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王老师教作文69】语文老师和TA的孩子

【王老师教作文69】语文老师和TA的孩子

时间:2023-04-12 06:52:30

相关推荐

【王老师教作文69】语文老师和TA的孩子

康 健

思稼进入初中后,她的“脱雏意识”很明显,表现在我们母女的相处中,她开始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好为人师”的交流方式已经惹她“厌烦”了,好在还有书,我适时地给她推荐一些书,和她共同阅读,互相交流读书体会。以书为煤,我们母女多了一条沟通的渠道,也成为了思稼写作的源泉。

有幸的是,思稼高中进入了曹杨二中的“博雅班”,二中的各种读书活动——随便翻翻、读书征文、名作家进校园……更为她带来了写作和思考的灵感。

进入大学后,思稼虽然选择的专业是工科(那是她喜欢的专业),但是阅读一直伴随着她:《道德经》、《脑髓地狱》、《献给虚无的供物》、《匣中失乐》……

【初中】

渐 行 渐 远

——读《目送》有感

龙应台在书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摸摸告诉你:不必追。”

他经历过的,也是我们经历过的,或者是我们将要经历的。从龙应台的父亲目送她的背影,到她目送自己孩子的背影,直至她目送着父亲永远地离她而去。这些确实是平凡的经历,也是必然的经历。从出生的那刻起,我们就必然会目送着一些人远去,但当你在这条路上,目送着别人时,我们也正渐行渐远:离父母们,离同学们,离老师们渐行渐远……

作为孩子,我或许多多少少了解自己父母的心情,尤其是在那些“离别”的时刻:我外出学农、夏令营……我知道,在这些短暂的分别前父母最期待的,并不是我们扯着他们的衣角,乞求不要分别,作为父母,他们虽然并不希望看到我们的身影正渐行渐远,但是,他们所期待的,一定是当我们拖着行李箱,将要消失前的回头一瞥,坚定的一瞥,足以告诉他们不必担心的一瞥。

我从不畏惧离开,成长就必定得远航,不经历磨炼就不能成就一个非凡的自己,足以让我身后目送我的人为之自豪的自己。所以,当我踏上这无尽的路时,就注定着要昂起头,骄傲地进发――我不想让身后目送我的人担心,我需要给他一个不必追随的理由。因为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与父母,也会有短暂的分别。我曾看到一些孩子在机场哭着闹着不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到异国他乡生活,我更讨厌那些不能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闯荡的父母。即使必须看到那些不愿看到的,远去的背影,我也愿意,爽朗地放开:我不喜欢扭扭捏捏的分别。分别,没有偶然,都只是必然的。

自我有记忆开始,每逢父母亲出差或者是他们独自回家乡看望老人时,我从未央求过他们不要离开,也从未央求过他们要早点回来看我,我更不会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我有多么多么地想他们回家。即使是我还在幼儿园过家家的时候,当我卧病在床高烧不退的时候……

我不希望他们为我而分心,在外的他们没有必要为我所牵挂。也或许是不由自主地,在老一辈们的教导下才格外懂事的原因吧。毕竟他们目送过的背影,比我们所看到的多多了。

在这些渐行渐远的路上,在目送别人以及被别人目送的同时,我知道,这些都是必然的。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此文刊登于《新读写》.4)

【妈妈的话】

这篇读书笔记写在思稼六升七的暑假中,那个暑假她在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这本书中龙应台对亲情的感悟很多思稼不能体会——对失智母亲、对即将离去的父亲、对与自己有着观念差异的孩子。也许不到这个年龄、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未必能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可我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感受直接“灌输”给她,我鼓励她,挑自己能看懂的先读,不能体会的我们交流。

记得她读《十七岁》一文——作家在剑桥与儿子沿着康河散步,“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看到这段文字,思稼问我:为啥龙应台看到母天鹅和小天鹅会哭?我跟华飞一样的感觉,觉得那种行为很幼稚。我回答:站位在母亲的角度去想一想,而且此时的龙应台因为生活、工作的缘故,不能与儿子生活在一起。思稼听了,若有所思,也许她会想到我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的照顾,也许她会想到她与华飞相同的感受,也许会想到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作家的思想情感……

