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脱贫之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札记:种咖啡的不喝咖啡 问题可能就在这

《脱贫之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札记:种咖啡的不喝咖啡 问题可能就在这

时间:2023-10-23 22:36:42

相关推荐

《脱贫之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札记:种咖啡的不喝咖啡 问题可能就在这

怒江大峡谷中的低海拔台地——云南保山潞江坝是世界上与牙买加蓝山、埃塞俄比亚希达莫等齐名的几大顶级咖啡产地之一,但这个拥有褐色珠宝物产的地区也还是刚刚脱离贫困,距离小康还得紧赶慢赶一段时间。

图/咖啡庄园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咖啡这样物产,从全球版图来看,从来就是贫困的地区负责生产,富裕地区负责消费;从一个国家分布来看,贫困的农村负责种植,富裕的城市负责享用。一杯咖啡卖出去,种植的咖农到手的可能只有0.2元,而这杯咖啡在城市的CBD就要卖到25-50元。价值链上成百倍的增值分给了各级经手者,也包括房地产商,但就是与在烈日下躬身栽培、除草、采摘的农民无关。

那么,咖农为什么就不能在产业链上往下游走一走,以获得更大的分成呢?

原因自然有许多,但有一个绝对不应忽视。

记者在《脱贫之战》新闻行动中采访一些年长的咖农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真相----那就是,云南的很多咖农自己并不喝咖啡。

咖啡在中国历史并不长,云南咖啡最早是20世纪初才开始引种。因为没有深厚的咖啡文化底子,大部分咖农把自家种植的珍品小粒咖啡看得与普通玉米、核桃无异,只不过是拿来换钱的作物。他们认识咖啡中卡蒂姆与铁皮卡的品种,知道适时除草采摘,但对于这些咖啡豆最终将以何种形态出现在咖啡桌上一无所知,更不理解品鉴咖啡的精妙之道。身在宝山不识宝,这咖啡豆也自然卖不出好价钱。

有一个管理学上经常被讲起的故事。三个石匠打石头。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则回答:“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同样的劳作因认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我们的咖农一直停留在第一个石匠水平,那么潞江坝的咖啡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目前水平,而咖农也只能长期在小康门口徘徊。

让人欣喜的是,年轻一代的咖农已经开始发现咖啡的奇妙,而对口帮扶的地区也在当地建设起时尚与野趣共存的咖啡博物馆与乡村咖啡屋,亮锃锃的咖啡机、精致的咖啡具一应俱全。一切都在慢慢往好方向变化。

确实,只有打开路那一边的风景,才能催促人迈出出发的第一步。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