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丨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门望族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丨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门望族

时间:2018-07-31 12:43:04

相关推荐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丨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门望族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门望族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记者 方阳 摄)

(湘潭市图书馆馆藏的一套曾国藩全集,包括家书、日记、书札等供市民阅读。<记者 方阳 摄>)

作者丨谷桔

说到中国近代史,必定少不了一位从湘乡走出去的才子——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也是近代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取得了显著的个人成就,成为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在他的影响下,曾氏家族强调持家教子、修身立志,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并催生了曾氏一族从普通农耕世家到延绵两百多年的华夏望族的传奇。

曾国藩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代表,吸引了诸多专家学者研究,就在去年11月28日,还举行了纪念曾国藩诞辰206周年暨曾国藩读书节开幕典礼。在他和家族成功的背后,究竟深藏着哪些闪光的精神力量?记者就此采访了曾国藩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曾国藩研究所研究员刘安定。

豁达守“道”

曾国藩出生于娄底市双峰县荷叶塘(原属湘乡)的一个普通农耕家庭。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是塾师秀才,深受家庭环境影响的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

曾国藩的父亲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曾国藩也走了科举之路。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参加会试成功登第,自此踏上仕途之路。在京为官的十多年间,曾国藩平步青云,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升至二品官位,是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曾国藩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折射了他为人、为官的智慧,他不为官自傲,主张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也是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荃率湘军挖掘地道,轰开天京城,一场与太平天国历时十余年的战争宣告结束,随后,曾国藩将太平天国将领洪仁达、洪仁发、李秀成等就地正法。对于当时的清王朝来说,谁消灭了太平天国,谁就是第一功臣,清朝政府应给予最高奖赏。事实上,朝廷虽然奖赏了,却没有完全兑现承诺,仅仅封了曾国荃一个伯爵,性格激烈耿直的曾国荃十分气恼。另一方面,灭了太天天国后,曾氏兄弟的势力掌控了大半个中国,也有传言,曾国荃想劝曾国藩挥师北上,推翻满清,自己也弄个皇帝当当。此时曾国藩的决定让弟弟十分不解——曾国藩上奏朝廷要求裁撤湘军,之后又上奏称曾国荃病势日增,需要回家调理。两个月后,曾国荃回到了湘乡荷叶塘老家。同年八月,曾国荃迎来了他的41岁生日,曾国藩作诗13首七言绝句向他表示祝贺。其中第十首是“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这些诗作便是曾国藩以古人的故事安抚弟弟,让他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

这正是曾国藩智慧、豁达、境界之所在。当时,一边是清廷的高额奖赏,一边是谣言四起,湘军将士蠢蠢欲动。曾国藩明白,历史上那些手握重权而不知自省的人,到头来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以卫“道”而建立湘军的,如果他自己首先叛“道”,到时候不用等到“上面”动作,手下的那些文人士子就会上演洪秀全天京内乱的一幕。这种豁达也是曾国藩能在晚清恶劣、巨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最高优待的重要原因。

修身律己

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他的倡议下,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西方书籍、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等诞生。曾国藩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很多名人对曾国藩有着极高的评价,梁启超评价道,“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也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其实,曾国藩并非天资过人,他曾自评:吾生平短于才。有这样一个典故,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文朗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一个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行窃,左等右等实在是忍无可忍便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如此“天资平平”的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跟他的人格修养密不可分。

曾国藩特别爱读书,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有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对于曾国藩来说,人生之至乐莫如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他边看边做札记,记录所感所思、疑惑难点,最终学到了别人的智慧与思想。

早年,曾国藩还立下了“修身十三条”,即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读史、谨言、养气、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写日记、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作字、夜不出门。其中,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对曾国藩影响深远。他记录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那些不符合圣人标准的事。日记中,他还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如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读一经,隔三差五地练习作文等,并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圣贤”,这种习惯一直贯穿至他的后半生。

家训育人

一直以来,专家学者从政治、军事、洋务、外交、理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研究曾国藩,尤其是曾国藩家风家训最为引人注目——在曾国藩之前,曾家500多年世代务农,而自曾国藩开始至今,曾氏一族每一代都涌现了知名人才。

刘安定介绍,曾国藩的爷爷到中年幡然醒悟并严格教育后代,使曾国藩的父亲成为曾家500多年来的第一个秀才,同时强调“男人以懦弱无刚为耻”,这对曾国藩的影响很大。曾国藩曾与夫人改良了曾家祖训,创作了新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形成了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即“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八宝”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四字诀”是指勤、俭、孝、友。“三致祥”是指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三不信”则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

曾国藩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家庭成员人人孝悌。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做家长的也要勤以言传身教。比如,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但也会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另外,刘安定认为,“曾国藩的思想离不开孔孟之道,却又有所改善。”曾国藩对孔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进行了另一种解读,他强调“读书明理”,即读书人当不当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成为经世之才。

三弟曾国荃,湘军主要将领之一,不仅在仕途上取得了显赫的功名,在文学、史学上也颇有造诣;大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与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虎口索食第一人”;小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还有著名化学家曾昭抡、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著名革命家曾宪植、著名画家曾厚熙等。在曾国藩家规家训的熏陶下,崛起的曾氏家族人才辈出,200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者多达200余人,成就了影响深远的名人世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