那年暑假,思稼读《目送》后,写了好几篇读后感,这篇《渐行渐远》是其中的一篇。她的文字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对成长、对独立的渴望,也提醒我不能总站在她的“前面”为她成长开道,因为有的路必须“自己走”。当然这个过程中,她另一个收获就是言为心声,写作就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别人的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作家的情感,自己写文章也应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后的作文,只要是写她真情实感的,都能一气呵成,也常有出彩之处。

【高中】

英 雄 迟 暮

——读《孙权——半生明主》有感

孙权,可谓是三国时期一名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其早年善纳贤才、决断英明,在稳固父兄留下的基业后收复了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一声“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决断,即使在千载之后依然铿锵有力,就连老对手曹操也不免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但他在称帝后却又一改早年那般的志向高远,迟暮之年更成为刚愎自用,难断家务而又迷恋鬼神之说的昏庸皇帝。

也难怪何焯会道:“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

普天之下的当权者,鲜有不犯孙仲谋那样的“登基病”者。他们大多自以为称霸一方,便可天不怕地不怕,于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更有甚者,亲佞远贤,残杀忠良,沉溺美色。而那年少时的雄才大略,与那欲吞并天下的雄心,都在猜忌、计较、享乐中消散于九霄云外了。

这也不难理解,经过千辛万苦的创业奋斗,自然而然会有骄傲和松弛的情绪萌生。骄傲就不能自省,松弛就不能自律,逆耳的忠言怎么可能还听得进去?再说像孙权这般的开国皇帝,一般创业过程漫长,等当上了皇帝也都到了迟暮之年。人上了年纪,性格难免更为固执且善于猜忌,此时的君主即使明白臣下的忠言有理,恐怕也会因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弃之不用吧!

而晚年称帝的,更难免会沉溺于少时未曾享受过的酒肉美色之中,孙权也没能例外。临终前甚至废了年长的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立年轻而工于心计的善妒女子潘氏为后,立潘氏所生的幼子孙亮为太子。而在明知自己已不久于人世时,更效仿那秦始皇嬴政,寻访“仙术”,以求长生不老,结果还被“仙家”嘲笑了一番,可谓是可笑至极。

儒家经典《礼记》的《大学篇》便有云:“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连修身齐家都未曾做到的孙权又怎能保东吴太平盛世?果然在其死后不久,吴国便在那臭名昭著的孙皓手中灭亡了。

由此我想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赵匡胤。同样是开国皇帝的他,登基后虽也做了“杯酒释兵权”的行经,但他登基之后并未安逸享乐,而是全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烽乱。若是孙权也能如此,恐怕也不会使吴国落得个被吞并的下场吧!

南宋诗人辛弃疾曾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确实,称帝前的孙权可谓是位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但自称帝后,他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下坡路”。可见英雄非但需要年轻气盛时的胆识才学,能在迟暮之年依旧不骄不躁,才真正配得上那王者的气度。

(刊登于《上海中学生报》.4)

【妈妈的话】

此文是思稼高二暑假参加曹杨二中博雅读书征文活动时写的,当时她正在读方北辰的三国人物系列丛书,《孙权——半生明主》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更类似于“综述”,是作者对三国人物做了大量史料查阅后,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写成的系列丛书。

我提醒思稼,写这类书籍的读后感很容易把文章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从文章看,她听懂了,也做到了:她把孙权的作为放到其一生中,放到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来评价。这样,孙权“半生明主”的主题便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她能从孙权“半生明主”的经历,进而认识到在中国历史上确有一类这样犯有“登基病”的帝王。这虽说不上是规律,但起码也说明了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现象。读书至此,可谓已达到了“识”的层次。这对她高中写材料作文,根据材料提炼自己独特的观点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学】

