权,有利于缓解银行不良贷款过多造成金融体系负担过重的局面。

4.确保不良贷款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处理好银行不良贷款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意义重大,而处理好银行不良贷款,首先要保证不良贷款的真实性。现在部分银行在不良贷款统计上不够准确,为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商业银行不真实反映不良贷款的行为具有较大的金融危害性:其一,从总体上影响银行业社会诚信形象,给银行的潜在成长与发展带来障碍。如果银行隐瞒不良贷款真实性,会引发社会对银行的不信任感,不利于营造银行良好经营生态。其二,会直接导致银行信贷数据失真,同时影响货币政策执行决策准确性。掩盖不良资产的真实情况,会干扰管理部门分析研究经济金融波动问题的准确性,误导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决策;同时也掩盖了不同银行之间管理资产的水平差异,使得风险暴露后移,将导致监管政策的及时性与针对性不足,使得不良贷款风险堆积,最终使政府决策部门丧失对客观金融运行的操控性。其三,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若果被隐瞒,得不到及时处置,将使得整个银行信贷资产低效运转,不利于提高信贷资产使用效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能力随之下降。同时,大量不良贷款集中在产能过剩领域,长期得不到化解,不仅难以推动银行整体信贷资产优化,更不利于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有效调整。

5.积极创新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银行应积极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只要有利于不良资产处置、有利于降低资产损失、保全资产价值、提升处置回收率的,就应积极探索。要根据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客观条件和处置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如果银行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而且需要尽快回收资金,减少管理成本,可以多采用批量转让、证券化等方式。如果银行成立了专门的不良贷款处置机构,且企业资质较好,则可以发挥管理优势,采用贷款重组或者债转股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提高贷款回收率。

民生银行研究院 金融发展研究团队

minshengyinhang

黄剑辉 huangjianhui@

王一峰 wangyifeng5@

张丽云 zhangliyun@

李相栋 lixiangdong1@

麻 艳 mayan12@

董文欣 dongwenxin@

李 鑫 lixin68@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民银智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赵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