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山西河津禹门口 大禹凿开龙门山 引水入海 疏通黄河主干

山西河津禹门口 大禹凿开龙门山 引水入海 疏通黄河主干

时间:2018-10-25 11:48:32

相关推荐

山西河津禹门口 大禹凿开龙门山 引水入海 疏通黄河主干

四五千年前,黄河屡屡发生水患。泛滥的洪水淹没了原野,田地、屋舍,来不及逃往高处的人和动物被淹死,幸存的人们到处漂流,衣食无着。尧帝时,命大禹的父亲鲧去领导治水。鲧在治水的第九个年头,被舜杀死在羽山。舜继帝位后命禹接替领导治水。

大禹治水的工程规模非常庞大。一说他历时将水患制服,一说他历时将水患制服。总之在四五千年前,在那个毫无机械化,全凭人力和简单工具的条件下,这项工程的艰难和艰险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大禹为了治水周历天下,以熟悉和掌握各地的山川地貌。他在对黄河主干道及流向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黄河水流到龙门山这里时,被重岩叠嶂如屏风一样的龙门山挡住了去路。愤怒的河水无处宣泄,便在黄河上游肆意泛滥成灾。

大禹仔细勘察地形后,决定凿开龙门山,把无路可走的河水疏导到下游,然后在下游进行分流,一支经山东入海,另一支经河南入海。这样一来,黄河的主干道就疏通了。

然而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以当时人力物力的简陋条件,想要凿开险峻的龙门山,在现代人看来应该是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龙门山可是座名副其实的石山啊。

大禹召集他的助手及工匠们开会,让大家献计献策。最后一致通过了先进行“夹击凿山”,然后进行“束水冲山”的办法。

也就是说,第一步先选择好要凿开的山体,从两面同时向中心夹击开凿,目的是将这块山体岩石凿松。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具体是砌铸堤坝,囤积河水,提高水位。当第一步“夹击凿山”完成,人马全部撤离以后,即打开堤坝,利用河水湍急愤怒的冲力将龙门山冲开。

这个办法一经敲定,大禹他们就立刻紧锣密鼓地干开了。

第一步“夹击凿山”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大禹和工匠们夜以继日,整天叮叮当当凿山不止,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才把岩石凿松。

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的辛苦执着终于没有白费。当堤坝打开后,咆哮的河水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力像龙门山冲去,轰隆一声,感觉好像天崩地裂一般,定睛一看,一个百米左右的大豁口出现了,滚滚的河水通过豁口一泻千里。黄河主干终于疏通了。

成功凿开龙门山,这只是完成了治水的主干工作,还有许多支流的疏导工作等待着大禹他们继续努力。

也许有人会说,大禹是总指挥,是当领导的,他肯定只是动动嘴,指挥指挥。苦累之活还得是下面的人干。

此言真真差矣!史籍《庄子·天下》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这段文字至少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第一,大禹治水的工程规模浩大,极其艰苦,它是黄河中下游各个部落的联合行动。第二,大禹在治水期间身先士卒,和工匠们一样卷起裤腿,赤着双脚,风雨无阻的辛勤劳动,连小腿和脚上的汗毛都磨光了。

另外还有历代传颂的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的故事。

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大禹治水的辛苦。

大禹是治水英雄。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