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华禹钧瓷——卢氏钧窑(上)

华禹钧瓷——卢氏钧窑(上)

时间:2019-02-19 10:55:37

相关推荐

华禹钧瓷——卢氏钧窑(上)

禹州钧窑于清朝末年在神垕恢复,恢复初期,从事钧瓷研制者约十余家,有个体也有官办。这十余家过去都不同程度地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功不可没。因时间已久,沧桑巨变,大都改辙易途,另起炉灶,只有卢家能够坚持至今。卢氏祖先本是外地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他们筚路蓝缕由密县逃荒来到神垕,艰苦创业学习陶瓷技艺,后又仿制钧瓷,薪火相传连续六代而不辍。至今已从事钧瓷事业一个多世纪,并创出了“卢钧”品牌,在钧窑发展史上增加了新的篇章,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现根据史料和所见所闻作以下简述。

(1)艰难的创业之路卢氏祖先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后迁入河南省密县卢岗寨村。据《卢氏谱志》(1997年版)记载:“卢氏出自洪洞盖古晋地也后以胜国迁民遂移来密因家焉。”密县位于禹州北部,与禹州仅一山之隔,故禹人过去俗称密县为“山北”,居民多以农耕为生。神垕是全国著名的瓷区之一,经济发达,有“日进斗金”之称,镇内所居之民多从外地迁来,无论士农工商,均有用武之地,密县居民迁入神垕者也居多。清光绪五年(1897年),卢振中、卢振太兄弟二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肩挑全部家当,扶老携幼,逃荒到神垕,定居于当时神垕镇一个贫民区——神垕二道街(现为神垕镇南大办事处)。卢家初来时,人地两生,举目无亲,又不懂陶瓷技术,只能靠下苦力度日,他们平时给地主种地,农闲时去窑场干杂活儿,或肩挑些瓷器(次品)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卖钱,或换粮食养家糊口。如遇天气干旱,本来就贫困的卢家更是雪上加霜,只能靠吃糠咽菜过日子。(2)学习陶瓷技艺步入钧瓷恢复行列随着儿孙们逐步长大成人,振中、振太便带领他们到窑场拜师学艺。初学时,他们只能接触那些操作相对简单、工资收入不高、体力又非常笨重的工种——割笼(即制匣钵),以后又学会了陶瓷成型、施釉、画花、烧窑等,由纯粹的农民转变成了陶工。随之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全家命运也有了转机,不再受忍饥挨饿的奴役之苦了。晚清时期,钧瓷地位非常高,中外爱好古陶瓷的收藏家也日益增多,来神垕收购钧瓷的古玩商人络绎不绝,一件完整的钧瓷千金难求,甚至钧窑瓷片也成了“抢手货”。当时,一块好的钧瓷片可卖上几块银币。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神垕仿钧之风勃然兴起,不少匠师纷纷进行仿制,振中、振太也带领子孙们加入了仿制的行列。钧瓷恢复初期,仿制钧瓷者多是些陶瓷世家,因钧瓷技术已失传数百年,窑变技艺无人知晓,仿制者均是闭门摸索,密而不传。卢家是“外来户”,一般的陶瓷技艺尚不娴熟,仿制钧瓷的难度可想而知。振中气馁,兄弟分居,另谋职业;振太仍带领子孙坚持仿制而且老而不已,弥留之际,仍交待儿子们“要干下去,一定要仿制成功!”

振太去世后,其子天福、天增、天恩兄弟三人,秉承先父遗愿,苦心孤诣,决心要创烧成功。他们数以百计地改进配方和烧制方法,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烧出仿天青钧窑器,后又在天青釉的基础上创烧出了“抹红”、“飞红”、“大火蓝”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神垕伯灵翁庙及戏楼落成,卢天福精心制作两件钧瓷狮子驮宝瓶,安装于戏楼和大殿屋顶,瓶呈天青色,瓶座为莲花式,寓意“西方净土,一尘不染”,瓶体为葫芦型,象征智慧。光彩夺目,十分壮观,并铭记于《重修大殿暨戏楼道房碑序》中。铭文曰:“卢天福敬献大殿戏楼钧瓷宝瓶”。此瓶因“文革”被毁,后又把残瓶拆下,至今下落不明(笔者保存一块宝瓶残片,可供研究者参考,照片附后,大殿于上世纪70年代拆毁,宝瓶情况不详)。从“宝瓶”的整个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卢天福是个善于动脑,心灵手巧的匠师。卢天福敬献的所谓“宝瓶”,是一种古代建筑构件。所谓宝瓶,是戏楼(或大殿)正脊中间狮子驮宝瓶的习惯叫法,它是一个组合件,狮子驮的是一个葫芦状瓶,是多节组合,狮子是琉璃釉制成,其上只有一个钧瓷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后又被盗撬烂,剩余部分不知去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