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高考作文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这里有绝招!(内附:如何科学应对考前焦虑)

高考作文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这里有绝招!(内附:如何科学应对考前焦虑)

时间:2021-04-26 03:59:02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这里有绝招!(内附:如何科学应对考前焦虑)

有一个考生举了“孟母三迁”这个材料。但孟母之所以三迁,就是因为“近墨者黑”的缘故。写完后,考生才猛然清醒例子举反了。这个时候的紧张自不待言。那么该怎么补救?

其实,不就一个例证嘛,想明白了,就什么也不要怕。反例正说,说不定由于强大的思辨能力,反而成为作文的一大亮色。我们常常说,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但例子能够证明论点吗?本质上,无论什么例子也证明不了论点,例子只能表明论点、说明论点,不能够证明观点。因为当我们选择典型例子的时候,就意味着把不典型的例子、反例子给筛选掉了。这样片面的例子怎么能够证明论点吗?

想想看,如果把被我们筛选掉的反例子拿出来,岂不就证明了我们反面观点了吗?

所以说,例子只能够证伪,不能够证明。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让我们不重视例子的作用,而是告诉我们,任何例子都有两面性。既然这样,就算不小心举了一个反面例子,我们照样可以左右逢源。

比如在叙述完《孟母三迁》故事后,考生马上就可以这样写:

孟母三迁的故事,表明的自然是“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却在无意中泄露了“近墨者黑未必黑”的真相。

孟母三迁了,孟子出息了。但谁能告诉我们,这个出息一定就是孟母三迁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但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譬如孟母没有三迁,孟子照样会取得成就?甚至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进一步来看,孟母三迁之后,孟子成为亚圣,那么肯定有无数母亲效法孟母,有的三迁、四迁、五迁……为什么真正成名的只有一个孟子?

由此看来,一个人会不会变黑,并不在于他的周围如何,而在于他的内心怎样。矛盾总是通过内因来起决定作用,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余则成们,如何在漆黑中保持自己的铁血丹心?

第二招——斗转星移

0 2

当考生作文写到一半,才发现已写的内容离题了,那么应如何把话题及时扭转回来?或者说让已写的文字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高考江苏卷《品味时尚》,很多考生写到一半发现,自己品的其实不是“时尚”,而是“经典”。

时间如此宝贵,错误如此严重,照理说,这是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有那一双妙手,立马之间就可以让你斗转星移,万事大吉。

江苏作文评审组对“时尚”的界定为:审美;有创意;时兴;有人认同和追求。必须同时具备这四大特征,才是时尚。

任何经典注定都不是时兴的,把品味时尚,换成品味经典,文章明显偏题了。

但是,请注意,所有的偏题作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两者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紧紧抓住这点联系,剖析两者的差别,恰好就变成了对文章概念的厘清和深入阐释,简直妙不可言。

比如,针对上面的这个过失。你完全可以这样弥补:

以上,我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品味经典,但遗憾的是,经典并非是时尚。尽管经典也是审美的,有人认同和追求;但时尚却是时兴的,创意的,在这一点上,两者可谓大相径庭。因为经典是永恒的。它经历了时间漫长的淘洗,尘满面,鬓如霜。有趣的是,经典不是时尚,但时尚却有可能转化为经典。

文章此后转入对时尚有可能转化为经典的论述。时尚的特点,时尚的内涵,在和经典的比较中显得更加清楚,而时尚的趋向,又使得文章更深入一层。这些,岂不都是对时尚的品味?

这样一变,斗转星移,不仅切题了,而且因为有了这一层对比,文章还有了张力,有了更深的意蕴和内涵。

第三招——聚沙成塔

0 3

对于一则多义性的材料,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把自己对材料的多种理解都进行了论述,此时应如何赶紧突出中心?

比如,福建高考作文,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对于这样的材料,很多考生会把三种不同含义的细节都进行论述,漫无目的,面面俱到。这就成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往。

那么,如何把纷繁的论述聚集起来,聚沙成塔,更上层楼,中心鲜明突出?

结构主义指出,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这时候有必要找出这三者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分析他们的关系,或者是对比关系,或者是映衬关系。再分析这些关系之间的转化,或者是在这三者之上,再拔高一个层次,让它能够统摄前三者,使得文章高屋建瓴,识见不凡。

比如上面详细写了三种饮料选择之后,马上就要聚沙成塔,收束全篇。

有人说,三种人三种选择,岂不太繁琐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三”乃虚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种人三种选择,乃无数人就有无数种选择之谓也。

让喜甜者选择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苦甜者选择咖啡,让所有的人各取所需,各尽其宜,各得所妙,有什么不好呢?参差百态,乃是幸福本源;和而不同,方是和谐之道。

更进一步说,不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同一个人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又岂能一以贯之、抱残守缺?

第四招——亡羊补牢

0 4

考生忘记了对核心话题的分析,只把话题当作一个概念,整体打包,囫囵吞枣,乱贴标签,这样的作文,得分一定惨不忍睹。如果在中途忽然醒悟,这时候如何调整,才能转危为安?

其实,整体打包问题最为严重,因为没有形成论证。但就选中途醒悟也不要着急,抓紧亡羊补牢,条分缕析,犹有未晚。这个时候,可以这样挽回。

刚才所说的是品味时尚,那么,何为时尚,我们又该如何品味、咂摸时尚呢?

