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探讨:互联网+时代 新形势下的创业创新机会

探讨:互联网+时代 新形势下的创业创新机会

时间:2024-06-04 03:40:35

相关推荐

探讨:互联网+时代 新形势下的创业创新机会

12月18日,由亿欧网主办、泰笛和会小二联合主办的亿欧网上海论坛——破局创业创新,在淳大万丽酒店举行,活动吸引了上海和周边城市近500人到场。

此次大会圆桌论坛主题为“新形势下的创业创新机会”,邀请到的嘉宾分别有前华为无线全球战略总裁朱浩冰,基石资本合伙人黄依群,海智在线创始人佘莹、会小二创始人杨亮、悦跑圈创始人梁峰。论坛由亿欧网上海负责人刘欢主持。

以下是现场速记整理(有删减):

刘欢: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接下来这个论坛环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讨论新形势下的创业创新机会。首先掌声有请我们今天参加论坛的5位嘉宾上台。

在我们论坛正式开始前,请5位嘉宾先简单的做一个简单的自我简介,告诉大家自己之前是从事什么行业、现在所从事的具体业务,大家先认识一下。

朱浩冰:从穿着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代表传统产业,刚开场那会儿小黄(黄渊普)就给我定义了。那么梁峰就代表了新兴产业,穿着运动服就来了。华为不用多介绍,我原来是负责华为整个无线业务的。刚才李大学说京东有几千人研发,华为有他们的10倍,华为有五六万人研发,我负责其中的13000人。

黄依群:大家好,我是基石资本的黄依群。今天这个论坛在我们家隔壁开,所以一定要过来捧场。基石资本的上海办公室就在隔壁证大立方大厦的九楼,非常近。基石资本是一个比较老牌的人民币基金,我们成立于,在将近的时间里我们投了80个企业,其中有27个企业是已经退出了,13个企业上市,14个企业用并购的方式退出。我们现在主要还是投TMT和医疗健康两个大的板块。除了我们现在的主基金之外,我们又新募集了TMT的专项基金,我们会投一些相对来说偏早期的项目,也欢迎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交流。

杨亮:大家好,我是会小二的创始人杨亮,大家如果周边有做HR的朋友,做marketing的朋友,可能在那个圈子里会小二具备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如果周边有做酒店的朋友,会小二的知名度更高一些。我们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在你发布会议活动之后,瞬间到达全国一万多家酒店的平台。我们主要是帮助做会议和活动需求的甲方客户,能够快速、高效的利用20%的时间和70%的成本快速搞定一个会议和活动,把酒店会场预定,把有关资源快速落地的一个平台。

佘莹:我是海智在线创始人Sherry。海智在线是一个基于产业+金融的一个B2B平台,我想今天亿欧网跟我这边接洽的原因是因为,刚才我们在台上讲到的产业+金融+互联网的磁云科技,这种模式正是我们公司的模式。因为我们后面的产业投资人是海尔集团,我和我的团队是在一个美资公司工作了七八年,之前已经做到那个美资公司亚太区的CEO。海尔有一些产业布局,就是传统产业需要有一些破冰,想做互联网上的变革,所以找到我们团队。我们这个团队创建海智在线并没有多久,但是它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谢谢。

梁峰:大家好,悦跑圈,创建1年10个月,目前是在做跟跑步有关的事情,也算是一个体育圈子的产品。

刘欢:听了嘉宾们的自我介绍,相信大家彼此都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回归到我们今天论坛主题:新形势下创业创新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到底在哪里?我们先从梁总开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简单分享一下所处行业的机会点到底在哪里?

