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的觉醒与不惑|观止研究院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的觉醒与不惑|观止研究院

时间:2018-08-19 11:05:44

相关推荐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的觉醒与不惑|观止研究院

AI Maker

「 智能时代的塑造者 ·少年早成篇」

只有把自己逼疯,才能把对手逼死。

——刘庆峰

真正的领导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

刘庆峰,科大讯飞的创始人,就是这样一位后天造就的企业家。

语音梦想的引路人

AI Maker

1973年2月,刘庆峰出生于安徽泾县,一个生产宣纸的地方,古时曾以文风昌盛而闻名。

成长在这样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环境中,似乎理所当然,会偏爱历史人文,但刘庆峰却酷爱数理,梦想是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

1990年,刘庆峰得到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保送名额,但汽车工程系不是他的最爱,他还是想去科学技术爱好者的天堂——中科大。于是他便以高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电子工程系。

该校是国内第一家开办少年班的高校,在我们之前写过的企业家中,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也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就读,可见,中科大少年班,对于喜欢研究数理化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向往之地。

当时与刘庆峰一起进入少年班的,还有13个省市的高考状元。虽然校内高手如云,但刘庆峰在入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还是拿到了几乎所有数理学科考试的第一名。

因为数理成绩的优秀,刘庆峰得到了学校老师的青睐。1992年,做人机语音通信的博导王仁华教授亲自找到他,希望刘庆峰能加入自己的实验室做语音技术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国内语音行业分为“南北二王“,”南“指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仁华教授,”北“则是清华大学的王作英教授。

作为中国语音界泰斗级老教授,在王仁华教授的语音实验室里,一排计算机就已经初步合成简单的人声。

当刘庆峰第一次走进王教授的人机语音实验室时,就被眼前一排排由计算机合成的人声震撼,这时的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开口说话。

当时,他看到自己所擅长的数学知识被应用于信号处理,心中感到无比激动。导师还向他提出了未来可以研发“自动翻译电话”的畅想。此时,他没有一丝犹豫,决定跟着王教授,一起在语音技术产业里大干一场。

王仁华教授是一位开明的师长,给了刘庆峰很大的研究自由度。

读大三时,王仁华认为实验室里一个产自日本的语音分析工具效率太低,问刘庆峰能否用三个月时间,将效率提高1倍。但刘庆峰仅仅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将它的效率提高了10倍。

1995年,刘庆峰在中科大保送研究生之后,王仁华教授提出让刘庆峰牵头带队,承担实验室的国家“863项目”——语音合成技术,想让他将语音合成技术这个科研成果做成优化语音合成系统。

当时,他每天早上七八点准时到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学大师吴宗济老先生的家里去,跟他学习实验语音学,晚上10点以后才走。为了方便学习,他在北京劲松七区租了一个地下室,在里面连续住了三个月。

三个月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皇天不负有心人。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他和团队在语音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他们开发的系统不仅音质出众,还具备优良的语音自然度,合成的语句接近于人声,成为了当年最轰动的科研成果。

1998年,刘庆峰和团队参加国家“863”计划语音合成比赛,他们合成的语音首次达到了3分的标准,也就是说,电脑说的话终于达到了可以让人接受的程度。这对刘庆峰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肯定。

但是欣喜过后,他开始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选择出国深造还是留在国内?

当时,吴宗济老先生的一番话,让他感触颇深:中文语音技术要由中国人做到全世界最好,中国语音产业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吴老先生的话确实是刺激了他,但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语音技术会有很好的前景。

之前他在研二暑假时,他应华为的邀请帮助优化电话语音平台。刘庆峰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拿到了华为的奖金,更是看到了语音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所以,他决定留在国内发展。他和导师王仁华提出,他想一边在国内读博士,一边创业。王仁华当即同意了他的想法。

1998年底,他开始酝酿创业,短时间内,便在校内迅速组织了一批精英学子,组成了18人的技术创业团队。

1999年,科大讯飞在安徽合肥正式成立。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刘庆峰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实力找到人生的导师王仁华。王仁华作为他梦想的引路人,指引他一步步向梦想前进,在语音产业里大放光彩。

就如沃伦·本尼斯在《成为领导者》里说的一样,一个优秀的人才,拥有找到领域内优秀老师的天赋,并能让他们愿意给予指点的能力。

刘庆峰因为数理方面的才华吸引到了王仁华教授的目光,并且得到了他全面的教导,让他在语音技术领域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后面,他为了向吴宗济老先生学习语音知识,每天坚持七八点到他家,晚上10点以后离开,这样的生活一直坚持了3个月。

他对学习语音知识学习的诚意和毅力,让吴老先生很欣赏,所以他愿意把自己几十年的成果,都尽可能教给他。

因为吴老先生的倾囊相授,使他在语音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为他创业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说到刘庆峰的这两位老师,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同是安徽人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他也是在读书时遇到了我国有色金属冶金物理化学科研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的李国勋教授,他当时正在主持国家“八五”计划重大攻关项目中的“熔盐电解铝新型惰性阳极”课题研究。

李教授也和刘仁华教授一样,都是开明、胸襟广阔的人,都愿意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并让自己的学生独立主持国家级项目,所以王传福在电池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刘庆峰在语音领域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变