“时尚”是时兴的,是审美的,是一部分人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追求,在模仿和流行中形成。

时尚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希望有人模仿,又惧怕所有人模仿。时尚源于独有的创意,但希望一时流行,又惧怕长期流行。

时尚永远在路上。时尚总是在高潮中“灿烂的死去”,时尚的极致就是时尚的消亡,但说不定过几年“又在灰烬里重生”……

第五招——绝处逢生

0 5

如果材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太大,头绪太多,一团乱麻,根本抓不住要点,此时应该怎么办。

哈哈,孩子们,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恭喜你得高分的机会就要来了。

比如南京、盐城二模作文题: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 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 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此题头绪太多,你抓不住要点,不妨根据对象,把你所有的困惑写出来。困惑越多越好,而且找到逻辑,一层一层的追问,就是绝妙好文。

譬如格拉祖诺夫为何叹气?觉得自己不幸。一般人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幸?这位艺术家觉得不幸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可以从认识问题的角度,从艺术家的追求角度。

年轻人真幸运,为什么说他们是幸运的?把理由说清楚。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一无所知都是幸运,那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岂非都是幸运者?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于是问题又来了,既然一无所知并非一定是幸运者,格拉祖诺夫为何这么说,其语言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当你一点点分析你的困惑、展示你的挣扎的时候,或者不管高明不高明,在提出困惑之后,给出你自己的解释,不管这个认识是否高明,一篇好的议论文已经呼之欲出,因为议论文所考的是你的分析阐释的能力,不在于你的观点是否高明。

第六招——一步登天

0 6

当考试时间只剩下几分钟,可是文章还没有写完,应该怎么办?

首先肯定要抓紧完篇,完篇没完篇是两个概念。就江苏省而言,高考评分标准为:

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参考赋分如下: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

可能很多学生也知道要抓紧完篇,但究竟怎样才能快速完篇呢?在这里提供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直接式。一句话独立成段,可以换一个角度,成就另一篇天空。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他们》

第二种是总结式。用一组排比句总结分论点,再一句话收束,画龙点睛。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追求》

第三种是哲理式。运用相关哲理名言,既概括全篇,又有余音绕梁之感,言已尽意无穷。

我伸出手遮挡夕阳刺入眼睛的光线,仿若明暗相间的幻象,想起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泪灼热地流淌下来。仰头喝下最后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于齿间。伍尔芙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我于咖啡中看见》

第四种是精短小诗。只需点题,无需押韵,凝练,朴实,意味隽永即可。

想起了彼得拉克的一首经典的小诗:

我充满思虑

信步闲游

对我自己深厚的同情袭击了我

如此浓厚

我禁不住放声大哭

——《同情》

第五种是幽默。诙谐洒脱,智慧聪明,谈笑间,主旨突出,让人会心一笑,喜上眉梢。

“买牌时尚,唱之时尚,头之时尚,博之时尚,咱们己品出了那么一点味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咱们自己去消化了。记住,品味时尚,所谓的时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万万不能下咽,就像嚼口香糖!

——《品味时尚》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活动,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生每到考试前都会“焦虑上身”。距离高考越来越近,这段时间也成了考生“考前焦虑症”集中爆发期,常见是担心考试迟到,或出现意外如肚痛、胃痛,又怕前一晚睡得差,影响考试表现。如遇到此情况,有太多未能即时解决的焦虑,不妨试试自我调节,将焦虑降到最低,专心备考,不再被焦虑影响心神。

1、适度平静

每个考生的个性不同,所谓平静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所有的调节都不要刻意追求,以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为好。适度压力下的平静也是有利于高考超水平发挥的条件,切记不可刻意为之。

2、适度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但是,自信也要适度,过度自信就是自以为是。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不能凭自己有点实力,就盲目乐观,要保证适度自信,拒绝一切犹豫,拒绝一切怯弱。

3、适度动机

动机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也要掌握适度,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高考。若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压力过大,产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甚至导致考试的市场发挥。

4、适度运动

运动可以适当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高三学生大都因为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抽时间进行适度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简单韵律操等等。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试时头脑清醒。

5、适度交流

适当的交流放松情绪,完全封闭自己,陷入学习状态中,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复习方法。可以和同学、家人们进行适当的交流,尤其是同龄人一起备考,面临者同样的情况,同学间适度交流,十分重要的。同龄人的交流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但考前时间宝贵,适度交流,切记不能长谈。

6、充分准备

胸有成竹,才能心中不慌。考前要认真做好复习和准备工作,尤其是考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几轮的系统复习,此时,更注重答题技巧、技能的训练,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心中有数,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7、处变不惊

虽不能人人做到“宠辱不惊”,但考前学生要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困难时,能泰然处之,理智、冷静地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8、防止过劳

考前做好充足准备固然重要,但大考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身体、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更加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如何降低考试焦虑?

0 1

正视担忧

考生不妨把所有担忧的事情逐一列出,理智分析这些担忧真的值得担忧么?通过分析会发现,这些困扰自己的担忧往往会有夸大、不现实等问题。例如,有的考生认为自己不行,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同时就会越来越看不到自己优点。正确对待自己的担忧,对担忧做出合理的、积极的分析,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0 2

自我暗示

可以适当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比如说“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可以释放紧张情绪,克服焦虑。

0 3

转移焦虑

每个考生考前都会有不同成都的焦虑,主要是在如何对待焦虑,考前聚焦点集中在高考上,考生可以适当将精力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去。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也可以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缓解身心紧张,抑制焦虑程度。切记适度。

0 4

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们,六月高考迎来你们自己的光辉时刻,相信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待到山花漫烂时,他们一定在丛中笑!

(以上内容编辑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百年育才--高考志愿填报中心

[百年育才微信公众号:bainianyucai_edu]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999-3030

百年育才官方网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