梁峰:其实体育最近比较火,都是风口上的猪,很多人都在谈体育,跟互联网要加在一起。但是我实话实说,跟我的同行,包括现在做体育的,可能70%以上的朋友是互联网的人去做体育,而不是体育的人做互联网。

我之前在研究所工作了十年,以前也是穿西装,后来在七所,电子部一个研究所工作,从研究所出来想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业,就干了体育。在那个背景之下,我本身是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我对于体育和互联网之间的想法,一定是互联网+体育,体育是基础,互联网是手段。所以目前很多人在做体育,不论是互联网的还是纯粹是体育本质的,做赛事做统计,现在特别火。

说回我本身这个行业——跑步,确实马拉松这几年在井喷,人员越来越多。这证明一件事情,就是体育的教育、培训、医疗、安防、赛事,有大把的机会,这个过程里面不要光看着那一个点,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它周边是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上还是有很多机会。

刘欢:感谢梁总的分享,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多少人是长跑或者是马拉松爱好者,可以举手示意一下?前排的刘总(刘常科)举手了,台上的朱总(朱浩冰)也举手了。记得我第一次去朱总他们公司做采访的时候,朱总经常给我推荐去跑马拉松,朱总是马拉松的狂热爱好者。朱总有用过悦跑圈吗?

朱浩冰:在台上能说真话吗?对,他说以前穿西装,我脱了西装也穿运动服。我是去年开始跑马拉松,也蛮有心得的。说真话,我是用耐克的,悦跑圈我用过,但是还是放不下耐克,也是个情结。

刘欢:刚才聊到创业创新的机会在哪里,朱总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从传统产业转型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新的机会点?也可以结合您现在所做的行业。

朱浩冰:大概聊一下,今天既然打的名字是前华为人,我从华为的成长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过去的只能作为经验,未来其实路往哪走,大家自己想。华为在发展过程中,在我的经历中经历过两个很大的危机。第一个是2000年的时候,IT泡沫破灭。华为是怎么安然渡过的?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启示,当时华为非常小,只有中国市场。整个IT泡沫砸下来把欧美发达市场都砸没了。这给大家什么启示?我们谈、是资本的冬天,在冬天要找到一个还有相当利润率的市场去做。+互联网、互联网+,它是一个形式,互联网的核心,就是能够找到更高效的获得利润的方式把别人干掉。所以这个行业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华为的第二个危机发生在,大家知道美国次贷危机从开始一直到。那时候华为内部也是很恐慌的,那个时候我们体量已经非常大了,而且不再是一个中国公司,是一个全球公司,美国出事了我们肯定也跟着出事。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华为那几年销售还非常好。我们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因为华为所处的行业非常好,是一个小额支付的市场,打电话,通讯。当你失业了是不是要找工作?还是离不开通信。我们看全球的单个用户的使用率,其实没有什么下降。在美国这样的地方,因为大家找工作,用电信的方式比开车用汽油还是便宜,所以用户还在增长,用户的单位价值还是在增长。所以在冬天我们找到的方向还是很好。

我是做服务业的,把梁总的体育产业当做服务业的一种形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到达的阶段,其实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O2O、互联网+,很多都是服务业的转型。前面李大学讲到互联网+和+互联网是一样的,我认为是不一样的。我顺便讲一下,这在高度上是有差别的。

在的时候,应该是春节之前,任正非任总写了一篇文章,我当时看了,我觉得那个是非常不好的,那就是+互联网的思维。他说华为非常牛,加了互联网一样可以跑到那个高度。但是我个人不是这样看的,互联网+的出发点是互联网,其实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任总还是非常聪明的,过了一个春节就重新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从互联网+来写,我认为这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张晖讲的很多东西是有价值的,就是你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刘欢:非常感谢朱总的精彩分享。朱总对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的认识很深刻,也同时值得我们深思。接下来我们有请海智在线创始人佘莹总为我们带来分享。佘总很年轻,但是佘总也在深耕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主要是做一些工业零部件。零部件制造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我们讲互联网+餐饮也好,+旅游也好,+汽车也好,方方面面的渗透都比较深入。但对于制造业的渗透还是比较难,那么我们请佘总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个行业的机会点又在哪里?