AI Maker

创业初期,刘庆峰对科大讯飞的未来充满希望,觉得凭借他们团队的实力,营收应该很快就可突破10亿元。

当时刘庆峰的团队专注于研发,目标是把科大的语音实验室做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自己做实验室的主任或总工程师,外面的合作、管理、资金、市场,他一律不管。他认为做研发、编代码、搞算法是真正创新性的工作,做市场、跟人打交道、谈话、沟通,都是浪费时间。

1999年年底,科大讯飞迎来了第一次危机。那时,他们发现自己的产品缺乏战略,不符合市场的预期,导致团队非常辛苦,甚至差点解散。

此时的刘庆峰开始意识到了市场对产品的重要性,为了熬过这次危机,他只好硬着头皮从总工程师变成了CEO。

当时,他们开发出一款试图用语言控制电脑的桌面软件,按照他们的设想,把手写输入的随意性、键盘输入的准确性和语音输入的高效性完美结合起来的软件,肯定会让人耳目一新。

但市场的反馈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用户操作时的满意度瞬间降至30%,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整整一年多时间,他们几乎颗粒无收。这时,科大讯飞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当时,公司账户上只剩下二十万元,而每个月的开销要三十万,他们已经揭不开锅了。团队中的很多成员开始动摇了,认为语音技术太难挣钱,而且技术门槛太高,便提议干脆不要做语音了。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次危机,他们在安徽巢湖半汤开了一次会,就是科大讯飞历史上的“半汤会议”。

会议上,团队里有人提出质疑,“我们还要不要做语音,要不干脆做房地产吧。”那时刘庆峰就说了一句话:“凡是不看好语音产业的,请走人。”

当时,刘庆峰在会议上提出,“燃烧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灭”。因为他们在技术创新上花了很多钱,如果不能迅速地把语音产业做起来、规模做大、形成盈利,他们就可能率先流血过多,率先熄灭了。

从那以后,他们就坚定了走语音产业的道路,也明确了目标:第一,这个产业未来有着100亿的市场空间;第二,他们能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

当时,他们手上仅仅只有中文语音合成技术,提出这个“第一”的目标,显然是天方夜谭。

直到后来合肥市的领导带着三家投资机构前来考察,并对讯飞的创业团队提出了肯定和支持。随后,三家投资机构以“3060万元占股51%”的条件投资科大讯飞,他们才终于在这次危机中缓过来。

为了让科大讯飞能快点盈利,刘庆峰开始做出一些改变。

他整合了一批技术资源,在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清华大学、科学院数学所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寻找一些优势互补的专家,一起做研究,把中国的语音事业做大,最后讯飞来统一做产业化。

专家们的支持让刘庆峰成就感倍增,也让他意识到要当好一个CEO,特别需要资源整合的能力。

以前的刘庆峰不太重视团队沟通这件事,觉得这个很浪费时间,认为只要自己想好了,团队去执行就可以了。

但有一次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告诉他,联想在早期发展阶段,有50%到60%的时间在和团队沟通,即使公司业务稳定了,也会有40%的时间。

听完柳传志的这番话以后,刘庆峰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团队的沟通时间还不到10%,于是他慢慢地开始注重团队沟通,每次都会特意增加沟通时间和次数,虽然耗费的时间比之前多了,但总体上执行效率有所提高。

在产品策略方面,刘庆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把创业方向转变为提供核心的软件支持,为电信、银行、车载导航等客户开发语音客服系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团队的语音数据库越来越大,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直到,科大讯飞终于扭亏为盈。

紧接着,科大讯飞首次参加了国际语音合成大赛,成为当时最大的黑马,直到,连续十三年科大讯飞都是全世界第一名。

5月,科大讯飞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上市的公司。

上市之后,刘庆峰又根据当时人工智能的市场形势调整了一部分战略,逐渐扩展新业务。

,科大讯飞发布全球首个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交互平台“讯飞语音云”(现更名为“讯飞开放平台”),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数据规模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发布讯飞语音云3.0、灵犀3.0,正式启动“讯飞超脑计划”,即确定“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目标上的转变。

4月,科大讯飞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70%以上市场份额。

从1999年成立到现在,科大讯飞的崛起之路,其实也是刘庆峰的自我成长之路。

他从忽视市场的需求到结合用户的需要,从不在乎团队沟通到认识团队沟通的重要性,从只重技术到重视管理,这些改变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是加强了他的个人领导力。

沃伦·本尼斯曾说过,卓越领导者应该几乎或全部具备以下要素:

1、指引性的愿景。领导者应该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以及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坚持下去的优势是什么。

2、激情。对人生希望的内在激情,对职业、专业、行为方式的非同寻常的激情。领导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喜欢投入其中。

3、正直。它有三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知之明、坦诚、成熟。

4、信任。正直是信任的基础。它是同事和追随者给予的,如果没有它,领导者就无法行使职责。

5、好奇心。领导者对一切感到好奇,想尽可能学习更多。

6、勇气。领导者乐于冒险,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和犯错,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将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

在壮大科大讯飞的路上,他一直坚持让科大讯飞成为行业的第一的目标,也坚信着中文语音产业一定会在世界上大放光彩,也相信他们自己能做到。即使遇到挫折,或者犯了错误,他能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在这些挫折和错误里反思,以免再次重蹈覆辙。

在刘庆峰一次次带领着科大讯飞跨过艰难险阻的过程中,上面提到的领导者必备要素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强化,促成了他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从刘庆峰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不是天生的领导者,而是后天造就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大讯飞提供他成为企业家的熔炉,随之他在里面经过不断打磨,淬炼,最后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