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深度调研】七彩春城掀起大健康风暴

【深度调研】七彩春城掀起大健康风暴

时间:2020-04-04 22:55:13

相关推荐

【深度调研】七彩春城掀起大健康风暴

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

昆明在资源、生态、区位等方面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独特的优势: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为低纬度高原康体健身、高端养生养老、绿色农业种植等大健康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丰富的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制造等行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源基础;民族多样性为大健康发展提供了特色资源;便利的交通和开放门户地位为昆明依托全省大健康发展资源、融合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按照“长期有规划、中期有方案、近期有项目”的工作目标,昆明市在发布了《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25)》,发布《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昆明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目前已基本完成同大健康发展有关的顶层设计。

1月,昆明市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思路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肯定,随后又得到云南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的赞同和支持。目前,《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正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

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

在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昆明市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积极探索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统筹制定规划,加强市场监管。组织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一些大项目的引进落地撬动了社会资本,动员了社会力量,起到了引领和支撑的作用,带动了区域发展,健康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生物医药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25%,是新兴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以高新区为产业发展主阵地,已聚集了全市80%的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拥有云南白药、滇虹药业等近200家国内知名企业,产业规模占到全省总量的近一半,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中药材种植水平显著提升,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5.9万亩,中药材农业产值同比增长10%,石斛、重楼等名贵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养生养老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确定了第一批医养结合市级试点县区16个、试点单位(机构)18家。候鸟(旅居)式养老产业加快发展,七彩云南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枫桥尚院新型养老社区等中高端旅居养老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中高端旅居养老床位3800多张。

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属10家医院全部开展了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试点,覆盖519家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8.5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13.48/10万(省下达指标20/10万),婴儿死亡率为3.73‰(省下达指标6‰),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改善。同时,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推广。

同质发展有余,错位配合不足

昆明市在探索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相关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资源统筹利用和产业协同推进有待提高。昆明市的健康产业资源散布在全市7区6县1市2万多平方公里区域内。各区县各自谋划并引进项目,区域间差异化发展有余而统筹不足,同质性发展有余而错位配合发展不足。全市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的项目尚处于点状、局部的发展状态,产业规模整体偏小,产业专项投入欠缺。

开发深度不够尚未形成全产业链优势。调研发现,昆明的健康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业资源分散、产业链条分割、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价值失衡等问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够,尚未形成对上下游产业的深度开发。以生物医药为例,云南白药集团的产品开发力度尚需提升,对中成药、民族药的研发和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不够,对原研药、首仿药、中药的研发未形成系列产品。从对选取的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企业调研情况看,中小型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单位产值较低,整体产业规模不大,较发达地区仍有差距。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昆明市拥有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等国家级科研技术单位,但与这些单位的资源对接和地方支持不足,没有将这些单位的科研能力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如5月,我国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策略后,将脊灰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一年IPV疫苗的需求量约在8000万人份。为应对这一变化,医科院生物所在国内率先研发了Sabin株IPV疫苗并取得了生产注册许可,但由于产能不足、新生产线投资大等方面原因,错失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有待提升。目前,昆明市对已有的科技资源了解不足,结合不够,没能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支撑引领作用,缺少承载大健康发展和高端人才引进的科研平台。

培育生长沃土,打造产业集群

可以说,昆明市健康产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昆明特色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有赖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在未来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财力倾斜,建议设立助力健康产业发展的基金,金融机构应对健康产业优质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有关部门可研究出台一些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建议昆明市在统筹推进“医、药、养、健、游、食”六大领域发展时,应以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牵引,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和旅游养生两大产业发展。

深化区域间联动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统筹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各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加快建设专业化平台和服务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深入合作,科学优化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资源配置。

通过联营、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提升产业的二次造血能力,培育、孵化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与市场需求的创新企业。注重发挥本地优质企业作用,比如云南白药集团等,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形式,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动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推动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引入投资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自身的核心产业集群优势,加速“一、二、三”产的全面融合,吸引更多的中小型产业配套企业,加快构建首尾相连、上下相依、集约集聚的产业生态循环体系。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花大功夫,舍得投入,做好政策保障。积极引进专门人才,用昆明独特的优势,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国内人才长期到昆明工作,在引进经费、个人待遇和家庭保障上给予强力支持,要特别注重吸引在滇大学生留滇工作,充实城市新鲜血液。同时,大力培养已有人才,注重发挥昆明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开设大健康相关的学科和方向。加大对现有大健康领域人才的再培训,与国内一流高校或医疗机构结对子,提升本土人才的水平。筑巢引凤拓展人才平台,建设“昆明市健康产业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人才引进、产业研究和技术开发转化的高端平台。

同时,在全市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形成对健康产业发展内涵、形态、路径的共识,进一步统一全市干部群众思想。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搭建宣传平台,加大对昆明“中国健康城市”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层次,打造活动品牌,扩大昆明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影响力。

作者系第18期中青二班二支部赴昆明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及分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张 勇

安徽省淮北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任  东

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张保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

王  昕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张瑞丽

中国证监会郑州商品交易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  鲁

本期编辑 金仲夏

解锁更多医改精彩见解

《中国卫生》杂志

公众号

微信号 : zgwszz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