佘莹:我们涉及工业领域,和制造业是非常相关的。现在国家大环境,说中国制造2025,我们根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也看过很多国内外的市场,不要说工业4.0,2.0中国很多工厂还达不到,还处在人工+半自动化的阶段。所以我们思索中国的工厂缺什么?第一:缺信息缺订单;第二:缺金融;第三:缺软硬件的升级和改造。比方说有一些中国的很底层的制造业工厂,想做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但是汽车行业是制造业金字塔的顶端,他们需要供应商有专机设备而不是通用型设备。中国很多工厂做不了。所以我们是基于这个痛点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和产业的结合做一些事情。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在我们的客户群里面有一家比较大的公司叫做海河胜利(音译),是一个做印刷设备的公司。他们会有一个比较让人意外的创业创新的转型。他们在去年有一段时间是亏损3个亿,这是一家做印刷设备的工厂,后来跟我们圈子里面,我们所介绍的一个清华的做商业模式创新的人,又进行一些接洽和改造。到最后它把自己的制造业的印刷设备的公司完全华丽转型,他去做产业的研究,发现印刷设备是为了给一些瓦楞纸箱上做印刷的logo的标记,像天猫有发货的纸箱,京东也需要。他说的印刷设备可以给纸箱上面做logo。而瓦楞纸箱在中国非常不景气,他就转身成为瓦楞纸箱产业链上的服务商,一下从亏损3个亿变成盈利几十个亿,然后上市。所以它这样的一个制造业的转型,让我们看到很多真实的在中国工业领域的生态,就是很多公司可能很小的状况下需要升级需要创新,可能需要一些人的引领,也需要一些商业模式的改变。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股东之一,海尔集团,当时他说服我和我的团队从美资公司出来的时候,带着我们去了青岛海尔的一个博物馆,他们有比较新的没有面市的产品。我们看到一个冰箱和一个酒柜,做到什么程度,就是那个冰箱上有LED的logo的屏,家里人烧饭做菜的时候,上面可以有菜谱,教你怎么做,里面可以有广告。海尔的人告诉我未来在产业领域里的创新可以有很多,你想一想,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买冰箱回家是不用花钱的,而海尔、格力这些公司,做白家电的,依然可以通过这些家电盈利。钱从哪收?从广告商收,这就是所谓你来用,你不用付钱,我来卖依然可以获得钱,但是是产业链之外的第三方,广告商,在这里面买单。所以一个票据在这里面流转,实际上三方都是获益的。这给我极大的震撼,在这个生态里面是不是有创新创业的机会?所以我们创立了海智在线。

刘欢:听的前三位嘉宾的分享,我想做一个简单的小结,或者说也是我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我们现在在做互联网+的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行各业。提到服务的话,我们这次在办会的过程当中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办会很不容易。这个过程当中,会小二帮我们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酒店会场的对接。我们接下来把时间交给杨总,和我们分享一下整个会务市场在转型过程当中,或者结合互联网的方面有什么样的创新的机会点?

杨亮:我很想做广告,但是还是讲一些干货,怎么样从会小二的创业的过程经历当中,看看能不能给我们潜在的创业者提供一些观点或者是我们的观察。

我想讲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需求和切口。我们在做的任何一个业务形态,我觉得都是瞄准了现在的行业当中的需求,并且试图从中找到最恰当的切口。在我们的理解当中,因为我们做的是会务活动的行业,过去这个行业会涉及到资源,涉及到资源和人的绑定,涉及到几个行业的生态。比如说资源方涉及到酒店,涉及到商旅,旅行社,涉及到客户公司,涉及到公关公司,涉及到广告公司。貌似这些行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大家从需求的角度考量的话,其实会发现在互联网+兴起了之后,很多行业的跨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

这些行业其实都分别的瞄准了一些特定用户的复杂度不同的需求,标准化程度不同。从最标准化的酒店的场地的售卖,到非标的把酒店场地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然后包含了包括人的服务、策划、设计等等在内的一个非常非标的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如何从中找到恰当的切口我想给到任何一个身在行业当中的人的启发应该是,我们需要从需求的原点考虑问题,而不要片面的从自己身处的行业的某一个环节考虑在这个环节当中解决这样的需求。因为可能你解决这个需求的同时,对整个行业甚至跨行业都在重构。我们找到这个原点并且找到恰当的切口尤为重要。

