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2-08-27 22:42:13

相关推荐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4月29日

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相关要求,落实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政府第七届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精神,现就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智慧气象服务,赋能 一网统管 工作,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引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重提高城市智慧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画好气象服务工笔画。

2.坚持开放共享、融入发展。推动智慧气象服务融入城市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气象服务与城市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

3.坚持科技主导、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大数据的潜力,利用创新发展的原生动力,提升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技内涵。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3 5年,全面提升智慧气象的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实现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到中心城区,气象监测预报覆盖到街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覆盖到重点单位,智慧气象服务覆盖到基层社区和城市网格,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全覆盖。建设气象先知系统,全面接入各级城运系统,提供事先有气象风险预警、事前有预防措施预案启动、事中有联动响应、事后有保险理赔和效益评估的全程气象保障。充分发挥气象先知系统赋能 一网统管 的基础性、前瞻性功能,促进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从事中事后为重点的应急管理向事前预知预判为重点的精准预防管理升级,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二、提升智慧气象为城市重点区域服务的能力

(一)提升为中心城区服务能力

未设立气象机构的中心城区政府要与气象部门建立健全气象保障工作机制。市气象部门负责开展中心城区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工作,中心城区应急管理或城市运行管理部门配合气象部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城市管理的气象保障工作,共建气象先知系统融入城运系统平台。

(二)提升为基层应急管理单元服务能力

气象部门会同机场、地铁、洋山港、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会展中心等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开展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建立风险预警联动机制,优化运行管理。

(三)加强为基层社区服务

利用社区内公共信息发布资源,面向基层社区开展天气信息的精准智能推送,为基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和公众安全出行自动推送针对性服务产品。依托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健全基层社区气象灾害风险防控体系。

三、提升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服务能力

(一)智慧气象保障智慧防汛

市、区两级气象、应急、水务部门加强城市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建立重点区域的暴雨内涝影响评估模型,为实现风险预警、精准治理和智慧防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各区建立气象与应急、水务等部门的暴雨内涝和城市排水风险预警联动工作机制,自动推送风险预警信息,提高城市积水应急处置效率。

(二)智慧气象保障智慧公安

建设精准警务气象辅助系统,建立110天气灾情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基于位置的气象相关灾情案件的风险概率分布,对警力需求进行预测,为公安精准用警提供气象预警服务和风险评估。基于 雪亮工程 建设,开展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增强现实应用,应用于恶劣天气条件下公安对交通的应急管控工作。

(三)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生命线

电力、水务、燃气等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研究气象条件对城市水、电、气调度和运行管理影响,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进行精细化气象监测预警,开展极端天气灾害对生命线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等工作。

(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综合交通

加强长三角公路交通气象保障,针对低能见度、道路结冰、路面湿滑等交通气象风险,开展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申通地铁集团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研究建立全路网、多要素的轨道交通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铁路部门与气象部门合作加强铁路安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海事部门与气象部门合作开展针对邮轮、游船、游艇、城市轮渡和崇明三岛岛际交通基于通航条件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水上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应急保障。气象部门加强为中国商飞提供试飞气象保障,对商用航空、通用航空开展精细化航空气象保障服务。

(五)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网格化管理

加强面向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气象服务,通过 一网统管 城运系统,将智能网格预报应用于街镇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依托各街镇城运中心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风险预警发布,辅助责任网格各类人员力量上报、处置问题事件,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基于气象的城市运行管理预测预警模型,在城运系统中提供多维度、插件式服务。

(六)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建设

初步构建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台风期间,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高层建筑外墙及附着物、附属设施的高空坠物风险影响评估模型,建设应用场景,依托城运平台,实现重点风险、潜在风险的预报预警与可视化展示。气象部门将灾害性天气风险同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内城市建设风险、城市运行风险形成的隐患清单相互匹配,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敏感条件阈值体系,综合分析灾害性天气对城市房屋与建筑领域的影响,按需提供气象服务保障,重点为深基坑开挖、塔吊施工、脚手架搭设拆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提供精细化风险预警服务,切实增强超大型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柔韧性。

(七)智慧气象保障智慧旅游

建设长三角旅游气象服务中心,气象部门加强区域协作,提供长三角区域内主要景区实况、预报、预警产品。气象、旅游、保险等部门联合研发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发展全域、全天候气象荐游服务,向广大市民提供旅游气象荐游产品。拓展邮轮气象服务。以佘山、淀山湖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为示范点,开展景区精细化气象服务。

