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全球健康科技公司如何推动中国本地医疗创新

全球健康科技公司如何推动中国本地医疗创新

时间:2021-01-13 06:43:41

相关推荐

全球健康科技公司如何推动中国本地医疗创新

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医疗体系的创新步伐必须加快。从成熟稳健的老牌公司到羽翼未丰的初创企业,大家都认识到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无穷潜力,将有助于减轻中国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飞利浦的未来健康指数对全球15个国家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普通公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数字医疗技术的接受度上领跑全球。

荷兰皇家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何国伟

然而,那些正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全球健康科技企业也面临着各种障碍和挑战。比如:中国医疗系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监管要求等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负担能力相对有限,而且地区差异很大,农村、贫困等特别缺乏医疗资源的地区难以负担新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和困难呢?

为了帮助中国打造面向未来的医疗体系,我认为,全球健康科技公司需要反思长久以来将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研发的医疗产品直接出口至中国这一传统模式。如今,成功创新的关键在于深刻洞察特定市场的需求和挑战,以及整合本地资源、与本地合作伙伴携手合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其他市场医疗体系的最佳实践。换言之,既要立足本地,又要放眼全球,两者相辅相成。

中国市场的挑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医疗体系存在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即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在中国,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而其他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则相对薄弱,基层医疗设施则更加匮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中国每6666人仅有一名,而国际标准是每1500-2000人有一名。优质医护资源的不足和分布不均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很多患者千里迢迢来就医,却发现还要先排长队,而就诊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医生都超负荷工作,有时看诊多达每天200人,但依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分级诊疗、强基层、均化优质医疗服务,是中国政府医改的重点之一。中国医疗系统亟需变革传统的模式,加快向 价值型 模式转型。对于全球化的健康科技公司来说,单纯引进基于成熟市场开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很难置入中国现有医疗体系。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于提出了 领导力4.0 这一概念。他指出:当今世界,需要创新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要关注创新体系的组织。我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为中国的一流医院配备最新的医疗设备,此举必将助力这些医院进一步提升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不过要在更广的范围内提升均质化的医疗服务,新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同样大有可为。创新技术的落地,需要依托更符合本地实际的 商业模式 。这就需要全球化公司变革现有的创新体系和组织, 面向更为广阔的本地市场,为改善各级医疗服务创造价值。

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为了解决中国基层医疗中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方式加强基层专业医疗服务的能力。实现该目标的一种方法是让三甲医院与更靠近患者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进而可在区域或一定范围内以较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中国的 头号杀手 为例。中国近70%的肺癌患者到晚期才被确诊,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而肺癌晚期的5年存活率不足5%。如果使用低剂量CT扫描等医学影像手段进行早期筛查,则会让患者获益。然而,在发达城市以外的地区,医疗机构往往并不具备肺癌早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

,飞利浦与中国服务国家队之一--神州医疗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出了远程放射学平台,支持远程查看和分析医学影像等相关患者信息。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医院需要较大前期投入购买智能化图像后处理软件,而这种新的 云平台 模式,支持按服务收费的灵活机制,即使是基层医院也可以负担得起 高科技 的智能化服务,从而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这个例子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却能说明先进技术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本地合作,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态系统,切合本地需求。

倾听患者的声音同样重要。中国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可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人们对 远程医疗 的态度颇为积极乐观。根据未来健康指数,如果可以选择,中国人倾向于通过数字渠道远程就诊进行非紧急治疗。

虽然敏锐洞悉本地需求至关重要,但在远程医疗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全球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视角。重要的是,我们从其他国家的远程医疗计划中了解到,他们的成功在根本上取决于患者的医疗报销制度。在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 贵州等省份的部分远程医疗服务现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组织与系统的创新,创造更大的本地化影响力

作为飞利浦大中华区市场的负责人,多年的本地市场管理经验让我充分体会到开发贴合本地的解决方案不仅需要了解中国医疗体系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还要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组织创新活动。

过去,医疗企业都是从上游到下游,注重优化硬件设备,比如提供更高分辨率的CT扫描仪等,并依靠多层次的本地经销商网络,面向本地市场开展销售活动。

从远程放射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当今的创新涉及到医疗体系、软件和服务的相互作用,通常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提供给用户。这就需要各方更紧密的合作,其中不仅涉及医疗机构和专业合作伙伴,还包括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私营保险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这就是为什么本地创新力量对像飞利浦这样的全球化公司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运营至关重要。这些创新力量的融合,将研发、市场动态、卫生经济学和商业模式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量,能帮助全球化公司更好地调动全球和本地资源, 为中国医疗机构和患者带来量身定制的创新解决方案。

应对中国的监管环境

在与本地生态系统的协作中的另一项关键能力是了解本地监管法规 。应对中国的监管环境颇具挑战性。例如,有一项研究对-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创新技术进行跟踪,发现这些技术到中期只有38%获批进入中国,监管审批流程的复杂性和本地化规定是影响新产品获批上市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1]。

对于人工智能这类方兴未艾的技术,审批流程和情况更加复杂,因为法规本身也亟待逐步完善。然而,从积极的角度看,对于全球化健康科技公司来说,也拥有与本地监管机构加强合作的机会,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市场的成功经验,共同为确保整个行业的安全和价值营造健康的环境。

立足本地洞察,创造全球影响

我深信,全球参与者终将可以成为推动本地医疗系统变革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将对本地市场现状的洞见与全球思维相结合。

尽管各国医疗体系的运作方式各有不同,但当今各国医疗系统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非中国或任何一个国家所独有。世界其他地区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即:如何为分布广泛的、日益增长的人口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应对老龄化带来巨大挑战。

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中国在人工智能等数字医疗技术领域的接受度、创新和应用实践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中国将有望实现向 价值型 医疗的 蛙跳式 突破,这可以激励其他国家紧随其后,借鉴来自中国的实践,助力改善。

(本文作者系荷兰皇家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何国伟)

[1] 资料来源:麦肯锡亚太医疗技术论坛 (APACMed) 商业观点调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