第二个体会,解决了需求和切口之后,其实很多的行业,尤其是做toB的行业,往往还涉及到服务,需要人和产品进行有机的结合。ToC的产品大家做起来相对简单和容易,因为往往就解决用户的一个痛点,产品简单直接,可以很粗暴,甚至于如果融资能力够强,可以非常快,通过补贴的方式改变用户的习惯。但是作为toB的业务来讲,大多数B端的用户是比较理性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去解决一个产业链上的用户本身的需求,其实需要很好的解决人使用产品的动机的问题。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很多的产品和工具,我们是产品能力非常强的团队,我们在做了好几个产品,有的产品(APP)曾经得了苹果应用的一些奖。我们做了五个App,但是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很简单的网站的产品,没有做App。作为产品能力比较强的团队,我们做了这些产品之后发现产品本身有用也好用,但是没有解决用户使用的动机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在一个行业的产业的生态链当中关于人的问题。在产品和人的使用环节当中,如何很好的解决人性的问题,解决人的欲望的问题,解决人的动机的问题,把人和产品和系统的机制建立起来,甚至是你把整个业务流能够重塑和规划起来,我觉得可能会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

第三点,关于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们深刻的感觉到作为toB的业务,由于用户是理性的,作为一个B2B的业务,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尝试,它会不会有盈利的可能性。到上个月,其实会小二基本上实现了盈亏平衡。作为toB的业务,由于用户是理性的决策,如果衡量你的产品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价值,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有没有能力向用户收费。如果有能力收费,你可以选择不收费、缓收费或者是在更快扩张的时候进行一定的补贴,为了扩大规模而牺牲短暂的收入。但是如果你的模式本身没有办法向用户收费,很可能你这个模式本身就不成立。所以我建议做toB业务的公司都要尝试去思考以什么样的模式向用户收费。

最后一个关键词我叫做习惯,你选择解决一个用户的问题的时候,到底是依照一个什么样的路径解决了用户的习惯,比如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重构了用户的习惯,用户过去会通过会务公司、活动公司,或者直接照酒店去采购,来进行活动和会议的举办,但是存在一系列的痛点。这个痛点究竟是什么?就在于大多数的B端的用户小白的用户,他们不太清楚怎么样搞活动,活动当中用到什么样的资源,如何获得更优的价格。会小二最初通过向用户提供免费方案来获得用户决策的入口。之后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之后,才开始试图去改变酒店的习惯。我们试图让酒店代替会小二给客户出方案,给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报价和档期,甚至包括搭建等等的供应商,我们逐渐把他们介入系统当中来,让他们给客户提供服务。这个过程当中遵循了这样一个路径,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会发现,两端的用户的习惯被彻底改变了。

其实一个好的工具的产生,它很大程度上如果真正的改变了用户习惯的话,你会发现它变成用户离不开的工具,这彻底改变了过去酒店销售找客户的时候,需要去扫楼。现在在任何时间,甚至在病床上都可以去应标去接单去解决工作当中的问题。

刘欢:杨总提到了四点:1、需求和切口;2、服务;3、商业模式;4、用户习惯。我总结一下,这四点我觉得可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一个点的切入,到一条线串起来这个行业,再由线到面覆盖到整个行业生态。听了四位嘉宾的分享,接下来宝贵的时间有请基石资本合伙人黄老师给我们点评一下刚才四位嘉宾分享当中的创新点。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有点难度,也考验黄老师的记忆力,大家给点掌声。