辛 厘,心 理

佛家经典《无常经》中曾道: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当浓妆艳抹的时代模糊了人们本来的面目,我们很难再一眼洞察出那一具具皮囊下包裹着怎样的内心:那些我们的身边人纷纷乔装打扮了起来,他们抹上鲜艳的唇,披上华美的服,好将真实的心境暗藏,再以鲜丽的面目示人。于是人们欣喜也好,心酸也罢,从此便再不轻易被他人瞧见。

毕竟心意总是如此的。它躲藏在阴影里,等待我们用锐利的眼去看透;它暗藏在蒙娜丽莎额上的薄纱里,期待会心人去挖掘背后暗藏的深意;它亦如伯牙琴音间透露的真情,静待一位难觅的知音。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相皆出于心间,任人有变幻莫测的外表,但这举手投足间投射出的心理是无法被完全掩盖的:欢欣、平和、淡漠、焦躁……它们潜藏在人们的情绪中、人格里、行为间,虽不轻易被人看透,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如当自身身处人群中常表现出的“霍桑效应”;又如当你我面临重大考验时流露出的“瓦伦达心态”;再如那虽已由来已久却仍在今人触碰事物时不断得到验证的“亚里士多德错觉”……它们虽是学术的、是严紧的,却同样都是生活的。

可以说,这便是心理的魅力。也正是因为这独到的魅力,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将科学心理学延续到近两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由推崇“生活风格”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到发明应用“心理年龄”的心理学家比奈。是他们让“心理”这一名词既不处于民所不能及的神坛之上,又不弥留于古时候的封建迷信里——使它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为普罗大众所熟知。

而随着时光推进,当现如今的心理学已悄然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你我又何必继续为虚假的皮相所迷惑,而忽视了那些由细小甚微的肢体语言里流露出的真实内心?就如张爱玲所言:生命就如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也是时候该抖落下那些碍眼的虱子,看清那生命清朗的本质了。

辛厘,心里——通过你我的慧眼,利用心理学、善用心理学,在艰辛却趣味的探索与观察中,将彼此的心拉进一厘,再一厘。

(此文获海事大学读书征文一等奖)

【妈妈的话】

思稼大学读的专业是工科,这是她从小就喜欢的,而且学得非常不错,年年获得学校“特等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创新设计还申请到了“专利”。但是,她在专业课程外,选修了不少文史哲类的选修课,社团也是参加的“泊客书会”,担任了副社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以书为媒,策划参与了不少读书活动。用她的话说:“不想成为只有科技素养的工科女”。

此文写在她大一的时候,经过了高考的“历练”,她对人生的看法又精进了不少。这年她选修的是“西方哲学”这门课,那时她又正在读一些关于哲学方面的书籍。这篇文章我也是在她获奖后,从他们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读到的。在文章里,我读到了她的“孤独”——高考之后曾经可以交流并思想碰撞的好友分散到“五湖四海”,而且这个专业的男生极多(只有5个女孩)。她渴望身边能够有一个知己、一个精神的引领者。好在长期的阅读习惯、思考习惯,让她在书籍里找到了精神支柱,并将自己的感受述诸笔端。

进入大学后,思稼的阅读开始从艺术类向文史哲类转变,写的随笔打破了原有个人的“小心思”,从社会、人生的角度去思考。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她设计的图纸会增加,但我相信,她心里“写作”这块田永远不会荒芜。

【王老师批语】

思稼妈妈康老师是敏感的也是明智的。当她发现孩子“脱雏意识”明显,“好为人师”的交流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母女交流时,迅速调转方向,调整方式——以书为媒,为母女间开通了另一条沟通的渠道,也为孩子的写作打通了一条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渠道。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三篇分别写于初中、高中、大学的阅读笔记中看出孩子的成长,那是令父母骄傲的成长,也是所有父母期待的成长。阅读真的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说它对人一辈子都管用也不为过。作为一个学生,阅读应该成为我们每天的功课,不管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就跟吃饭睡觉那样自然。就写作而言,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它既是狭义的,也是广义的——读经典、读生活、读人生——当阅读已然成为生命个体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追求时,他的视野能不开阔,他的思维能不灵动,他的思想能不丰富,流淌在他笔下的文字可能枯涩么?(王伟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