(八)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对缓解城市热岛及大气污染防治效益评估,探索区域大气污染精准防控新模式。气象与绿化市容部门合作开展生态气象效应评估,探索气象保障市容环卫精细化管理,开展灾害性天气对小区生活垃圾收运影响分析,为垃圾清运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九)智慧气象保障都市农业

建设完善都市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加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建设 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 的农村科学防灾减灾体系。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推进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区划、评估和气象指数保险工作。

(十)气象金融合作保障城市安全

持续深化保险和气象合作机制,借鉴黄浦区巨灾保险模式经验,为保险公司和巨灾保险试点区域相关部门提供覆盖事前、事中、事后阶段的专属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切实发挥气象与保险联合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风险转移作用。

(十一)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健康生活

气象、卫生健康与生态环境部门以极端天气、复合污染对健康影响和健康防护为重点,开展联合攻关研究,研发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联合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气象风险服务和效果评估工作。

(十二)智慧预警发布保障城市安全

加强市预警发布中心建设,运用前沿技术,建设与预警管理部门标准化对接的预警信息共享发布平台、与公共发布渠道对接的智能化发布渠道,为政府决策部署、部门应急联动、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提供支撑,保障超大城市安全运行。

四、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建设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

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是 一网统管 工作的重要支撑,结合智能气象插件建设,提供任意点天气预报和实况,以及城市运行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为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不同场景提供智慧应用。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将气象数据与城市管理事件数据深度融合,建立气象要素对城市运行管理事件的影响模型,通过预测天气变化,推导城市运行应变量的变化,采取事先预防的措施,努力实现事未发、人先知、管在事先、防于未然。

(二)提高城市智慧气象感知能力

加强气象高影响区域和高敏感行业的监测能力。建设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实现短时强天气的高速、三维精细化探测。健全交通气象感知网,完善城市主要道路能见度、路面状态等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健全航道和港口气象监测网,完善黄浦江、长江入海口及洋山港区的大雾、大风气象监测系统。建设 天眼 天气实景监测系统,增强天气实景的监测分析能力。

(三)加强气象观测社会资源和新技术应用

基于本市 雪亮工程 ,建立天气图像视频库,开发人工智能识别天气技术。发挥智能电线杆 一杆多用 功能,在智能电线杆上加装气象传感器设备,实时收集传送城市气象运行体征感知数据。利用汽车厂商社会资源,开展智能汽车气象感知。

(四)开展精细化城市运行气象风险普查

结合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针对住建、交通、防汛等城市运行重要领域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工作,掌握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气象致灾因子及相关要素和城市运行气象服务用户需求情况等,建立基于重点领域的城市运行气象风险信息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认定、服务和管理,压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体责任。

(五)加强智慧气象服务计算和数据支撑能力

市大数据中心配合市气象局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开展计算能力、存储资源、数据共享融合的支撑工作。推动气象数据和相关部门数据共享融合,与城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民生服务等平台对接。加强高性能计算资源支撑,强化数值天气预报计算能力保障。

(六)提升智慧气象服务科技支撑能力

将气象作为本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气象科技研发与转化应用平台作用,加强 云、大、物、移、智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各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规划编制、技术研究和咨询评估等工作,发挥智库作用。

五、提升智慧气象发展水平

(一)提升智慧气象法治化水平

立足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调研。进一步细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职能,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服务的制度规范。

(二)提升智慧气象社会化水平

以气象数据和气象科技创新资源为核心,建设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平台,建立智慧气象服务产业联盟,建立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基金。探索建立气象观测等智慧气象发展领域的政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学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提升智慧气象科普和志愿服务能级。

(三)提升智慧气象标准化水平

依托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研究,适时出台相关标准,不断为基于气象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标尺和依据。探索开展智慧气象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示范试点,为智慧气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经验。

(四)增强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合力

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细化和落实本区域实施方案,将气象先知系统纳入城运系统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支持。公安、防汛、住房城乡建设管理、交通等部门加强对本领域气象保障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指导,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市、区两级财政配合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工作。运用联建共建等方式,强化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合力。

附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