黄依群:原来是给我出考题来了。还是蛮难的,首先刚才杨总,会小二讲得非常多,基本上都变成他的广告时间了。他也讲了一二三四,我也不重复了。我觉得会小二这个事情,它的创新其实还是把原来传统的存在很多年的需求,把它用互联网的方式或者用平台的方式进行了创新,以至于供需的两方都能够有更大的空间去做双方的选择和匹配。B2B我们看了很多,包括今年大家都在看的,其实也是这样的原理。C2C这边更热的分享经济也都是这样。所谓的平台要有撬动两边的能力,撬动供方和需方的能力,他应该是这个点上的创新。

海智在线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讲越是传统的产业越难被改造,因为适应性比较差,根基比较深。但是我们在今天看到,如果要带动GDP的话,投资不再是最重要的抓手的时候,其实企业的发展,包括消费和生产,还有其他的需求,是需要被激发出来,促进整个GDP的增长。这里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是需要有更多的相关的领域,或者是一些创新的服务,来带动整个传统产业的流动,促进这个流动性才能够让这些产业发展。所以不管是刚才佘总他们在做的事情还是海尔,我们看到卖打印机的不是卖打印机的而是卖耗材,卖冰箱的未来不是卖冰箱而是卖广告卖用户。在这些跟实际的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背后带动的产业的发展,这样的一些上下游以及周边的衍生的点,也是创新的机会。

悦跑圈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如果周边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或者说我的朋友圈,其实是被跑步党刷屏的。用户的人数是非常多的,其实你的竞争者也非常多。我只能讲说,做这个事情可能它的门槛不是特别高,但是一旦你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聚集了用户,或者是你给用户带去真正他离不开的东西的时候,这时候你的壁垒或者说你的护城河就建立起来了。我是这么来看这件事情的。当然我非常欣赏你(梁峰)讲的,传统产业加互联网的概念,大家对跑步的兴趣对强身健体兴趣非常强烈,但是我们对知识的普及的需求可能更强。因为任何一项运动,其实都会有一定的对我们身体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如果在运动前或者运动中可以受到比较好的指导,或者说有教练能够带领你一起运动的话,可能对强身健体的需求达成会更快一些。

您(朱浩冰)的创新,我是觉得谈不上是对您的点评了,因为华为是我非常尊敬的中国企业,华为之所以能够在这二十年里面屹立不倒,不代表因为大了强了所以可以不倒。华为的精神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创新这两个字。虽然在慢慢往上长,我们看到华为长到今天这个状态,其实我们有很多领域,新科技,尤其是科技领域,或者说智能硬件领域的一些项目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想方设法的找到华为的人去问,这个技术是不是真的技术,这个创新是不是真的创新,这些应用是不是真的应用。其实再次强调,华为还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这样的企业应该在中国越多越好。

刘欢:黄老师的点评非常的精彩,大家掌声感谢黄老师的精彩点评。接下来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把嘉宾简单分一下组,朱总和佘总在一组,代表传统企业的转型。梁总和杨总两位代表互联网新兴创业。后面还要给黄老师一道题。

互联网企业创业起势很快,但是最近大家聊得比较多的是资本寒冬,包括我们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很多人都提到的话题是如何在资本寒冬生存下来。接下来的时间交给梁总和杨总,让他们简单和我们分享一下,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互联网企业如何保存互联网的先发优势更好的生存下来?

杨亮:其实说互联网企业如何生存,我觉得还是在于,因为我们做toB业务的,对toC业务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想,不同的创业者在选择赛道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赛道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更倾向于做一件有胜算的事情,所以我们选择一个切口是说,它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思路可以非常简洁清晰明了,做法也可以非常简单粗暴,但是做的过程当中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足够的你信,需要能够连续性的产生一连贯的价值。我们希望做这个行业的基础设施,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解决很多的问题。当你做中长跑的时候,往往留给你的时间会相对的充裕一点,不是一上来大家就冲刺,直接拿钱砸,比谁的融资能力更强,看运气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几乎不犯错。我们可能会选一条赛道,要解决的问题足够多,能够通过时间的积累树立起你的壁垒。

比如我们做的这样一个交易撮合平台,做完交易撮合之后,在两端不断的用SaaS去固化强化用户的习惯。在用户端,用户获得了会小二的方案之后,微信上获得了方案,就可以一键点击获取PPT,就可以给自己的邮箱当中发送一个PPT,还可以自己去修改这个PPT,不断的强化用户在平台上的工具使用习惯的时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给你一些时间,在两端不断的加强壁垒。这是作为toB的业务。

刘欢:梁总可能更多的是面对toC用户群体,和我们分享一下?

梁峰:其实是这样,很惭愧,我们融了四轮资,从来没报道过,最后那轮报道了一次。在之前我一共写了一份BP,后来也基本上没有遇到所谓寒冬的概念。我想还是和产品有关系,寒冬是万众创业以后很多虚伪的故事讲不下去了才来的寒冬。

有现金流、有盈利,不可能融不到钱也不存在寒冬,资本会追着你走,而不是讲故事讲不下去了换个故事接着讲,那肯定拿不到钱。认真做事一定会有人欣赏会有好的东西过来。

反过来讲,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助纣为虐,很多产品不是那么好,在一个风口上资本进来了,这个故事可以讲下去了,击鼓传花到下一轮,这不是一个好事。资本寒冬,应该是大泡沫下很多人融不到钱,是因为经济的规则和游戏的规则玩不下去,而不是真正的寒冬,现在也有很多产品的融资也在往上走。市场的规则一定是这样,淘汰掉讲故事的虚伪的东西,留下好的继续成长。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寒冬论,这个寒冬是人为造成的,不是经济造成的。

而且越是这种情况下,认真深耕做自己产品的,越能活下来。凡是振荡一定会带来下一个高峰,这是很好的机会,不是坏事。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做产品认真想自己这个行业,都是有机会的。

刘欢:梁总的分析很理性,其所说的打磨优质产品思维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攻势很猛,传统企业如何找到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有请佘总带来分享?

佘莹:说一下我的想法,其实对于我和我的团队来说,最近经常听到资本寒冬这样的词,别人说你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能拿到钱?我想我应该是在在座的创业者当中认识的投资人最少的,跟在我后面的都是产业内的投资人,包括海尔,包括大型的机床厂,像沈机,他们说我们不是产业投资人,是战略投资人,投你是因为有产业布局有战略意义。

对我来说,当时我在挑人的时候,可能挑的不是为了创业可以享受屌丝逆袭的感觉,可以马上每一天加班加点非常拼的人。我的团队最一开始的二十来个人,都是跟了我超过五年,有很多都是跟了我七年以上的人。所以找他们的时候,我都有在跟他们谈,我们在原来公司或者原来行业遇到什么痛点,到底这个痛点我们是不是能够有一个新的方法去解决,我们能不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可以给终端用户产生和创造真实的价值。而不是去找钱,我们一定要考虑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到底能给终端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我寻找的这一帮人,至少在初期我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经过过去的共事,价值观是比较类似的。因为我们很怕做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某一些人说我见好就来,见不好就收。这是所有创业者最害怕的事情。所以价值观,就是你想从这个企业获取什么,想达到的程度是什么。我跟团队的人说,我们的梦想在这里,我们每天不断接近梦想,最后把事情做成了还可以给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带来价值。把这些想明白了,再想怎么做怎么实现,可能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我跟我的投资人这方面是比较契合的,大家知道海尔现在是创客化平台化。

刘欢:海尔已经孵化了很多的企业。

朱浩冰:我一开始就讲了,亿欧网绝对不做免费的活动,大家花了钱来的,我想把这个气氛挑得火热一点。抛开钱的因素,我不认为传统产业的转型比我们在做创业者的成功率更高。之所以起点高一点点,是因为他们之前的业务产生了现金流、收入,所以他们会活得长一点。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李彦宏站在马云旁边,我想主要是因为他比较帅。如果看BAT,B是最差的一个。李彦宏还算认识到,前不久听广播他讲到,百度曾经是标榜自己是技术型的公司,但是在互联网,要加移动两个字,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只有技术是不行的,他认识到的。所以他会不会成功?有可能。另外一个是刘强东,也是一样的,如果我断章取义没错的话,先说他这段话,过去十年互联网没有本质性的变化,我不知道他的思想去哪了。就像最近在传王石的那张照片,上面的字写得特别好,“你的时间花在把我的女朋友抢走了,我当然把你的公司抢走了”。

梁总(梁峰)讲得非常好,精力在产品上肯定会成功。为什么刘强东这句话大错特错?因为互联网叫Internet,移动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这是本质的差别,而且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无处不在的。你抱一台PC能做吗?不能。这是非常深刻的变革。如果作为一把手看不到的话,这个公司还能走到哪里?所以能不能成功,传统产业转型能不能成功,就是一把手的气魄。

华为从来不谈转型,我们活得很好。第二个,经常有人问我荣耀怎么运作的?一下从一个落后的手机变得快要把小米干掉了。我要说的是,华为有钱、有技术、有人才,什么都有,唯一缺的是那一点点运作互联网的那点事。这个很快就可以学会的,B2C的业务谁都会学。有了所有这些,再加上思想转变,不赢就怪了。

我说这段话,给在座各位打打气也给我自己打打气,我也离开华为了。创业成功率不会比所谓的转型更低。

刘欢:大家听到朱总的精彩分享,还是蛮有感触的,接下来的时间又到了基石资本黄老师的时间。出一个什么题呢,我们知道早期基石资本主要投资在传统行业,最近也在看一些TMT行业,一些新的互联网项目。那么基石资本在看这些项目的过程当中,传统企业的一些经验如何用在互联网企业上?互联网企业在投资他们的时候如何把传统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后一个问题就交给黄老师,大家掌声欢迎。

黄依群: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好了。刚才讲到就医160,160是前天在新三板挂牌,这样的企业蛮有意思,同类的有康复之路,杭州有个挂号网,在比较同质的竞争下,160依靠的是在华南地区的优势,然后快速抓住资本市场,最早登陆新三板,资本对于企业的支持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

第二个要举的例子是,我们基石其实是一个投相对比较传统的行业出来,一直到现在往TMT方向走的投资人。我们之前比较优质的项目,其实都是相对比较传统,现在看起来相对比较传统的企业。但是我们觉得传统行业其实也是靠科技驱动,也靠新型的管理模式去改变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要素,虽然还在传统企业,但是已经不再是概念上的传统企业的概念了。

我们在投了一个项目,过了证监会,上市。当时投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那时候如日中天的大家知道的互联网的搜房,大家非常耳熟能详的项目。搜房当时也是VIE结构,冲着美国市场,要做纳斯达克的中国的这样一个概念股,这样一个项目。当然在那个时间,就不是我们人民币基金能够去投资的一个标的。

我们在南京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项目,就是365网。当时它还是一个南京地区的房产中介公司,但是这个团队非常强,他们的理念也非常好。我们投了之后就快速的帮它扩张到了常州、无锡,华中的市场。然后在后面的这些,第一步是帮它做一些并购的动作,第二步是线上线下业务的剥离。我们把365网保留了线上的业务部分,线下的门店线下的业务整体剥离出去,使它成为继搜房之后的第二家线上的小搜房的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上市之后,我们投的时候年净利润在700万,在上市的时间点上净利润应该是在5000万,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净利润已经达到了1亿元。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是一个传统产业的话,它搭上好的资本的翅膀,把业务做优化的话,也是可以有很好的成长路径的。第二个就是这个企业好就好在它是在中国上市的,只有中国的股民才真正的看得懂中国的这个项目。才知道这些项目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今天我们看house365,它的股价跟搜房差得不是太多。

刘欢:听完黄老师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今天嘉宾总体上的观点还是很看好互联网创业,整个氛围,整个行业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今天的论坛分享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掌声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后记:亿欧网城市论坛·走进上海会后反馈请戳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